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冬天,多個地區(qū)發(fā)生持續(xù)大霧天氣,“PM2.5”數(shù)據(jù)監(jiān)測進入公眾視野!癙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細小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PM2.5表面積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
B. PM2.5在空氣中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
C.實施綠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煙、霧屬于膠體,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氯化二硫(S2Cl2)是廣泛用于橡膠工業(yè)的硫化劑,其分子結構如下圖所示。常溫下S2Cl2是一種橙黃色的液體,遇水易水解,并產(chǎn)生能使品紅褪色的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S2Cl2的結構式為Cl-S-S-Cl
B. S2Cl2為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C.S2Br2與S2Cl2結構相似,熔沸點:S2Br2>S2Cl2
D.S2Cl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2S2Cl2+2H2O=SO2↑+3S↓+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a g鐵鋁粉末溶于足量的鹽酸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過濾出沉淀,經(jīng)洗滌、干燥、灼燒,得到紅棕色粉末的質量仍為a g,則原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 ( )
A.70% B.52.4% C.47.6% D.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烴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同分異構體,其同分異構體中的某一種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則這種烴可能是
①分子中具有12個氫原子的烷烴 ②分子中具有4個碳原子的烷烴
③分子中具有7個碳原子的芳香烴 ④分子中具有8個碳原子的烷烴
A.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針對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回答以下問題:
主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二 | ① | ② | ||||||
三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四 | ⑨ | ⑩ |
(1)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其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2)按要求寫出下列兩種物質的電子式:①的氫化物 ;堿性最強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對應的水化物 ;
(3)在⑦與⑩的單質中,化學性質較活潑的是 (填化學式),可用什么化學反應說明該事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18 g HO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3NA
B.標準狀況下,4.2 g CH2===CH2和CH3CH===CH2的混合氣體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0.3NA
C.將0.1 mol Cl2通入1 L水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1NA
D.0.1 mol·L-1Al2(SO4)3溶液中含有的Al3+總數(shù)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的性質,他們設計了以下兩種研究方案:
方案①:將它們按照酸、堿、鹽分類,然后分別溶于水得到溶液,進行實驗;
方案②:將它們按照鈉鹽、鉀鹽、鐵鹽和其他化合物分類,然后分別溶于水得到溶液,進行實驗。
下列有關研究方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時將少量銅粉分別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①分類,能夠完全溶解銅粉的有酸(H2SO4)溶液和鹽(FeCl3)溶液
B.設計方案②的同學取某種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的鉀鹽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則該溶液中可能含有Ag+
C.按照方案①分類,屬于堿的有Na2CO3、NaOH
D.這兩組同學在研究物質時只使用了實驗法、觀察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室溫下,抽去如圖21所示裝置中的玻璃片,使兩種氣體充分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
圖21
A.氣體反應物的總體積為0.448 L
B.裝置中氫元素的總質量為0.04 g
C.生成物中含有0.01NA個分子
D.生成物完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含有0.01NA個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研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時,做了下面的實驗:
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2·8H2O,將小燒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燒杯中加入約10 g NH4Cl晶體,根據(jù)實驗步驟,填寫下表,并回答問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
將晶體混合,立即快速攪拌 | 有刺激性氣味能使?jié)駶櫟淖仙镌嚰堊兯{的 ① 產(chǎn)生 |
用手摸燒杯下部 | 感覺燒杯變涼說明此反應是 ② 反應 |
用手拿起燒杯 | 燒杯下面的帶有幾滴水的玻璃片粘到了燒杯底部 |
將粘有玻璃片的燒杯放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上 | 玻璃片脫離上面燒杯底部 |
反應后移走多孔塑料片觀察反應物 | 混合物成糊狀,證明有 ③ 生成 |
① ② ③
④寫出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實驗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為什么用浸有稀硫酸的濕棉花置于多孔塑料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