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學實驗興趣小組在“探究鹵素單質(zhì)的氧化性”的系列實驗中觀察到一些現(xiàn)象,并產(chǎn)生了相關的思考。
(1)向盛KI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氯水,溶液呈棕黃色。如果繼續(xù)向試管中滴加氯水,充分振蕩,溶液逐漸變淺,最后變成無色。寫出并配平溶液由棕黃色變成無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如果系數(shù)是1,不用填寫):

(2)將KI溶液換成KBr溶液,滴加氯水,溶液呈橙黃色;滴加氯水至過量,顏色沒有變化。則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3)為證明溴單質(zhì)的氧化性強于Fe3+,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蕩后溶液呈棕黃色。為了證明棕黃色溶液是由于Fe3+的存在,而不是溴單質(zhì)顏色所致,應當采取的補充實驗是                                          
(4)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標準狀況),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單質(zhì)Br2,則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1)I2 + 5Cl2 + 6H2O→2HIO3 + 10HCl
(2)HBrO3>Cl2>HIO3                       
(3)取少量溶液,在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變血紅色,則說明是Fe3+。(也可以利用苯互四氯化碳做萃取實驗)
(4)1.2mol/L
氧化性:氧化劑大于氧化產(chǎn)物
(1)KI被氯氣氧化為碘單質(zhì),得到棕黃色的碘水:Cl2+2I=2Cl+I2
繼續(xù)滴加氯水,碘被氧化為KIO3,而氯氣只能被還原為氯呈—1價的HCl:I2 + 5Cl2 + 6H2O=2HIO3 + 10HCl
從上式可得出氧化性:Cl2>HIO3
(2)KBr被氯氣氧化為溴單質(zhì),得到橙黃色的溴水:Cl2+2Br=2Cl+Br2;但氯氣并不能將溴單質(zhì)繼續(xù)氧化為HBrO3,從反面說明氧化性HBrO3>Cl2,綜合可知氧化性:HBrO3>Cl2>HIO3
(3)溴可將淺綠色的Fe2氧化為棕黃色的Fe3:2Fe2+Br2=2Br+2Fe3,但溴單質(zhì)在水中呈現(xiàn)的顏色也非常接近于棕黃色,由于提供了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如果上式發(fā)生,則溶液中生成Fe3,可通過KSCN溶液來檢驗;或者用有機溶液來萃取溴,觀察有機層的顏色也可判定溶液中是否還存在溴單質(zhì)
(4)由上面可知,還原性Fe2>Br,故氯氣首先氧化Fe2再氧化Br
設FeBr2的物質(zhì)的量為amol,由電子的得失守恒可知:a+2a/3=,求得a=0.12mol
故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2mol/L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來提取碘:
①加H2O2②將海帶燒成灰,向灰中加水攪拌③加CC14振蕩④過濾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順序為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⑤→④D.①→③→⑤→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2分)某學生在實驗室測定一未知濃度的稀鹽酸,已知在25m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的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該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1
(2)在B點,a     12.5ml(填“>”、“<”或“="”" )。
(3)配制100 mL NaOH標準溶液所需儀器除托盤天平、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                 
(4)用          量取20.00 mL待測稀鹽酸溶液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該同學一共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稀鹽酸體積均為20.00 mL,三次實驗結(jié)果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體積/mL
19.00
23.00
23.02
該鹽酸的濃度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滴定達到終點的標志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手持技術探究強堿和不同的酸中和反應的過程如下:
(1)實驗步驟:
①分別配制濃度均為0.1mol·L-1的NaOH、HC1、CH3 C00H、H3PO4溶液備用。配制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容量瓶、玻璃棒、細口瓶、____、____。
②在錐形瓶中加入10mL0.1 mol.L-1的HC1,在25.00mL____(填“酸式”、“堿式”)滴定管中加入0.1 mol.L-1的NaOH,連接數(shù)據(jù)采集器和pH傳感器。
③向錐形瓶中滴入NaOH,接近估算的NaOH用量附近時,減慢滴加速度,等讀數(shù)穩(wěn)定后,再滴下一滴NaOH。
④存儲計算機繪制的pH變化圖。用0.1 mol·L-1的CH3 C00H、H3 P04溶液代替HC1重復上述②~④的操作。
(2)結(jié)果分析:20℃時NaOH分別滴定HC1、CH3 C00H、H3 P04的pH變化曲線如下。

根據(jù)上述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20℃時,三種酸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
②滴定開始后醋酸曲線變化比鹽酸快的原因是                     
③醋酸恰好中和時pH≈8的原因是                ;
④你認為前述的步驟中,NaOH滴定磷酸是否可行?   (填“可行”、“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6分)現(xiàn)有以下實驗裝置供實驗時挑選使用。

(1)利用Cu和濃硝酸反應制備NO2,用過氧化氫溶液和MnO2制取O2,根據(jù)反應原理應選用___________裝置(填序號,從A、B、C中選。。
(2)某同學設計下列四種制備NH3的方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3)欲用石灰石和濃鹽酸反應制取純凈干燥的CO2氣體,將你所選的儀器按氣體由左向右方向連接,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
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揮發(fā)出的HCl優(yōu)于用水除H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組為了探究Ag與濃硝酸反應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NO,設計了一連接順序為D→H→I→K的實驗裝置。
①檢驗這一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應開始前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應結(jié)束,若H瓶中溶液體積為100mL,從中取出25.00mL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劑,用0.1000mol·L—1NaOH溶液進行滴定,兩次滴定用去NaOH溶液的體積分別為16.98mL和17.0.2mL,則該瓶中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
若實驗測得NO的體積為95.2m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請你通過數(shù)據(jù)說明Ag與濃硝酸反應過程中是否有NO產(chǎn)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5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略)制備氮化鈣(Ca3N2),并探究其實驗式。

(1)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            。
(2)反應過程中末端導管必須始終插入試管A的水中,目的是         
(3)制備氮化鈣的操作步驟是①打開活塞K并通入N2;②點燃酒精燈,進行反應;
③反應結(jié)束后,      ;④拆除裝置,取出產(chǎn)物。
(4)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直玻管質(zhì)量m0/g
直玻管與鈣的質(zhì)量m1/g
直玻管與產(chǎn)物的質(zhì)量m2/g
14.80
15.08
15.15
①計算得到實驗式CaxN2,其中x=      。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請比較x與3的大小,并給出判斷依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5分)甲、乙兩同學為探究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能否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操作
現(xiàn)象
關閉彈簧夾,滴加一定量濃硫酸,加熱
A中有白霧生成,銅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
B中有氣泡冒出,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放略顯淺棕色并逐漸消失
打開彈簧夾,通入N2,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關閉
             ___________________
從B、C中分別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鹽酸
未發(fā)現(xiàn)白色沉淀溶解
(1)A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甲認為是空氣中成分共同作用,乙認為是只有白霧參與反應。
①為證實各自的觀點,在原實驗基礎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間增加洗氣瓶D,D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
②進行實驗,B中現(xiàn)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檢驗白色沉淀,發(fā)現(xiàn)均不溶于稀鹽酸。結(jié)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現(xiàn)象異同的原因:_____。
(5)合并(4)中兩同學的方案進行試驗。B中無沉淀生成,而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I)(4分)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羥基上氫原子的活潑性,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如下甲、乙兩方案。
方案甲:實驗1:取少量無水乙醚于試管中,加入少量金屬鈉。
實驗2:各取3mL無水乙醚于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等物質(zhì)的量的苯酚和乙醇,再投入大小相同的鈉塊。
方案乙:
各取少量等物質(zhì)的苯酚和乙醇于試管中,均在60℃的水浴加熱,待苯酚熔化后,各放入相同大小的一小塊金屬鈉。(已知:苯酚的密度為1.07g/mL)
(1)方案甲設計實驗1的目的是                              。
(2)方案乙中觀察到:在乙醇中,鈉很快與乙醇反應產(chǎn)生氣體,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鈉塊表面有少量氣泡,且表面產(chǎn)生白色懸浮物,最后白色懸浮物充滿苯酚熔融液。
①實驗中觀察到的白色懸浮物為           ;
②苯酚熔融液與鈉的反應速率不如無水乙醇與鈉的反應快,其可能原因有
____________。
(II)(12分)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銅網(wǎng)出現(xiàn)黑色和紅色交替的現(xiàn)象,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
(2)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應結(jié)束后,要檢驗a中乙醇催化氧化的生成物,可加入            濁液并加熱,寫出該反應化學方程式                                                      
(4)若試管a中收集到的液體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顯紅色,說明液體中還含有                 。要除去該物質(zhì),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寫字母)。
a.氯化鈉溶液     b.苯     c.碳酸氫鈉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過      (填試驗操作名稱)即可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5分)“旺旺雪餅”袋內(nèi)有一個小紙袋,上面寫著“干燥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為此我對干燥劑的有關問題進行相關探究:
(1)問題1:為什么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劑?(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我又對它作了一系列探究,獲得較多收益,其有關實驗方案如下:
問題與猜想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問題2:小紙袋中的物質(zhì)
能否繼續(xù)作干燥劑?
取足量小紙袋中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水,觸摸杯壁。
 
不能作
干燥劑
問題3:我猜想變質(zhì)后的物質(zhì)可能是碳酸鈣,該如何驗證我的猜想?
      
 
 該干燥劑樣品中有碳酸鈣
  (3)問題4: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如何?某同學按如下流程進行實驗:用鹽酸溶解該干燥劑樣品→干燥所得氣體→用NaOH溶液吸收氣體→根據(jù)NaOH溶液的增重計算該樣品的含量,實驗過程中所取該干燥劑樣品的質(zhì)量為10.0g。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
①A為溶解該干燥劑樣品的裝置,若已準備了長頸漏斗、雙孔橡膠塞、導氣管,為完成溶解至少還需要的實驗儀器是                                   。
②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將插入溶液C中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圖中的D),有利于提高實驗的準確度,其理由是                                                   。
④當改進實驗裝置并進行正確操作后可以準確測定出干燥劑樣品的含量(假設生成氣體沒有損失,并完全吸收)。若此時C裝置在實驗前后其質(zhì)量增加了3.6g,則該干燥劑樣品的含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