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兩個完全相同的裝置,某學生分別在它們的側(cè)管中裝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A、B中分別有10 mL相同濃度的鹽酸,將兩個側(cè)管中的物質(zhì)同時倒入各自的試管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裝置的氣球膨脹速率大
B.若最終兩氣球體積相同,則鹽酸的濃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 mol/L
C.若最終兩氣球體積不同,則鹽酸的濃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 mol/L
D.最終兩試管中Na+、Cl-的物質(zhì)的量一定相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1 g FeS2完全燃燒放出7.1 kJ熱量,F(xiàn)eS2燃燒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3 g純凈金屬鈉在干燥空氣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體,由此可判斷其氧化產(chǎn)物是( )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是人為的再現(xiàn)物質(zhì)的變化過程,因此實驗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溫度、壓強、溶液的濃度等條件,因為同樣的反應物在不同的條件下,會有不同的反應.下列各組中的兩物質(zhì)相互反應時,若改變反應條件(溫度、反應物用量比),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并不改變的是 (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出一種隔絕空氣讓鈉與水反應的方法,使同學們能仔細觀察到各種實驗現(xiàn)象.該方法簡便、安全、現(xiàn)象明顯、有趣味性,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往100 mL的大試管中先加入40 mL煤油,取綠豆粒大小的金屬鈉放入大試管后,塞上橡皮塞(這時止水夾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通過漏斗加入約40 mL滴有酚酞的水。
根據(jù)反應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怎樣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屬鈉投入煤油后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
(3)加入水后的現(xiàn)象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述檢驗產(chǎn)生氣體是否是氫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0.1 mol·L-1稀鹽酸。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加入鹽酸的體積和生成CO2的物質(zhì)的量的關(guān)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鑒別下列各物質(zhì),只能采用焰色反應的是( )
A.K2CO3和NaCl B.KCl和Na2CO3
C.NaCl和MgCl2 D.NaCl和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瘜W課外小組為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白色固體,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實驗,如圖Ⅰ~Ⅳ所示。
(1)只根據(jù)圖Ⅰ、Ⅱ所示實驗,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裝置序號)。
(2)圖Ⅲ、Ⅳ所示實驗均能鑒別這兩種物質(zhì),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實驗Ⅲ相比,實驗Ⅳ的優(yōu)點是________(填選項序號)。
A.Ⅳ比Ⅲ復雜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簡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裝置同時進行兩個對比實驗,而Ⅲ不行
(3)若用實驗Ⅳ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穩(wěn)定性,則試管B中裝入的固體最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銅片、銀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導線和鹽橋(裝有瓊脂-KNO3的U型管)構(gòu)成一個原電池。以下有關(guān)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在外電路中,電流由銅電極流向銀電極
②正極反應為:Ag++e-=Ag
③實驗過程中取出鹽橋,原電池仍繼續(xù)工作
④將銅片侵入AgNO3溶液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與該原電池反應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