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下,某未知溶液中,且含有大量Al3+和NO,檢驗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6種離子:①SiO、②NH、③Fe2+、④Na+、⑤HCO、⑥Cl-,其中不必檢驗就能加以否定的離子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④⑤⑥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分類合理的是
A.堿性氧化物:Na2O CaO Mn2O7 MgO
B.堿:NaOH KOH Ba(OH)2 Na2CO3
C.銨鹽:NH4Cl NH4NO3 (NH4)2SO4 NH3·H2O
D.氧化物:CO2 NO SO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納米材料”(1 nm=10-9m )是指研究開發(fā)直徑為幾納米至幾十納米的材料。如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某液體中,對于所得分散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光束通過此分散系時會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
B.此分散系中“納米材料”的粒子在做不停的、無序的運動
C.用濾紙過濾的方法可以從此分散系中分離得到該“納米材料”
D.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納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某一極做定向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按要求填空:
(1)某溶液中只含有K+、Al3+、Cl-、SO42- 四種離子,已知前三種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3∶2∶1,則溶液中Al3+和 SO42-的離子個數(shù)比為
(2)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fā)生反應10NaN3+2KNO3 = K2O+5Na2O+16N2↑,回答下列問題:
①該反應中的氧化劑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單線橋表示此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及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氧化產物比還原產物多1.75 mol,上述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 。
(3)鎂、鋁合金3 g與100 mL稀H2SO4恰好完全反應,將反應后所得溶液蒸干,得無水硫酸鹽17.4 g,則原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一種航天器能量儲存系統(tǒng)原理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系統(tǒng)中只存在3種形式的能量轉化
B.裝置Y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C.裝置X能實現(xiàn)燃料電池的燃料和氧化劑再生
D.裝置X、Y形成的子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物質的零排放,并能實現(xiàn)化學能與電能間的完全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A、B、C、D和Cu五種金屬片,將其分別用導線連接后浸入稀硫酸中(如下圖),每次實驗時,通過靈敏電流計測出電子流動方向如下:
實驗分組 | 所用金屬 | 電子流向 |
① | A、Cu | A→Cu |
② | C、D | D→C |
③ | A、C | C→A |
④ | B、Cu | Cu→B |
⑤ | …… | …… |
根據(jù)上述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五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中,Cu片上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中,溶液中H+向金屬片________移動;
(4)在④中,兩金屬片上均無氣泡放出。此時兩金屬片上的電極反應式分別為:
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實驗⑤用B、D,則導線中電流方向為:_________(填B→D或D→B);
(6)已知反應:Cu+2Fe3+==Cu2++2Fe2+。請用下列試劑和材料,用上圖所示裝置,將此反應設計成原電池并檢驗正極產物。
試劑:CuCl2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KSCN溶液、K3[Fe(CN)6]溶液、雙氧水、NaOH溶液
材料:Cu片、Fe片、石墨棒
a、設計電池應選用的試劑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檢驗正極產物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微粒直徑在1 nm~100 nm之間
B.NH3的沸點高于PH3,是因為N-H鍵能大于P-H鍵能
C.金屬陽離子只存在于離子晶體中
D.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Ⅰ 碘鎢燈具有使用壽命長、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優(yōu)點。一定溫度下,在碘鎢燈燈泡內封存的少量碘與沉積在燈泡壁上的鎢可以發(fā)生如下的可逆反應:
W(s)+ I2(g) WI2(g)
為模擬上述反應,在實驗室中準確稱
取0.508 g 碘、0.736 g金屬鎢放置于50.0
mL密閉容器中,并加熱使其反應。右圖一
是混合氣體中的WI2蒸氣的物質的量隨時
間變化關系的圖像[n(WI2) ~ t],其中
曲線Ⅰ(0~t2時間段)的反應溫度為450℃,
曲線Ⅱ(從t2時刻開始)的反應溫度為53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是 (填寫“放熱”“吸熱”)反應。
(2)反應從開始到t1(t1= 3 min)時間內的平均速率υ(I2)= mol/(L.min)。
(3)在450℃時,計算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4)能夠說明上述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有 。
A.I2與WI2的濃度相等
B.單位時間內,金屬鎢消耗的物質的量與單質碘生成的物質的量相等
C.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增加
D.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化
Ⅱ 圖二中甲為甲醇燃料電池(電解質溶
液為KOH溶液),該同學想在乙中實
現(xiàn)鐵上鍍銅,則a處電極上發(fā)生的電
極反應式是 。
Ⅲ 已知:H2(g)、CO(g)和CH3CH2OH(l)的燃燒熱
分別為285.8 kJ·mol-1、283.0 kJ·mol-1和1365.5 kJ·mol-1。
反應 2CO(g)+4H2(g)CH3CH2OH(l)+H2O(l) 的△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時,飽和KCl溶液的密度為1.174 g·cm-3,物質的量濃度為4.0 mol·L-1,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25℃時,飽和KCl溶液的濃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質量分數(shù)為
C.20℃時,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D.將此溶液蒸發(fā)部分水,再恢復到20℃時,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