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恒溫下向體積為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 A氣體和1 mol B氣體,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xC(g),2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A的轉化率和C的體積分數(shù)都是25%,且放出Q kJ熱量,請完成下列空白:
(1)下列說法中能作為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是BD;
A.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保持一定
B.單位時間內(nèi)每消耗2mol A的同時,生成1mol B;
C.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恒定不變;
D.氣體B的物質(zhì)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2)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75mol/(L•min),x=3.

分析 (1)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2)根據(jù)v=$\frac{△c}{△t}$,來計算求解.

解答 解:2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A的轉化率和C的體積分數(shù)都是25%,發(fā)生反應:
        2A(g)+B(g)?xC(g),
初起量:2mol         1 mol         0
變化量:2mol×25%    0.25mol     0.25xmol
平衡量:1.5mol       0.75mol     0.25xmol
$\frac{0.25xmol}{0.25xmol+1.5mol\\;+0.75mol}$=$\frac{1}{4}$,解之得x=3,
(1)A.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一直保持一定,故錯誤;
B.單位時間內(nèi)每消耗2mol A的同時等效于消耗1molB的同時生成1molB,故正確;
C.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始終恒定不變,故C錯誤;
D.氣體B的物質(zhì)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故正確;
故選BD;
(2)根據(jù)v=$\frac{△c}{△t}$=$\frac{\frac{0.75}{5}}{2}$=0.075mol/(L•min),x=3,故答案為:0.075mol/(L•min);3.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難度不大,注意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為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用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0.00mol/L的濃鹽酸配制成1.00mol/L的稀鹽酸.現(xiàn)實驗室僅需要這種稀鹽酸495mL.試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稀鹽酸時,應選用容積為500  mL的容量瓶;
(2)經(jīng)計算需要50 mL濃鹽酸.
(3)在量取濃鹽酸后,進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釋后的鹽酸恢復至室溫后,沿玻璃棒注入到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餾水至液面接近環(huán)形刻度線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最低處與環(huán)形刻度線相切.
③在盛濃鹽酸的燒杯中注入適量蒸餾水,并用玻璃棒攪拌,使其混合均勻.
④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確的順序是(填序號)③①④②.
(4)在上述配制過程中,用剛剛洗滌潔凈的量筒來量取濃鹽酸,其配制的稀鹽酸濃度會偏低(填“偏高”、“偏低”、“無影響”;下同);若未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nèi)壁或未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則配制的稀鹽酸濃度會偏低;如果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T℃時,取一定量食鹽的飽和溶液用惰性電極進行電解,當陽極析出2.24L氣體(標準狀況)時,食鹽完全電解,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36.9g,并側得其密度為1.20g•cm-3,試計算:
(1)電解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T℃時食鹽的溶解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新制氯水能使紅色布條褪色,對于使紅色布條褪色的物質(zhì),同學們的看法不一致,認為氯水中存在的幾種微粒都有可能.請你設計實驗,得出正確結論.
(1)提出假設
假設①:氯氣使布條褪色;
假設②:鹽酸使布條褪色;
假設③:HClO使布條褪色;
假設④:H2O使紅色布條褪色.
(2)設計方案
急于提出的假設,設計出實驗方案.
(3)實驗過程
實驗①把紅色干布條放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中;
實驗②把紅色布條伸入稀鹽酸中,紅色布條不褪色;
實驗③把紅色布條放在水里,紅色布條不褪色.
(4)得出結論:次氯酸使紅色布條褪色.
(5)實驗過程中,為防止氯氣外逸,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處理方法:Cl2+2NaOH=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標準狀況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8.96L,其質(zhì)量為7.6g,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9g/mol;混合氣體中甲烷的體積為6.72L;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2.8g.將上述混合氣體與標準狀況下16.8L的氧氣混合點燃,完全反應后,冷卻至標準狀況.反應后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A、B、C、D、E、G是周期表中前20號除稀有氣體外的六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其中A、G同主族,A與D、B與G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都相差兩層,A、B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1:6,C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鹽.
(1)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IA族;
(2)A、D能以原子個數(shù)比1:1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其電子式為;
(3)液態(tài)G2D汽化需要破壞微粒間的作用是氫鍵;
(4)在一定溫度一定壓強下,C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與D單質(zhì)在催化劑加熱時發(fā)生反應恢復至原狀態(tài),每轉移2mol電子放熱Q kJ,則生成6mol D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時反應放熱10QkJ;
(5)下列敘述不能說明D的非金屬性比B的非金屬性強的是C.
A.氣態(tài)氫化物的還原性:B>D;
B.在一定條件下D單質(zhì)能與B的氣態(tài)氫化物發(fā)生反應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D>B
D.與同一物質(zhì)反應,D單質(zhì)比B單質(zhì)得電子能力強
(6)將鐵片和銅片置于C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濃溶液中形成原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O3-+2H++e-=NO2↑+H2O;
(7)B和C可以形成一種化合物,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在170~190之間,且B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4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2.5mol Na2SO4中含有5NA個Na+,含有2.5NA個SO42-,2.5mol Na2SO4的質(zhì)量是355g,含有1.204×1024個Na+的Na2SO4的物質(zhì)的量是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氫氣跟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的體積關系是:1體積氫氣跟1體積氯氣化合生成2體積的氯化氫氣體.如果氫氣和氯氣都是單原子分子,你能解釋上述實驗結果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氮化鋁(AlN)是一種新型無機材料,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生產(chǎn)領域.某化學研究小組利用制取氮化鋁,設計圖1驗裝置.試回答:

(1)實驗中用飽和NaNO2與NH4Cl溶液制取氮氣的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frac{\underline{\;\;△\;\;}}{\;}$NaCl+N2↑+2H2O.
(2)裝置中分液漏斗與蒸餾燒瓶之間的導管A的作用是c(填寫序號).
a.防止NaNO2 飽和溶液蒸發(fā)   b.保證實驗裝置不漏氣  c.使NaNO2 飽和溶液容易滴下
(3)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在干燥管D末端連接一導管,將導管插入燒杯中的液面下,用酒精燈微熱蒸餾燒瓶,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撤掉酒精燈一段時間,導管內(nèi)上升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4)化學研究小組的裝置存在嚴重問題,請說明改進的辦法在干燥管D末端連接一尾氣處理裝置.
(5)反應結束后,某同學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來測定氮化鋁樣品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實驗中導管體積忽略不計).已知:氮化鋁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H)4]和氨氣.
①氮化鋁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lN+NaOH+3H2O=Na[Al(OH)4]+NH3↑.
②廣口瓶中的試劑X最好選用c(填寫序號).
a.汽油        b.酒精       c.植物油     d.CCl4
③廣口瓶中的液體沒有裝滿(上方留有空間),則實驗測得NH3的體積將不變(填“偏大”、“偏小”、“不變”).
④若實驗中稱取氮化鋁樣品的質(zhì)量為10.0g,測得氨氣的體積為3.36L(標準狀況),則樣品中AlN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