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方法中,可制得Cl2的正確組合是

①MnO2和濃鹽酸混合共熱

②KMnO4和濃鹽酸混合

③NaClO和濃鹽酸混合

④K2Cr2O7和濃鹽酸混合

⑤KClO3和濃鹽酸混合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西藏拉薩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濃度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斷稀釋,下列各量始終保持增大的是( )

A.c(F-) B.Ka(HF)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二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A1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AlO3不能與水反應生成Al(OH)3

B.鋁是人類使用最早的金屬

C.實驗室常用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制備Al(OH)3

D.Al制容器可以長期盛放酸性、堿性和咸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二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環(huán)境、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進口國外電子垃圾,回收其中的貴重金屬

B.將地溝油回收加工為生物菜油,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C.大量生產(chǎn)超薄塑料袋,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

D.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鈉(Na3P5O10),增強去污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fā)生反應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產(chǎn)物比還原產(chǎn)物多1.75 mol,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生成42.0 L N2(標準狀況) B.轉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1.25 mol

C.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3.7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約為6.02×1023 mol-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1.01×105 Pa、25 ℃時,2.24 L Cl2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0.2×6.02×1023

B.0.1 L 3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數(shù)目為0.3×6.02×1023

C.5.6 g鐵粉與足量CuSO4溶液反應生成的銅原子數(shù)為1×6.02×1023

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3×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云南省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a. b. ;

(2)若利用該裝置分離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是 。

(3)某粗鹽除含氯化鈉外,還混有可溶性CaCl2、MgCl2、硫酸鹽、泥砂等不溶性雜質(zhì),為提純粗鹽,可選用以下試劑及操作先后順序可以是( )(填選項字母)

①Na2CO3 ②NaOH ③BaCl2 ④HCl ⑤過濾 ⑥蒸發(fā)結晶,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③②①⑤④⑥

II. (4)現(xiàn)需配制0.1mol·L-1NaOH溶液480mL,根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①配制氫氧化鈉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和 。

②實驗時需要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 g;

③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

B.準確稱取計算量的氫氧化鈉固體于燒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約30mL),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充分溶解

C.將溶解的氫氧化鈉溶液冷卻室溫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上下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處

④配制0.1 mol· L-1NaOH溶液的實驗中,如果出現(xiàn)以下操作,會導致配制溶液的濃度偏大的有___________ (填寫字母)。

A.稱量時用了生銹的砝碼

B.未洗滌溶解NaOH的燒杯

C.NaOH在燒杯中溶解后,未冷卻就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

E.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云南省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a2+、C1?、、K+

B.Ca2+、CO、C1?、K+

C.K+、OH?、NO、Na+

D.Ag+、、Cl?、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青海師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學生用0.10mol·L-1的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取20.00mL待測稀鹽酸溶液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重復上述滴定操作2~3 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1)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確)會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有

A.滴定前平視讀數(shù),終點讀數(shù)時仰視讀數(shù)

B.錐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測鹽酸潤洗

C.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測鹽酸溶液潤洗

D.標準液漏滴在錐形瓶外一滴

E.滴定前仰視讀數(shù) ,終點滴定后俯視讀數(shù)

F.堿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

(2)若在達到滴定終點時,不慎多加了一滴NaOH溶液(一滴溶液體積約為0.05mL)繼續(xù)加水到50 mL,所得溶液的pH為 。

(3)如圖是向20mL的鹽酸中逐漸加入0.1mol/L NaOH溶液時,溶液的pH變化圖像,當?shù)渭覰aOH溶液為10mL時,該混合液的pH= ,(含lg表達式),若用該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CH3COOH溶液,反應恰好完全時,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選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劑

B.溶液呈中性,只能選用石蕊作指示劑

C.溶液呈堿性,可選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劑

D.溶液呈堿性,只能選用酚酞作指示劑

(4)氧化還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硫酸,用濃度為0.1mol·L-1的高錳酸鉀溶液滴定,發(fā)生的反應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表格中記錄了實驗數(shù)據(jù):

①滴定時,滴定終點時滴定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

②該草酸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