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xué)生在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時,最終配制的溶液濃度比要求的低,
造成該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
A.天平?jīng)]調(diào)平衡,靜止時指針指向分度盤右邊
B.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C.沖洗燒杯的洗滌液全部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B
A.靜止時指針指向分度盤右邊,相當(dāng)于需在左盤中加入一些藥品才能將天平調(diào)平衡,所以,所稱物質(zhì)質(zhì)量偏大,濃度偏高。C是正確操作。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溶液中某些具有一定氧化性的離子的濃度的測定方法是:取一定體積的溶液,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經(jīng)酸化的KI溶液,I-在酸性條件下被氧化成I2,然后用已知濃度的Na2S2O3溶液進行滴定,發(fā)生反應(yīng):I2+2====2I-來測定I2的量,從而可以求出氧化性離子的濃度。
(1)以上滴定操作需要加入__________(從選項中選擇)作為指示劑來判斷滴定終點,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
A.酚酞溶液
B.KMnO4酸性溶液
C.淀粉溶液
D.甲基橙溶液
(2)已知Cu2+可以與I-發(fā)生反應(yīng):2Cu2+4I-====2CuI+I2,若取20.00 mL某CuCl2溶液進行上述操作,最后消耗0.11 mol·L-1的Na2S2O3溶液20.00 mL,則CuCl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mol·L-1。
(3)也可以與I-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5I-+6H====3I2+3H2O,某學(xué)生取Cu(IO32飽和溶液100 mL,加入足量酸化的KI溶液,用0.11 mol·L-1的Na2S2O3溶液進行滴定,消耗了Na2S2O3溶液35.30 mL,有關(guān)系式Cu(IO32~6.5I2,則Cu(IO3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有些固體藥品長期存放時,若因密封不嚴(yán),瓶內(nèi)會逐漸積聚一定量的液體.以下各組中的每種藥品都可能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是(。
A.硫磺、生石灰、無水硫酸銅B.紅磷、氯化鐵晶體、無水硝酸鎂
C.白磷、明礬、無水氯化鎂D.碘片、氯化鈉、無水氯化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0 mL某硫酸鹽溶液中,含硫酸根離子1.5 NA個,含金屬離子NA個,則該硫酸鹽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A.2.5 mol·L-1B.5 mol·L-1C.7.5 mol·L-1D.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已知2.00% CuSO4溶液的密度為1.02 g·mL-1,欲配制500 mL這種溶液需用膽礬多少克?所得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zhì)的保存方法正確的是(    )
A.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B.氫氧化鈉固體敞口放在空氣中
C.生石灰露置于空氣中
D.濃鹽酸盛放在敞口玻璃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是、K2CO3、K2SO4、CuSO4和中的一種或幾種。將此白色固體溶解于水時,有生成,過濾后,濾液為無色。
①將部分沉淀移入試管中,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完全,且有氣體生成。
②在濾液中滴入幾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過上述實驗現(xiàn)象分析:該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為            ,不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為           ,不能確定的物質(zhì)是           ,為了確定該物質(zhì)是否存在,可以通過            
         實驗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試紙使用時,不宜先用水濕潤的是                      
A.藍(lán)色石蕊試紙
B.紅色石蕊試紙
C.pH試紙
D.淀粉碘化鉀試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水玻璃保存在用橡皮塞的試劑瓶中B.氫氟酸保存在橡皮塞玻璃試劑瓶中
C.固體燒堿放在廣口塑料瓶中并且塑料蓋蓋嚴(yán)D.液溴保存在棕色瓶中,液面放一層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