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幾種。①若加入鋅粒,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②若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且產(chǎn)生的沉淀量與加入NaOH的物質的量之間的

關系如圖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NO3-

B.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H+、Mg2+、Al3+

C.溶液中n(NH4+)=0.2mol

D.n(H+)∶n(Al3+)∶n(Mg2+) = 1∶1∶1

C

【解析】

試題分析:加入鋅粒,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則該溶液含有H+,不含CO32?;根據(jù)圖像白色沉淀的量先增加,然后不變,然后溶解一部分,說明該溶液含Al3+、Mg2+、NH4+,不含F(xiàn)e3+,SO42?與NO3?至少含有一種,故A、B錯誤;加入NaOH0.5mol至0.7mol時與NH4+反應,NH4++OH?=NH3?H2O,則NH4+物質的量為0.2mol,故C正確;D、加入NaOH0~0.1mol,與H+反應,則H+為0.1mol,加入NaOH0.7mol~0.8mol,與Al(OH)3反應,Al(OH)3+OH?=[Al(OH)4]?,則Al(OH)3、Al3+物質的量為0.1mol,根據(jù)Al3++3OH?=Al(OH)3↓,生成Al(OH)3需要NaOH0.3mol,加入NaOH0.1至0.5mol,生成Al(OH)3、Mg(OH)2,則生成Mg(OH)2需要NaOH物質的量為:0.4mol-0.3mol=0.1mol,根據(jù)Mg2++2OH?=Mg(OH)2↓,可得Mg2+物質的量為0.05mol,所以n(H+)∶n(Al3+)∶n(Mg2+) = 2∶2∶1,故D項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離子反應、圖像的分析、化學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質量不會改變的是

A.濃硫酸 B.氯化鈉 C氫氧化鈉固體 D.濃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4分)(I)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中,合理的是 (填序號)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時,有機層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B.不宜用瓷坩堝灼燒氫氧化鈉或碳酸鈉

C.將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配制10%的ZnSO4溶液

D.向某溶液中加氯化鋇溶液,產(chǎn)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E.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定容時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II)二氯化硫(SCl2)熔點—78℃,沸點59℃。密度1.638g/mL。遇水易分解。二氯化硫與三氧化硫作用可生成重要化工試劑亞硫酰氯(SOCl2)。以下是由氯氣與硫反應合成二氯化硫的實驗裝置。

試回答下列:

(1)裝置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裝置B盛放的藥品是 ;C中是 。

(3)實驗開始前先在D中放入一定量的硫粉,加熱使硫熔化,然后轉動和搖動燒瓶使硫附著在燒瓶內壁形成一薄層表面,這樣做的目的是 。

(4)實驗時,D裝置需加熱至50—59 oC,最好采用何種方式 加熱。

(5)F裝置中干燥管內所盛物質是 ,作用是: 。

(6)由二氯化硫與SO3作用生成亞硫酰氯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工業(yè)上利用反應3Cl2+2NH3=N2+6HCl檢查氯氣管道是否漏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管道漏氣遇氨就會產(chǎn)生白煙

B.該反應利用了Cl2的強氧化性

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生成1 mol N2有6 mol電子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某同學從資料上查到以下反應

A、B為中學常見單質,AO2、BO2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卮鹣铝袉栴}:

(1)元素A、B可形成化合物AB2,則A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AB2中的化學鍵是

(2)若反應中A和B的質量比為3:4,則n(KClO3):n(AO2)=

(3)已知:

寫出AB2(l)在O2中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和各元素性質的變化趨勢,下列關于砹(原子序數(shù)為85)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A.由KAt的水溶液制備砹的化學方程式為2KAt+Cl2===2KCl+At2

B.AgAt是一種難溶于水的化合物

C.相同條件下HAt比HI穩(wěn)定

D.At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或檢驗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時,發(fā)現(xiàn)試管底部有白色固體并夾雜有少量黑色物質。倒去試管中的濃硫酸,將剩余固體(含少量濃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所得溶液為藍色,黑色固體未溶解。過濾、洗滌后,向黑色固體中加入過量濃硝酸,黑色固體溶解,溶液呈藍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銅與濃硫酸反應所得白色固體不是CuSO4

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

C.白色固體中夾雜的少量黑色物質可能是CuO

D.白色固體中夾雜的少量黑色物質中一定含有元素Cu和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三上學期期中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糖類、蛋白質、脂肪都是人類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

B.飲用礦泉水瓶、一次性水杯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冬天用純甘油涂抹在手和面部可以防止皮膚干燥和開裂

D.大米富含淀粉,大米煮成粥后淀粉變成了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