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向100mL NaOH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CO2 1.12L后,將溶液小心蒸干后得到不含結(jié)晶水的固體5.08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濃度是1.00mol/L,所得固體是Na2CO3
B.原NaOH溶液的濃度是0.500mol/L,所得固體是Na2CO3和NaHCO3
C.原NaOH溶液的濃度是1.00mol/L,所得固體是Na2CO3和NaOH
D.原NaOH溶液的濃度是0.90mol/L,所得固體是Na2CO3和NaHCO3

分析 n(CO2)=$\frac{1.12L}{22.4L/mol}$=0.05mol,假設得到的固體是Na2CO3,m(Na2CO3)=106g/mol×0.05mol=5.3g,假設得到的固體是NaHCO3,m(NaHCO3)=0.05mol×84g/mol=4.2g,實際上得到的固體介于二者之間,所以得到的固體是Na2CO3和NaHCO3,
設Na2CO3和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是xmol、ymol,
根據(jù)C原子守恒、固體質(zhì)量列方程組為
$\left\{\begin{array}{l}{x+y=0.05}\\{106x+84y=5.08}\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x=0.04}\\{y=0.01}\end{array}\right.$,
根據(jù)Na原子守恒得n(NaOH)=2n(Na2CO3)+n(NaHCO3)=2×0.04mol+0.01mol=0.09mol,
根據(jù)C=$\frac{n}{V}$計算氫氧化鈉物質(zhì)的量濃度.

解答 解:n(CO2)=$\frac{1.12L}{22.4L/mol}$=0.05mol,假設得到的固體是Na2CO3,m(Na2CO3)=106g/mol×0.05mol=5.3g,假設得到的固體是NaHCO3,m(NaHCO3)=0.05mol×84g/mol=4.2g,實際上得到的固體介于二者之間,所以得到的固體是Na2CO3和NaHCO3,
設Na2CO3和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是xmol、ymol,
根據(jù)C原子守恒、固體質(zhì)量列方程組為
$\left\{\begin{array}{l}{x+y=0.05}\\{106x+84y=5.08}\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x=0.04}\\{y=0.01}\end{array}\right.$,
根據(jù)Na原子守恒得n(NaOH)=2n(Na2CO3)+n(NaHCO3)=2×0.04mol+0.01mol=0.09mol,
C(NaOH)=$\frac{n}{V}$=$\frac{0.09mol}{0.1L}$=0.9mol/L,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的有關(guān)計算,側(cè)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能力,正確判斷固體成分是解本題關(guān)鍵,采用極限法、原子守恒來分析解答即可,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圖1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1)原子半徑最小的是H(填元素符號);②的氫化物極易溶于水,水溶液顯堿性.(填“酸”“堿”“中”)
(2)氫化物熱穩(wěn)定性最強的是HF(填化學式),用電子式表示④和⑥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3)已知Se、Br兩種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d
a.原子半徑:Br>Se>P
b.酸性:HClO4>HBrO4>H2SeO4
c.Se的氧化物有兩種:SeO2、SeO3
d.在水中Br2 和SeO2反應的方程式為:Br2+SeO2+2H2O═2HBr+H2SeO4
(4)元素⑤的非金屬性比Se強(填“強”或“弱”),請從原子結(jié)構(gòu)的角度進行解釋S和Se處于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S得電子的能力強于Se,因此非金屬性S強于Se
(5)請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預測SeO2可能具有的性質(zhì)酸性氧化物通性 和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表述示例:HNO3具有酸的通性和氧化性)
(6)依據(jù)錳(Mn)和鐵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預測冶煉金屬錳的常用方法為b
a.電解法         b.熱還原法      c.熱分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相同溫度下,5.6L CO2和5.6L O2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 。
A.相等B.前者多于后者C.后者多于前者D.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1mol NaCl能配成2000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5mol/L的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R為核電荷數(shù)在1~18間的金屬元素,它與足量酸反應生成Rn+,已知0.9g R與足量酸反應生成0.1g氫氣,寫出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求出R的化合價和相對原子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工業(yè)上用鈦鐵精礦(FeTiO3)提煉TiO2的工藝流程如下:

(1)寫出硫酸浸溶解鈦鐵精礦的離子方程式FeTiO3+6H+=Fe2++Ti4++3H2O,酸浸時為了提高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為增大硫酸濃度/升高溫度/邊加硫酸邊攪攔/增加浸出時間等.
(2)鈦鐵精礦后冷卻、結(jié)晶得出的副產(chǎn)物A為FeSO4•7H2O,結(jié)晶析出A時,為保持較高的酸度不能加水,其原因可能為防止Ti(SO42水解、減少FeSO4•7H2O的溶解量.
(3)濾液水解時往往需加大量水稀釋同時加熱,其目的是促進Ti4+水解趨于完全,得到更多的H2TiO3沉淀.
(4)上述工藝流程中體現(xiàn)綠色化學理念的是水解得到的稀硫酸可以循環(huán)使用.
(5)工業(yè)上將TiO2和炭粉混合加熱氯化生成的TiCl4,然后在高溫下用金屬鎂還原TiCl4得到金屬鈦,寫出TiO2制備Ti的化學方程式:TiO2+2C+2Cl2$\frac{\underline{\;高溫\;}}{\;}$TiCl4+2CO;TiCl4+2Mg$\frac{\underline{\;高溫\;}}{\;}$Ti+2M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實驗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實驗裝置有如圖1所示兩種裝置供選用.其有關(guān)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如下表:
乙酸1-丁醇乙酸丁酯
熔點(℃)16.6-89.5-73.5
沸點(℃)117.9117126.3
密度(g/cm31.050.810.88
水溶性互溶可溶(9g/100g水)微溶
(1)制取乙酸丁酯的裝置應選用乙(選填“甲”或“乙”).不選另一種裝置的理由是由于反應物乙酸、1-丁醇的沸點低于產(chǎn)物乙酸丁酯的沸點,若采用甲裝置,會造成反應物的大量揮發(fā).
(2)該實驗生成物中除了主產(chǎn)物乙酸丁酯外,還可能生成的有機副產(chǎn)物有(寫出結(jié)構(gòu)簡式)
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CH3CH2CH=CH2
(3)酯化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為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乙酸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或移走生成物).
(4)從制備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離、提純乙酸丁酯時,需要經(jīng)過多步操作,下列圖2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學操作是ac(選填編號).
(5)有機物的分離操作中,經(jīng)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儀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或堵塞(填寫操作);某同學在進行分液操作時,若發(fā)現(xiàn)液體流不下來,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還可能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未與漏斗口上的小孔對準(或漏斗內(nèi)部未與外界大氣相通,或玻璃塞未打開)(寫出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查閱資料后設計了一條1-丁醇的合成路線:
CH3CH=CH2+CO+H2$\stackrel{一定條件}{→}$CH3CH2CH2CHO$→_{Ni△}^{H_{2}}$CH3CH2CH2CH2OH.
其中CO的制備方法:HCOOH$→_{△}^{濃硫酸}$CO↑+H2O.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利用以上裝置制備CO、丙烯等原料氣體,裝置中a的作用導管a平衡分液漏斗內(nèi)壓強,使分液漏斗內(nèi)的液體順利滴下;b的作用安全瓶b防止實驗過程中c中液體倒吸入反應裝置.
(2)制丙烯時,伴隨的副反應還產(chǎn)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氣,該小組用以下試劑檢驗這四種氣體,混合氣體通過試劑的順序是④⑤①③②(或④⑤①⑤③②)(填序號).
①飽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凼宜、軣o水CuSO4、萜芳t溶液
(3)合成正丁醛的反應為正向放熱的可逆反應,為增大反應速率和提高原料氣的轉(zhuǎn)化率,你認為應該采用的適宜反應條件是D.
A.高溫、常壓、催化劑                        B.適當?shù)臏囟、常壓、催化?br />C.低溫、高壓、催化劑                        D.適當?shù)臏囟、高壓、催化?br />(4)正丁醛經(jīng)催化加氫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為純化1-丁醇,該小組查閱文獻得知:①R-CHO+NaHSO3(飽和)→RCH(OH)SO3Na↓;
②沸點:乙醚34℃,1-丁醇118℃,并設計出如下提純路線:
試劑1為飽和NaHSO3溶液,操作2為萃取,操作3為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下面是我們熟悉的物質(zhì):①O2 ②金剛石 ③NaBr ④H2SO4⑤Na2CO3 ⑥NH4Cl⑦NaHSO4 ⑧Ne ⑨Na2O2 ⑩NaOH
這些物質(zhì)中,只含有共價鍵的是①②④;只含有離子鍵的是③;不存在化學鍵的⑧;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④;
將NaHSO4溶于水,破壞了NaHSO4中的離子鍵和共價鍵,寫出電離方程式NaHSO4=Na++H++SO42-;NaHSO4熔融狀態(tài)下電離,破壞了離子鍵,寫成電離方程式NaHSO4═Na++H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