10.利用如圖裝置,可以在室溫和一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測定鎂的相對原子質量.
Y型管中一側放鎂,一側放稀硫酸,傾斜Y型管,將稀硫酸全部倒入另一側,反應開始.
(1)在Y型管中添加試劑時,要確保稀硫酸過量.
(2)反應前后都要調整量氣管和水準管液面相平,從而保證裝置內外壓強相等.若讀數(shù)時,量氣管中的液面低于水準管的液面,實驗測得H2的體積將偏。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安蛔儭保
(3)若鎂的質量為mg,cmol/L硫酸溶液VmL,反應后收集到的氫氣體積為amL(已折算為標準狀況下),則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frac{22400m}{a}$.

分析 根據(jù)實驗原理即測定一定質量的鎂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體積,根據(jù)氫氣的量計算鎂的物質的量,最后再根據(jù)M=$\frac{m}{n}$計算鎂的相對原子質量,測量氫氣體積時注意量氣管的使用方法,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根據(jù)實驗原理鎂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所以在Y型管中添加試劑時,要確保稀硫酸過量,故答案為:稀硫酸;
(2)反應前后應調整量氣管和水準管液面相平,保持裝置內外壓強;若讀數(shù)時,量氣管中的液面低于水準管的液面,說明內部氣壓大于大氣壓,則量氣管中氣體的體積將偏小,故答案為:裝置內外壓強;偏小;
(3)根據(jù)鎂與硫酸反應的方程式Mg+H2SO4=MgSO4+H2↑,則鎂的物質的量為$\frac{a×10{\;}^{-3}L}{22.4L/mol}$,所以鎂的相對原子質量M=$\frac{m}{n}$=$\frac{m}{\frac{a×10{\;}^{-3}}{22.4}}$=$\frac{22400m}{a}$,故答案為:$\frac{22400m}{a}$.

點評 本題考查了測定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分析判斷,量氣管的使用方法是難點,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部分固定裝置略)制備氮化鈣(Ca3N2),并探究其實驗式.

(1)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是關閉活塞K,微熱反應管,試管A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冷卻后若末端導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反應過程中末端導管必須始終插入試管A的水中,目的是防止反應過程中空氣進入反應管.
(3)制備氮化鈣的操作步驟是:①打開活塞K并通入N2;②點燃酒精燈,進行反應; ③反應結束后,防止反應過程中空氣進入反應管;④拆除裝置,取出產(chǎn)物.
(4)上述步驟①中通入N2-段時間后再點燃酒精燈原因是氮氣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可以防止鈣與裝置中的氧氣或二氧化碳、水等反應,裝置中干燥管后的U形管的作用是防倒吸.
(5)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空瓷舟質量m0/g瓷舟與鈣的質量m1/g瓷舟與產(chǎn)物的質量m2/g
14.8015.0815.15
①計算得到實驗式CaxN2,其中x=$\frac{14}{5}$.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請比較x與3的大小,并給出判斷依據(jù):O2和N2分別與等量的Ca反應,生成CaO的質量高于Ca3N2.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的O2,會導致計算出n(N)偏大,所以 $\frac{n(Ca)}{n(N)}$<$\frac{3}{2}$,即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已知2SO2(g)+O2(g)?2SO3(g)△H=-198.0 kJ•mol-1.若在500℃和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條件下,初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反應平衡時,可以釋放198.0 kJ的熱量
B.達到平衡時,SO2和SO3的濃度一定相等
C.反應體系中,當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變,反應達到平衡
D.增大壓強和升高溫度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但升高溫度對平衡轉化率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把少量的金屬鈉分別放入鈉放入CuSO4溶液中,現(xiàn)象是有無色氣體和藍色沉淀生成,離子方程式是2Na+Cu2++2H2O=H2↑+Cu(OH)2↓+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加碘鹽有添加KIO3或KI兩種,為探究某種加碘食鹽,按以下步驟進行了實驗:
①取適量加碘食鹽置于燒杯中,加水溶解,制成溶液;
②取適量上述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許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層變成紫色;繼續(xù)滴加氯水,振蕩,CCl4層紫色逐漸變淺,最后變成無色.
③另取適量所制食鹽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許CCl4后滴加FeCl3溶液,CCl4層變成紫色.繼續(xù)滴加FeCl3溶液,CCl4層的顏色沒有變化.
請根據(jù)以上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用離子方程式和文字說明實驗步驟②CCl4層變成紫色的原因:氯氣將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碘單質易溶于CCl4,所以CCl4層變成紫色;2I-+Cl2=I2+Cl-
(2)寫出并配平CCl4層由紫色變成無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5Cl2+I2+6H2O→2HlO3+10HCl
(3)實驗步驟②整個過程中做還原劑的物質是I-、I2.(填符號)
(4)Cl2、HIO3、FeCl3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Cl2>HIO3>FeCl3
(5)要將加KI的含碘量為20mg~50mg/kg的加碘鹽1000kg,與Cl2反應轉化成加KIO3的加碘鹽,至少需要消耗Cl210.58L(標準狀況,保留2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已知:2SO2(g)+O2(g)?2SO3(g)△H<0.該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下列條件有利于提高SO2轉化率的是(  )
A.加催化劑B.升高溫度C.減小壓強D.加入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已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有弱酸性,酸性比醋酸強.
它可用于制備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銅.
(一)制備苯甲酸乙酯

沸點(℃)密度(g•cm-3
苯甲酸2491.2659
苯甲酸乙酯212.61.05
乙醇78.50.7893
環(huán)己烷80.80.7785
乙醚34.510.7318
環(huán)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62.1
相關物質的部分物理性質如表格:
實驗流程如下:

(1)制備苯甲酸乙酯,下列裝置最合適的是B,帶“分水器”的冷凝回流裝置與一般的冷凝裝置相比,主要優(yōu)點在于分離出生成的水,促進酯化反應向正向進行

(2)步驟②控制溫度在65~70℃緩慢加熱液體回流,分水器中逐漸出現(xiàn)上、下兩層液體,直到反應完成,停止加熱.放出分水器中的下層液體后,繼續(xù)加熱,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環(huán)己烷.反應完成的標志是分水器中下層(水層)液面不再升高
(3)步驟③碳酸鈉的作用是中和苯甲酸和硫酸
(4)步驟④將中和后的液體轉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機層,水層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機層,加入無水MgSO4.乙醚的作用是萃取出水層中溶解的苯甲酸乙酯,提高產(chǎn)率
(5)步驟⑤蒸餾操作中,下列裝置最好的是bd(填標號),蒸餾時先低溫蒸出乙醚,蒸餾乙醚時最好采用水浴加熱(水浴加熱、直接加熱、油浴加熱).

(二)制備苯甲酸銅
將苯甲酸加入到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粉未,然后水浴加熱,于70~80℃下保溫2~3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發(fā)冷卻,析出苯甲酸銅晶體,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成品.
(6)混合溶劑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應,趁熱過濾的原因為苯甲酸銅冷卻后會結晶析出,如不趁熱過濾會損失產(chǎn)品.
(7)洗滌苯甲酸銅晶體時,下列洗滌劑最合適的是C
A.冷水       B.熱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在一密閉容器中(容積為2L),充入氨氣5mol和氧氣7.25mol,并發(fā)生如下反應:4NH3+5O2$?_{加熱}^{催化劑}$4NO+6H2O(g),此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進行2min后達到平衡,測得NH3的物質的量為4mol.
(1)生成H2O(g)的物質的量為1.5mol,以NO的濃度變化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25mol/(L•min).
(2)O2的平衡濃度是3mol/L.
(3)NH3的轉化率為20%.
(4)寫出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frac{{c}^{4}(NO){c}^{6}({H}_{2}O)}{{c}^{4}(N{H}_{3}){c}^{5}({O}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一定條件下,下列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H2(g)+I(g)?2HI(g);△H<0,要使混合氣體的紫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保持體積不變加入H2B.壓縮體積至原來的一半
C.降低溫度D.加入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