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是電解NaCl溶液的裝置,其中c、d為石墨電極。則下列有關的判斷錯誤的是 (  )

A.a為正極、b為負極

B.c為陽極、d為陰極

C.電解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

D.電解過程中,將濕潤淀粉KI試紙靠近d電極,看到試紙變藍


選D。根據(jù)電流方向可知a為電源正極,b為電源負極。c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為電解池的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對應的電極反應為2Cl--2e-====Cl2↑,將濕潤淀粉KI試紙靠近c電極,看到試紙變藍;d電極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為電解池的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對應的電極反應為2H2O+2e-====2OH-+H2↑,所以電解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式所表示的物質其一氯代物肯定只有一種的是(   )

A.C2H6           B.C3H8           C.C4H10          D.C5H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電解法提取氯化銅廢液中的銅,方案正確的是(  )

A.用銅片連接電源的正極,另一電極用鉑片

B.用碳棒連接電源的正極,另一電極用銅片

C.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陰極產物

D.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陽極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歷史上最早應用的還原性染料是靛藍,其結構簡式為,下列關于靛藍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B.該物質屬于芳香烴

C.該物質含有酯基

D.該物質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反應熱就是反應中放出的能量

B.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容易發(fā)生

C.由C(石墨)C(金剛石) ΔH=+1.9 kJ·mol-1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D.等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前者放出的熱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溫度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

A.反應開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58 mol·L-1·s-1

B.10 s后,該反應停止進行

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X(g)+Y(g)2Z(g)

D.反應開始到10 s時,平衡反應速率:v(X)=v(Y)=0.039 5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項表述正確的是 (  )

A.水分子的結構式是H——H

B.NaCl的電子式為N

C.23Na37Cl中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之比是7∶8

D.三氟化氮的電子式為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T所處的周期序數(shù)與主族序數(shù)相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T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元素的非金屬性(原子的得電子能力):

Q   W(填“強于”或“弱于”)。

(3)W的單質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濃溶液共熱能發(fā)生反應,生成兩種物質,其中一種是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數(shù)比R多1的元素的一種氫化物能分解為它的另一種氫化物,此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 L的甲氣體與0.5 L的氧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R的含氧酸鹽只有一種,則該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惰性電極電解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電解一段時間后,向電解液加入0.1 mol堿式

 碳銅晶體(不含結晶水),恰好使溶液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和pH。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電解過程產生的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5.6 L

  B.電解過程只發(fā)生了2CuSO4+2H2O2Cu+O2↑+2H2SO4 

  C.電解過程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3.612×1023個

  D.加入的堿式碳酸銅的反應是: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