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酸性溶液中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SO2 >I>H2O2>Fe2>Cl,下列反應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A.H2O+ H2SO4=SO2↑+ O2↑+2 H2O

B.2I +2Fe3=I2+2 Fe2

C.2Fe3+ SO2 +2H2O=2Fe2+SO42– +4H

D.SO2 +2 H2O+ I2=H2SO4+2HI

 

【答案】

A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根據(jù)酸性溶液中還原性強弱的順序是SO2>I->H2O2>Fe2+>Cl-來判斷反應能否發(fā)生。A、若該反應發(fā)生,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O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則H2O2為還原劑,還原性強弱為H2O2>SO2,與已知的還原性強弱矛盾,不可能發(fā)生,故A選;B、碘離子的還原性大于亞鐵離子,所以碘離子能和鐵離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能發(fā)生,故B不選;C、二氧化硫的還原性大于亞鐵離子,所以二氧化硫能還原鐵離子生成亞鐵離子,能發(fā)生,故C不選;D、因該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I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SO2為還原劑,還原性強弱為SO2>I-,與已知的還原性強弱一致,能發(fā)生,故D不選,答案選A。

考點: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氨的性質時討論:既然氨氣具有還原性,能否像H2那樣還原CuO呢?他們設計實驗制取氨氣并探究上述問題.請你參與該小組的活動并完成下列研究:
(1)制取氨氣
①寫出實驗室用固體氯化銨和熟石灰粉末混合加熱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
②在實驗室中,還可以用濃氨水與
NaOH固體或生石灰或堿石灰等
NaOH固體或生石灰或堿石灰等
填寫一種試劑名稱)快速制取少量氨氣;
③有同學模仿排飽和食鹽水收集氯氣的方法,想用排飽和氯化銨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氣.你認為他能否達到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氨氣極易溶于水、氯化銨對氨氣在水中的溶解影響不大
氨氣極易溶于水、氯化銨對氨氣在水中的溶解影響不大

(2)該小組中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夾持及尾氣處理裝置未畫出),探究氨氣的還原性:

①該裝置在設計上有一定缺陷,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對該裝置的改進措施是
在裝置A與B之間增加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在裝置A與B之間增加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
②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CuO變?yōu)榧t色物質,無水CuSO4變藍色,同時生成一種無污染的氣體.寫出氨氣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CuO+2NH3
  △  
.
 
3Cu+N2+3H2O
3CuO+2NH3
  △  
.
 
3Cu+N2+3H2O

(3)問題討論
有同學認為:NH3與CuO反應生成的紅色物質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種堿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穩(wěn)定性比Cu2+差(2Cu+→Cu+Cu2+).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該紅色物質中是否含有Cu2O
取少許樣品,加入稀H2SO4(或稀鹽酸),若溶液出現(xiàn)藍色,說明紅色物質中含有Cu2O,反之則沒有
取少許樣品,加入稀H2SO4(或稀鹽酸),若溶液出現(xiàn)藍色,說明紅色物質中含有Cu2O,反之則沒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惠州模擬)已知紅色的氧化亞銅Cu2O在酸性溶液中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u2+和Cu,而Cu2O在空氣中灼燒可以生成CuO.
某興趣小組用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共熱會生成Cu2O紅色沉淀,有同學對此提出質疑,認為紅色沉淀還可能為Cu2O和Cu的混合物,為了驗證上述猜測,他們設計如下方案:
方案甲 取該紅色沉淀溶于稀硫酸中,觀察是否有殘渣.
方案乙 取該紅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中,觀察溶液顏色.
方案丙 稱取紅色沉淀a g,在空氣中充分灼燒至完全變成b g黑色的CuO,比較a和b的關系.
(1)如果紅色沉淀是Cu2O和Cu的混合物,按上述方案乙進行實驗,寫出可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Cu2O+14HNO3=6Cu(NO32+7H2O+2N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Cu2O+14HNO3=6Cu(NO32+7H2O+2N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2)上述三個方案中,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實施該實驗方案能說明紅色沉淀僅是Cu2O的依據(jù)是
a:b=9:10
a:b=9:10
;
(3)小林同學針對上述質疑,提出新的試驗方案并組裝出下列實驗裝置,根據(jù)實驗前后紅色樣品質量比較驗證上述猜測.
進行該實驗時,稱量裝有紅色樣品的雙通管并連接各儀器之后,開通閥門K后,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應檢驗C處出來的氫氣純度
應檢驗C處出來的氫氣純度
,在C處點燃或接貯氣囊,再點燃B處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硫代硫酸鈉(Na2S2O3)俗稱大蘇打,照相業(yè)中用作定影劑.Na2S2O3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與酸反應有單質硫和SO2生成.
(1)Na2S2O3溶液與稀硫酸混合反應可用于探究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完成有關的實驗設計表(已知各溶液體積均為5mL):
實驗編號 T/K c(Na2S2O3)/mol?L-1 c(H2SO4)/mol?L-1 實驗目的
298 0.1 0.1 實驗①和②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①、③和④探究反應物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308
0.2
0.1
(2)Na2S2O3還具有很強的還原性,Na2S2O3溶液與足量氯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提示:S元素被氧化為S
O
2-
4
).
(3)現(xiàn)有一瓶Na2S2O3固體,可能含有Na2SO4固體,請設計實驗驗證,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限選試劑:1mol?L-1 H2SO4、1mol?L-1 HNO3、1mol?L-1 HCl、1mol?L-1 NaOH、0.1mol?L-1 BaCl2、0.01mol?L-1 KMnO4、蒸餾水.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蒸餾水溶解
步驟2:
步驟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是氮肥工業(yè)及制造硝酸的原料.為探究氨氣的性質,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了以下實驗: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實驗室用A圖所示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其中堿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
①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若用加熱碳酸氫銨固體制取純凈的氨氣,你認為裝置中U型管的作用是
 

(2)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E裝置中的固體由黑色變?yōu)榧t色,可推測氨氣具有
 
性.
(3)某同學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Cu2O粉末也呈紅色,因此推測上述紅色固體中可能還含有Cu2O.已知:①Cu2O是堿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不穩(wěn)定,易轉化為Cu和Cu2+
②在空氣中高溫灼燒時:Cu2O穩(wěn)定、不分解,而CuO將分解生成Cu2O和O2
現(xiàn)有濃硝酸、稀硫酸、稀硝酸、氫氧化鈉溶液及pH試紙,而沒有其他試劑,請用最簡便的實驗方法證明紅色固體中是否含有Cu2O.(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4)現(xiàn)有一份一定質量Cu和Cu2O混合物,向其中加入0.4L 3.0mol/L稀硝酸,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時生成4.48L NO(標準狀況),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體積1.0mol/L NaOH溶液恰好使Cu2+沉淀完全,沉淀經洗滌、充分灼燒可得32.0g固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已知:3Cu2O+14HNO3(�。┄T6Cu(NO32+2NO↑+7H2O】
 

A.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為1.2L
B.Cu和Cu2O混合物質量為27.2g
C.混合物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H+)=0.3mol
D.將等質量混合物完全還原至少需標準狀況下H2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是氮肥工業(yè)及制造硝酸的原料.為探究氨氣的性質,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了以下實驗: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實驗室用A圖所示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其中堿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
①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若用加熱碳酸氫銨固體制取純凈的氨氣,你認為裝置中U型管的作用是
 

(2)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E裝置中的固體由黑色變?yōu)榧t色,可推測氨氣具有
 
性.
(3)某同學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Cu2O粉末也呈紅色,因此推測上述紅色固體中可能還含有Cu2O.已知①Cu2O是堿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不穩(wěn)定,易轉化為Cu和Cu2+:Cu+ 
H+
 Cu+Cu2+.②在空氣中高溫灼燒時:Cu2O穩(wěn)定、不分解,而CuO將分解生成Cu2O和O2
現(xiàn)有濃硝酸、稀硫酸、稀硝酸、氫氧化鈉溶液及pH試紙,而沒有其他試劑,請用最簡便的實驗方法證明紅色固體中是否含有Cu2O.
 
(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4)現(xiàn)取該紅色固體13.6g在空氣中高溫灼燒至恒重,發(fā)現(xiàn)質量增加了0.8g,試判斷該紅色固體的組成并求出物質的量.(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