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屬于外源性維生素,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其化學式為C6H8O6,相對分子量為176.1,由于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還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半反應為:
C6H8O6 = C6H6O6 + 2H+ + 2e j y = 0.18 V
因此,可以采用碘量法測定維生素C藥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具體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
(1)準確移取0.01667 mol/L的K2Cr2O7標準溶液10.00 mL于碘量瓶中,加3 mol/L H2SO4溶液10 mL,10% KI溶液10 mL,塞上瓶塞,暗處放置反應5 min,加入100 mL水稀釋,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淡黃色時,加入2 mL淀粉溶液,繼續(xù)滴定至溶液由藍色變?yōu)榱辆G色。平行三次實驗,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平均體積為19.76 mL。
(2)準確移取上述Na2S2O3標準溶液10.00 mL于錐瓶中,加水50 mL,淀粉溶液2 mL,用I2標準溶液滴定至藍色且30 s不褪。平行三次實驗,消耗I2標準溶液平均體積為10.15 mL。
(3)準確稱取0.2205 g的維生素C粉末(維生素C藥片研細所得)于錐瓶中,加新煮沸過并冷卻的蒸餾水100 mL,2 mol/L HAc溶液10 mL,淀粉溶液2 mL,立即用I2標準溶液滴定至藍色且30 s不褪,消耗12.50 mL。
(4)重復操作步驟(3),稱取維生素C粉末0.2176 g,消耗I2標準溶液為12.36 mL;稱取維生素C粉末0.2332 g,消耗I2標準溶液為13.21 mL。
根據(jù)以上實驗結果計算出該維生素C藥片中所含抗壞血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維生素C能使溴水褪色 | B、維生素C可由人體自身合成 | C、維生素C屬脂溶性維生素 | D、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