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某些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是
A.漂白粉和明礬都常用于自來水的處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
B.在船底鑲嵌鋅塊和將船體與電源負極相連,二者防腐的方法都稱為陰極電保護法 |
C.不能用帶玻璃塞的玻璃瓶和酸式滴定管盛取堿液,二者的原因是相同的 |
D.12C和14C與O2和O3,兩組物質的相互關系是相同的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物質的性質的基本程序是一個系統(tǒng)過程,其基本程序一般分為四個過程。下列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的是
A.預測物質的性質 | B.觀察物質的外觀狀態(tài) |
C.進行實驗和觀察 | D.作出相關的解釋和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圖所示的實驗原理、方法、裝置、操作或敘述,不正確的是
![]() | ![]() | ![]() | ![]() |
A.稱量25 .0g氯化鈉固體 | B.收集NO2氣體 | C.檢驗出此裝置漏氣 | D.吸收NH3不會造成倒吸(尾氣處理裝置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下列裝置能達到有關實驗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用①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
B.用②制備并收集少量NO2氣體 |
C.用③所示的儀器配制1L 0.1000mol/LNaCl溶液 |
D.用④進行Fe2+的檢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滴定管洗凈后,直接注入標準液進行滴定 |
B.某溶液先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
C.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時,向容量瓶中加入適量的水,再緩緩注入事先量取的濃硫酸 |
D.某氣體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yōu)榧t色,則該氣體為氨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用Ba(NO3)2溶液可以鑒別SO32-和SO42- |
B.做H2還原CuO實驗時要先通氫氣,驗純后再加熱 |
C.采用如圖所示裝置可制備并收集少量NO![]() ![]() |
D.測定相同溫度下鹽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證明鹽酸是強酸、醋酸是弱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直接氧化法制備混凝劑聚合硫酸鐵[Fe2(OH) n (SO4) 3-n/2]m (n>2 , m≤10)的實驗流程如下:
已知:鹽基度=n(OH-)/3n(Fe)×100% 。式中n(OH-)、n(Fe)分別表示PFS中OH-和Fe3+的物質的量。所得產(chǎn)品若要用于飲用水處理,需達到鹽基度指標為 8.0%~16.0%。
(1)實驗加入硫酸的作用是 。取樣分析Fe2+濃度,其目的是 。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為 。若溶液的pH偏小,將導致聚合硫酸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 。(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3)氧化時控制反應溫度為50~60℃的原因是 。
(4)聚合反應的原理為m[Fe2(OH)n(SO4) 3-n/2] [Fe2(OH)n(SO4) 3-n/2 ] m,則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產(chǎn)品鹽基度的測定方法:
Ⅰ 稱取m g固體試樣,置于400 mL聚乙烯燒杯中,加入25 mL鹽酸標準溶液,再加20 mL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搖勻,蓋上表面皿。
Ⅱ 室溫下放置10 min,再加入10 mL氟化鉀溶液,搖勻,掩蔽Fe3+,形成白色沉淀。
Ⅲ 加入5滴酚酞指示劑,立即用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1的氫氧化鈉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消耗體積為V ml。
Ⅳ 向聚乙烯燒杯中,加入25 mL鹽酸標準溶液,再加20 mL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搖勻,蓋上表面皿。然后重復Ⅱ、Ⅲ做空白試驗,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液的體積為V0 ml。
①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 。
②已知試樣中Fe3+的質量分數(shù)為w1,則該試樣的鹽基度(w)的計算表達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操作會導致實驗結果偏高的是
A.用天平稱量20.5g某物質。砝碼和藥品的位置放反,所得藥品的質量 |
B.測定Na2CO3溶液的pH時先將pH試紙潤濕了再測定,所測得的pH值 |
C.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定容時仰視讀數(shù),所得溶液的濃度 |
D.酸式滴定管在盛裝標準溶液前沒有用標準溶液潤洗,測得的待測液濃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