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M能層上有________個能級,有________個軌道,作為內(nèi)層最多可容納________個電子,作為最外層時,最多可含有________個未成對電子。
(2)E原子核外電子占有9個軌道,且具有1個未成對電子,E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是____________。
(3)F、G都是短周期元素,F2-與G3+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相同,則G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________,F2-的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①已達平衡的反應C(s)+H2O(g)CO(g)+H2(g),當增加反應物物質(zhì)的量時,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谝堰_平衡的反應N2(g)+3H2(g)2NH3(g),當增大N2的濃度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2的轉(zhuǎn)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到平衡時,若減小反應器容積時,平衡一定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苡袣怏w參加的反應達平衡時,在恒壓反應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一定不移動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燃煤煙氣中含有大量NOx、CO2、CO和SO2,經(jīng)處理可獲得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CH4催化還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4.0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1 160.0 kJ·mol-1
①反應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3=___________kJ·mol-1。
②若反應中還原NOx至N2,消耗標準狀況下4.48L CH4,則反應過程中轉(zhuǎn)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_____。
(2)利用煙氣中分離所得的CO2、CO與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反應1: CO(g)+2H2(g)=CH3OH(g)ΔH1=-99.0 kJ·mol-1
反應2: CO2(g)+3H2(g)=CH3OH(g)+H2O(g)ΔH2=+483.0 kJ·mol-1
反應3: CO2(g)+H2(g)=CO(g)+H2O(g)ΔH3=+384.0 kJ·mol-1
反應體系中CO平衡轉(zhuǎn)化率(α)與溫度和壓強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①α(CO)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中的p1、p2、p3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
(3)亞氯酸鈉(NaClO2)和次氯酸鈉(NaClO)混合液作為復合吸收劑可脫除煙氣中的NOx、SO2,使其轉(zhuǎn)化為NO3-、SO42-。
①寫出NO與NaClO2在堿性環(huán)境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下圖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溫度與復合吸收劑對煙氣中SO2、NO脫除效率的關(guān)系。圖中SO2比NO脫除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從復合吸收劑吸收煙氣后的廢液中可回收得到NaHSO4,低溫電解NaHSO4水溶液可制備工業(yè)上常用的強氧化劑Na2S2O8,原理如圖所示。電解時電極Ⅰ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的氣體后發(fā)生反應2A(g)+B(g)xC(g),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為m%。若維持容器容積和溫度不變,按0.6molA、0.3molB和1.4molC為起始物質(zhì)的量,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m%。則x的值可能為( )
A.1 或2B.2 或3C.3 或4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Cu、O、Si、S、Cl是常見的六種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族;S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________個未成對電子;Si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第一電離能 | 離子半徑 | 熔點 | 酸性 |
Si____S | O2-____Na+ | NaCl____Si | H2SO4____HCl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實驗小組以電鍍廢渣(Cr2O3、CuO、Fe2O3及CaO)為原料制取銅粉和K2Cr2O7。主要流程如圖:
(1)加入適量Na2S溶液后生成的沉淀X為___,若加入的Na2S溶液過量,除生成X外還會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
(2)請配平[Cu(NH3)4]SO4·H2O加熱發(fā)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Cu(NH3)4]SO4·H2O___Cu+___NH3↑+___SO2↑+___N2↑+___H2O
(3)“沉CuNH4SO3”時可用如圖裝置(夾持、加熱儀器略):
①“沉CuNH4SO3”時,反應溫度需控制在45℃,合適的加熱方式是___。
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
(4)測定產(chǎn)品中K2Cr2O7含量的方法如下:稱取產(chǎn)品試樣2.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酸化后,再加入幾滴指示劑,用0.1000mol/L硫酸亞鐵銨(NH4)2Fe(SO4)2標準液進行滴定,重復進行三次實驗。(已知Cr2O72-被還原為Cr3+)
①若三次實驗消耗(NH4)2Fe(SO4)2標準液的平均體積為20.00mL,則所得產(chǎn)品K2Cr2O7的純度為___%。
②上述流程中K2Cr2O7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后所得溶液中除含有Cr3+,還含有一定濃度的Fe3+,可通過調(diào)pH的方法使兩者轉(zhuǎn)化為沉淀。假設(shè)兩種離子初始濃度均為2×10-3mo/L,當溶液中剛開始析出Cr(OH)3沉淀時,c(Fe3+)=___mo/L。{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A、B、C、D均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是Y的固體單質(zhì),常溫下0.05mol/L乙溶液的pH為1。A是無色氣體,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上述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半徑:X<Z<W
B.D中存在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C.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W>Y
D.化合物YZW中鍵角為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vt圖分析外界條件改變對可逆反應A(g)+3B(g) 2C(g) ΔH<0的影響。該反應的速率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可見在t1、t3、t5、t7時反應都達到平衡,如果t2、t4、t6、t8時都只改變了一個反應條件,則下列對t2、t4、t6、t8時改變條件的判斷正確的是
A. 使用了催化劑、增大壓強、減小反應物濃度、降低溫度
B. 升高溫度、減小壓強、減小反應物濃度、使用了催化劑
C. 增大反應物濃度、使用了催化劑、減小壓強、升高溫度
D. 升高溫度、減小壓強、增大反應物濃度、使用了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Fenton法常用于處理含難降解有機物的工業(yè)廢水,通常是在調(diào)節(jié)好pH和Fe2+濃度的廢水中加入H2O2,所產(chǎn)生的羥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F(xiàn)運用該方法降解有機污染物pCP,探究有關(guān)因素對該降解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設(shè)計]控制pCP的初始濃度相同,恒定實驗溫度在298 K或313 K(其余實驗條件見下表),設(shè)計如下對比實驗。
(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shè)計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編號 | 實驗目的 | T/K | pH | c/10-3 mol/L | |
H2O2 | Fe2+ | ||||
① | 為以下實驗作參考 | 298 | 3 | 6.0 | 0.30 |
② | 探究溫度對降解反應速率的影響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③ | ____ | 298 | 10 | 6.0 | 0.30 |
[數(shù)據(jù)處理]實驗測得pCP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
(2)請根據(jù)圖中實驗①曲線,列式并計算降解反應在50~150 s內(nèi)的反應速率:________。
[解釋與結(jié)論]
(3)實驗①②表明溫度升高,降解反應速率增大。但溫度過高時反而導致降解反應速率減小,請從Fenton法所用試劑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實驗③得出的結(jié)論是:pH等于10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