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1)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
2NO(g)+O2(g)?2NO2(g)△H=-113.0kJ/mol
則反應NO2(g)+SO2(g)?SO3(g)+NO(g)的△H=-41.8 kJ/mol.
(2)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c.SO3和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時生成1mol NO2

分析 (1)根據(jù)化合價的變化結(jié)合方程式計算;
(2)利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得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變.

解答 解:(1)已知:①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②2NO(g)+O2(g)?2NO2(g)△H=-113.0kJ•mol-1,利用蓋斯定律將①×$\frac{1}{2}$-②×$\frac{1}{2}$得NO2(g)+SO2(g)?SO3(g)+NO(g)
△H=$\frac{1}{2}$×(-196.6kJ•mol-1)-$\frac{1}{2}$×(-113.0kJ•mol-1)=-41.8kJ•mol-1,
 故答案為:-41.8;
(2)a.無論是否達到平衡,體系壓強都保持不變,不能用于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說明濃度不變,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SO3和NO的計量數(shù)之比為1:1,無論是否達到平衡,二者的體積比保持不變,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則每消耗1mol SO3的同時生成1molNO2,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 本題以NO2、SO2、CO等物質(zhì)為載體,綜合考查化學平衡移動、蓋斯定律以計算等問題,側(cè)重于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有關問題: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
3
4
(1)表中化學性質(zhì)最不活潑的元素,其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2)③元素與⑩元素兩者核電荷數(shù)之差是26.
(3)設計實驗方案:比較⑦與⑩單質(zhì)氧化性的強弱,請將方案填入下列空格.
實驗原理(化學方程式):Cl2+2NaBr=2NaCl+Br2
實驗步驟:將少量氯水加入盛有溴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振蕩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蕩
實驗現(xiàn)象:若加入氯水后溶液呈黃色,加入少量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層呈棕色;
結(jié)論:證明單質(zhì)氯比單質(zhì)溴氧化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微粒半徑:Cl>S>N>OB.穩(wěn)定性:HF>HCl>HBr>HI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D.堿性:KOH>Ca(OH)2>Mg(OH)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研細的20g Ba(OH)2•8H2O晶體.將此小燒杯放在事先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小燒杯中加入10g NH4Cl晶體,并用玻璃棒快速攪拌.
(1)實驗中要用玻璃棒攪拌的原因是攪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觸并加快化學反應                                       
(2)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該反應不是(填“是”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3)該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除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及反應混合物呈糊狀以外,還有玻璃片上因結(jié)冰而與小燒杯黏在一起
(4)通過最后一個現(xiàn)象可以說明該反應為吸(填“吸”或“放”)熱反應,這是由于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四氯化碳是生產(chǎn)金屬鈦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間體,實驗窒利用反應:TiO2(s)+2CCl4(g)$\frac{\underline{\;\;△\;\;}}{\;}$TiCl4(g)+CO2(g),制取TiCl4,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如下表:
物質(zhì)熔點/℃沸點/℃其它
CCl4-2376與 TiCl4互溶
TiCl4-25136遇潮濕空氣產(chǎn)生白霧,加熱時能被氧氣氧化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m的名稱為球形干燥管.
(2)裝置A中有氮氣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frac{\underline{\;\;△\;\;}}{\;}$N2↑+NaCl+2H2O
(3)實驗裝置依次連接的順序為A→F→B→C→E→D.裝置F中盛有的物質(zhì)是濃硫酸(4)裝置D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汽進入TiCl4收集裝置里.
(5)欲分離裝置E中態(tài)混合采用操作的名稱是蒸餾.
(6)反應結(jié)束前進行如下操作:①停止通氮氣②熄滅酒精燈③冷卻至室溫,正確的操作順序②③①
(7)利用反應:TiO2(s)+2C(s)+2Cl2(g)$\frac{\underline{\;\;△\;\;}}{\;}$TiCl4(g)+CO2(g),也可以制取TiCl4,除了在上述實驗裝置中將裝置A改為氯氣的發(fā)生裝置,撤去裝置B之外,請件數(shù)對其他裝置的改變:石英管內(nèi)改為盛TiO2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條件下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艿难b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電極a為Al,電極b為Cu,電解質(zhì)溶液為稀硫酸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2)當電極a為Al,電極b為Mg,電解質(zhì)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時,該裝置能(填“能”或“不能”)形成原電池,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若能,請指出正、負極材料:Al為負極,Mg為正極.當反應中收集到標準狀況下224mL氣體時,消耗的電極質(zhì)量為0.18g.
(3)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將燃料和氧化劑(如O2)反應所產(chǎn)生的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
現(xiàn)設計一燃料電池,以電極a為正極,電極b為負極,甲烷為燃料,采用氫氧化鈉溶液為電解液;則甲烷應通入b極(填a或b,下同),電子從b極流出,電解質(zhì)溶液中OH-向b極移動.
(4)等質(zhì)量的下列物質(zhì)分別完全燃燒,放出熱量較多的是B(填編號)
A.固體硫   B.硫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情況符合如圖的是( 。
A.氧化鈣溶于水B.碳酸鈣高溫煅燒分解
C.酸和堿的中和反應D.鋁粉與氧鐵粉末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常見試劑瓶.請將下列試劑序號填寫在相應試劑瓶括號內(nèi):①大理石 ②碳酸鈉溶液③濃硫酸④氯水⑤酒精 ⑥濃硝酸
ABCD
③⑤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現(xiàn)有五種可溶性物質(zhì)A、B、C、D、E,它們所含的陰、陽離子互不相同,分別含有五種陽離子K+、Fe3+、Cu2+、Ba2+、Al3+和五種陰離子Cl-、OH-、NO32-、CO32-、X中的一種.
(1)某同學通過比較分析,認為無需檢驗就可判斷其中必有的兩種物質(zhì)是K2CO3和Ba(OH)2
(2)物質(zhì)C中含有離子X.為了確定X,現(xiàn)將(1)中的兩種物質(zhì)記為A和B,當C與A的溶液混合時產(chǎn)生藍色沉淀,向該沉淀中滴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體.則X為B(填字母).
A.Br-  B.SO42- C.CH3COO-  D.HCO3-
(3)將19.2g Cu投入裝有足量D溶液的試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漸溶解,管口附近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寫出Cu溶解的離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若要將Cu完全溶解,至少加入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是0.4mol.
(4)若用惰性電極電解C和D的混合溶液,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0.1mol,請在坐標系中畫出通電后陰極析出固體的質(zhì)量m與通過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n的關系.(標明縱坐標數(shù)值)
(5)E溶液與氫碘酸反應時可生成棕色物質(zhì),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2I-═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