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CO(g)與H2O(g)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有關兩者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CO(g)和H2O(g)具有的總能量大于CO2(g)和H2(g)具有的總能量

C.該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進行

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應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 要放出41 kJ熱量

B

【解析】

試題分析:A.該反應反應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為放熱反應,錯誤;B.正確;C.CO與水蒸氣的反應需在高溫下進行,錯誤;D. 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應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 要吸收41 kJ熱量,錯誤;選B。

考點:考查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圖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英文學校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8分)亞硝酸鈉被稱為工業(yè)鹽,不能用作食品工業(yè),但在漂白、電鍍等方面應用廣泛。現(xiàn)以木炭、濃硝酸、水和銅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的裝置如下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略)。

已知:室溫下,①2NO+Na2O2 = 2NaNO2

②3NaNO2+3HCl == 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條件下,NO或NO2– 都能與MnO4–反應生成NO3– 和Mn2+

完成下列填空:

(1)寫出濃硝酸與木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B中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有無色氣體產生和 ,D裝置的作用是 。

(3)檢驗C中產物有亞硝酸鈉的方法是 。

(4)經檢驗C產物中除亞硝酸鈉外還含有副產物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為避免產生這些副產物應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則該裝置中盛放的藥品名稱 。

(5)將7.8g過氧化鈉完全轉化成為亞硝酸鈉,理論上至少需要木炭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一種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種或幾種離子,向該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單質被還原,由此可推斷溶液中

A.一定含有I—,不能確定是否有Cl—

B.一定含有NO3—

C.可能含有Fe3+

D.一定含有I-、NO3—和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東莞市三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1)1mol氫氣在氯氣中充分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時放出184.6 kJ的熱量,試寫出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標準狀況下11.2L氫氣在氯氣中充分燃燒放出的熱量是 kJ。

(2)A(g)+B(g) C(g)+D(g)過程中的能量(kJ)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物A(g)和B(g)具有的總能量 (填大于、小于、等于)生成物C(g)和D(g)具有的總能量。

②該反應是_ _反應(填吸熱、放熱),△H= (用E1和E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東莞市三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進行如下反應:CO2(g)+H2(g)CO (g)+H2O(g) △H>0,達到平衡后,為提高該反應的速率和CO2的轉化率,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A.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B.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CO2 D.降低溫度同時降低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A、B、C是單質,其中A是金屬,各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

根據(jù)圖示轉化關系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

(2)寫出 ①A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產生的C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3.36 L,則消耗的A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有_______mol電子發(fā)生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中的兩種物質作用,反應條件(溫度或反應物用量)改變,不會引起產物種類改變的是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AlCl3和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烷烴分子可以看成由—CH3、—CH2—、等結合成的。如果某烷分子中同時存在這4種基團,所含碳原子數(shù)最小,這種烷烴分子應含 個碳原子,其結構簡式可能為 或 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6分)

化學式

NH3·H2O

HCN

CH3COOH

H2CO3

電離平衡常數(shù)(25℃)

Kb=1.77×10-5

Ka=4.93×10-10

Ka=1.76×10-5

Ka1=4.30×10-7

Ka2=5.61×10-11

(1)電離平衡常數(shù)是衡量弱電解質電離程度強弱的量。上表中給出幾種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從中可以判斷:在相同溫度下,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導電能力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2)鹽類水解程度的強弱同樣與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有一定聯(lián)系,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①25℃時,有等濃度的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三種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填溶液前序號)

②濃度相同的NaCN溶液與CH3COOK溶液相比,c(Na+)-c(CN-) c(K+)-c(CH3COO-)。(填“>”、“<”或“=”)

③將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堿”或“中”),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

④室溫下,若將0.1 mol·L-1鹽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pH隨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 。

⑤NH4HCO3溶液呈 性(填“酸”、“堿”或 “中”)。

(3)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