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探究生鐵與少置濃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
(1)該實驗的操作依次是CAB   (填序號).
A.加熱a試管直到b中澄淸石灰水變渾濁,熄滅酒精燈
B.將生鐵絲上提離開液面
C.連接好裝置,檢驗氣密性,加人試劑
(2)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甲同學認為產(chǎn)生的肯定是SO2氣體,你是否同意不同意(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3)乙同學認為該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SO2、CO2、H2三種氣體,請用如圖所列各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所產(chǎn)生的氣體.(圖中加熱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除裝置⑤外,其他裝置試劑均為足量)
ABCDE
①裝置的連接順序(按產(chǎn)物氣流從左至右的方向→E→A→C→D→B(填裝置的編號)
②證明生成的氣體中存在SO2的現(xiàn)象是裝置①中溶液紫紅色變淺說明生成SO2,相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4)用2L0.3mol•L-1的NaOH溶液吸收標準狀況下的11.2L的SO2氣體生成的Na2SO3和NaHS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
(5)已知常溫下H2SO3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為:Ka1=10×10-1.9   Ka2=10-7.2計算0.1mol•L-1NaSO3溶液的pH
值10.1(忽略SO32-的二級水解)

分析 (1)探究生鐵與少置濃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連接好裝置,檢驗氣密性,加人試劑,加熱a試管直到b中澄淸石灰水變渾濁,熄滅酒精燈,將生鐵絲上提離開液面;
(2)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甲同學認為產(chǎn)生的不一定是SO2氣體,可能是生鐵中碳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
(3)①利用E裝置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SO2、CO2、H2三種氣體,通過裝置A中高錳酸鉀溶液檢驗二氧化硫存在和除去二氧化硫,其中品紅溶液是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凈,通過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檢驗和除去二氧化碳氣體,通過裝置D中濃硫酸干燥氣體,通過裝置B檢驗氫氣的存在;
②證明生成的氣體中存在SO2的現(xiàn)象是高錳酸鉀溶液變淺,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能還原酸性高錳酸鉀;
(4)用2L0.3mol•L-1的NaOH溶液吸收標準狀況下的11.2L的SO2氣體生成的Na2SO3和NaHSO3的物質的量為x、y,結合元素守恒列式計算;
(5)忽略SO32-的二級水解,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常數(shù)Kh=$\frac{c(HS{{O}_{3}}^{-})c(O{H}^{-})}{c(S{{O}_{3}}^{2-})}$=$\frac{c(HS{{O}_{3}}^{-})c(O{H}^{-})}{c(S{{O}_{3}}^{2-})}$×$\frac{c({H}^{+})}{c({H}^{+})}$=$\frac{Kw}{K{a}_{2}}$,據(jù)此計算;

解答 解:(1)探究生鐵與少置濃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連接好裝置,檢驗氣密性,加人試劑,加熱a試管直到b中澄淸石灰水變渾濁,熄滅酒精燈,將生鐵絲上提離開液面,該實驗的操作依次是CAB,
故答案為:CAB;
(2)生鐵中碳和濃硫酸加熱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一定是二氧化硫,
故答案為:不同意;生鐵中的碳與濃硫酸加熱會生成CO2,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①利用E裝置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SO2、CO2、H2三種氣體,通過裝置A中高錳酸鉀溶液檢驗二氧化硫存在和除去二氧化硫,其中品紅溶液是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凈,通過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檢驗和除去二氧化碳氣體,通過裝置D中濃硫酸干燥氣體,通過裝置B檢驗氫氣的存在,裝置的連接順序是EACDB,
故答案為:EACDB;
②證明生成的氣體中存在SO2的現(xiàn)象是:裝置①中溶液紫紅色變淺說明生成SO2 ,相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故答案為:裝置①中溶液紫紅色變淺說明生成SO2;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4)用2L0.3mol•L-1的NaOH溶液吸收標準狀況下的11.2L的SO2氣體生成的Na2SO3和NaHSO3的物質的量為x、y,氫氧化鈉物質的量=2L×0.3mol•L-1=0.6mol,n(SO2)=$\frac{11.2L}{22.4L/mol}$=0.5mol,
鈉元素守恒:2x+y=0.6
硫元素守恒:x+y=0.5
x=0.1mol,
y=0.4mol,
生成的Na2SO3和NaHSO3的物質的量之比=0.1:0.4=1:4,
故答案為:1:4;
(5)忽略SO32-的二級水解,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常數(shù)Kh=$\frac{c(HS{{O}_{3}}^{-})c(O{H}^{-})}{c(S{{O}_{3}}^{2-})}$=$\frac{c(HS{{O}_{3}}^{-})c(O{H}^{-})}{c(S{{O}_{3}}^{2-})}$×$\frac{c({H}^{+})}{c({H}^{+})}$=$\frac{Kw}{K{a}_{2}}$,
c2(OH-)=$\frac{Kw}{K{a}_{2}}$×0.1mol/L=$\frac{1{0}^{-14}}{1{0}^{-7.2}}$×01mol/L,
c(OH-)=10-3.9mol/L
c(H+)=$\frac{1{0}^{-14}}{1{0}^{-3.9}}$=10-10.1,
PH=10.1,
故答案為:10.1;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組成、物質含量測定、反應產(chǎn)物的實驗驗證和裝置連接順序,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關于如圖有機物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7H7O3
B.1 mol該有機物只能與2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取代、氧化反應
D.該有機物的一種芳香族同分異構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已知離子反應:Cu2++Zn→Cu+Zn2+,該反應證明Cu2+的氧化性強于( 。
A.Zn2+B.ZnC.CuD.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化學與工農業(yè)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合成纖維和光導纖維都是新型有機非金屬材料
B.淀粉、纖維素和油脂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玉不琢不成器”、“百煉方能成鋼”發(fā)生的均為化學變化
D.造紙工藝中使用明礬,會導致紙張發(fā)生酸性腐蝕,使紙張變脆,易破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驗證Fe(NO32是否變質將Fe(NO32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加KSCN溶液,觀察是否變化
B制備Fe(OH)3膠體向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加熱并攪拌
C證明氧化性H2O2比Fe3+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變黃色
D驗證Ksp(AgI)<Ksp(AgCl)向AgCl的懸濁液中滴加KI溶液,出現(xiàn)黃色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定條件下,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通過測電壓求算Kkp(AgCl).工作一段時間后,兩電極質量均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右池中的銀電極作正極B.總反應為Ag++Cl-═AgCl
C.正極反應為Ag-e-═Ag+D.鹽橋中的NO3-向右池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取ag某可燃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將其產(chǎn)物通過足量的過氧化鈉固體充分吸收,反應后固體的質量增加了bg,滿足a>b的是( 。
A.H2B.HCOOHC.C6H12O6D.C12H22O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1892年德貝萊納首次提出用MnO2催化KClO3熱分解的反應制備O2.當時就知氣態(tài)產(chǎn)物有異常的氣味,后來證明其中含有少量Cl2、O3及極微量的ClO2.測定氣態(tài)產(chǎn)物中Cl2、O3含量的一種方法是:收集1.00L氣體(標準狀況),使之通過KI溶液,通過溶液后的氣體經(jīng)干燥其體積變?yōu)?.98L,其中的O3被還原為O2,溶液中的KI被氧化為I2.I2與Na2S2O3反應的方程式為I2+2Na2S2O3═2NaI+Na2S4O6.反應過程中耗掉0.026 7L 0.100mol•L-1的Na2S2O3.O3與KI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O3+2KI+H2O═2KOH+I2+O2
求:氣態(tài)反應產(chǎn)物中Cl2與O3的體積分數(shù)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圖象能表示相關反應中生成物物質的量的變化的是(橫、縱坐標單位:mol)( 。
A.
n (HCl)=1mol,K2CO3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敝口容器中生成的氣體
B.
n(NaOH)=1mol,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應生成的鹽
C.
n(NaAlO2)=1mol,HCl加入到NaAlO2溶液中離子的存在情況
D.
n(AlCl3)=1mol,Na2O2加入AlCl3溶液反應的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