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和HCO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是( )
A.1∶3 B.2∶1
C.2∶3 D.3∶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雙選)(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紅褐色沉淀
C.有氣泡生成 D.溶液變?yōu)樽攸S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下圖裝置可以從CO、CO2的混合氣體中先后分離出干燥的CO和CO2氣體。
甲 乙 丙 丁 戊
(1)裝置甲的試劑瓶中盛裝的試劑是 ,分液漏斗中盛裝的試劑是 。裝置乙中盛裝的試劑是 (均填寫試劑名稱)。
(2) ① 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得到干燥的CO氣體,正確的操作方法是:關閉活塞 ,打開活塞 ,從進氣管A端通入混合氣體,在出氣管B端連接裝置 收集CO氣體。
② 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得到干燥的CO2氣體,正確的操作方法是:關閉活塞 ,打開活塞 ,在出氣管B端若連接裝置丙(試劑瓶方位保持不變)收集CO2氣體,則B接 (填寫字母代碼),若連接裝置丁收集CO2氣體,則B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利用培養(yǎng)皿探究氨氣的性質(zhì)。實驗時向NaOH固體上滴幾滴濃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對實驗現(xiàn)象所做的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現(xiàn)象 | 解釋 |
A | 濃鹽酸附近產(chǎn)生白煙 | NH3與濃鹽酸反應生成了NH4Cl固體 |
B | 濃硫酸附近無明顯現(xiàn)象 | NH3與濃硫酸不發(fā)生反應 |
C | 氯化物溶液變渾濁 | 該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
D | 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NH3是一種可溶性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大氣中CO2的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你認為造成大氣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呼吸與腐爛放出CO2
B.人類和動物呼吸放出CO2
C.工業(yè)上大量燃燒含C燃料
D.建筑工業(yè)的發(fā)展使大量碳酸鹽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豆科植物通過根瘤菌吸收空氣中的氮是化學變化
B.汽車尾氣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離態(tài)氮轉(zhuǎn)化來的
C.化石燃料燃燒通常不釋放出氮氧化合物
D.植物秸稈燃燒時放出氮氧化合物,參與了氮的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室溫下向盛有3.0 mL NO的試管中緩緩通入1.5 mL O2(所有氣體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不寫滿,也可補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終試管中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_,體積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膠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B.用一束光照射氫氧化鐵膠體,可以觀察到一條光亮的通路
C.向沸騰的蒸餾水中加幾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可得氫氧化鐵膠體
D.淀粉溶膠中膠體微粒大小在1~10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