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jù)相應的圖象(圖象編號與答案一一對應),判斷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改變某一條件有如圖所示變化,則改變的條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劑
B.反應達到平衡時,外界條件對平衡影響關系如圖所示,若b=1,a為正整數(shù),則P1<P2
C.從加入反應物開始,物質(zhì)的百分含量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反應速率和反應條件變化如圖所示,則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B一定是氣體,D一定不是氣體,C可能不是氣體

分析 A.若a+b=c,改變的條件可能為增大壓強;
B.若b=1,a為正整數(shù),則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
C.由圖可知,反應從正向開始,T2為平衡狀態(tài),升高溫度,B的含量增大;
D.降溫,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加壓,正反應速率大于你反應速率,則A、B是氣體、C、D有一種為固體或液體符合平衡正向移動.

解答 解:A.若a+b=c,改變的條件可能為增大壓強,則不一定為催化劑,故A錯誤;
B.若b=1,a為正整數(shù),則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G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則P1<P2,故B正確;
C.由圖可知,反應從正向開始,T2為平衡狀態(tài),升高溫度,B的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C錯誤;
D.降溫,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加壓,正反應速率大于你反應速率,則A、B是氣體、C、D有一種為固體或液體符合平衡正向移動.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與圖象,明確坐標及圖象中的點、線、面,明確影響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的因素是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學生分析圖象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pH=0的溶液中:Na+、Cl-、MnO4-、SO42-
②pH=12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電離出的H+濃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Cl-、CO32-、NO3-、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Fe2+、MnO4-、NO3-、Na+、SO42-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3-、Cl-、S2-
A.②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為了減少煤燃燒對大氣造成的污染,煤的氣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潔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徑,而減少CO2氣體的排放也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
(1)①已知C(s)+H2O(g)═CO(g)+H2(g)△H1=+131.3kJ•mol-1
C(s)+2H2O(g)═CO2(g)+2H2(g)△H2=+90kJ•mol-1
則一氧化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H=+41kJ/mol.
(2)將燃燒廢氣中的CO2轉(zhuǎn)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
2CO2(g)+6H2(g)$\frac{\underline{\;催化劑\;}}{\;}$CH3OCH3(g)+3H2O(g)
①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frac{c(C{H}_{3}OC{H}_{3}){c}^{3}({H}_{2}O)}{{c}^{2}(C{O}_{2}){c}^{6}({H}_{2})}$.
②若溫度不變,減小反應投料比[$\frac{n({H}_{2})}{n(C{O}_{2})}$],則K將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通過水煤氣合成二甲醚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3H2(g)+3CO(g)═CH3OCH3(g)+CO2(g)△H=-aKJ/mol
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可達到平衡狀態(tài)(曲線1),若在t0時刻改變一個條件,曲線I變?yōu)榍Ⅱ,改變的條件是CD.(填字母編號)
A.升高溫度         B.加入催化劑     C.縮小容器體積  D.增加H2的濃度     E.分離出二甲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兩種粒子的半徑大小排列正確的是(  )
A.Na>OB.Na+>O2-C.Mg>NaD.?Μγ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如圖1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制取氯氣并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裝置.

(1)要將C裝置接入B和D之間,正確的接法是:a→c→b→d;
(2)實驗開始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打開旋塞K,讓Cl2充滿整個裝置,再點燃D處的酒精燈,Cl2通過C裝置后進入D,D裝置內(nèi)盛有碳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和HCl(g),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2+C+2H2O(g)$\frac{\underline{\;\;△\;\;}}{\;}$4HCl+CO2
(3)D處反應完畢后,關閉旋塞K,移去兩個酒精燈,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少量Cl2產(chǎn)生,此時B中的現(xiàn)象是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B的作用是貯存少量Cl2,避免Cl2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4)用量筒量取20mL E中溶液,倒入已檢查完氣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 CCl4,蓋好玻璃塞,振蕩,靜置于鐵架臺上(如圖2),等分層后取上層液和下層液,能使有色布條褪色的是上層液(填“上層液”或“下層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相同溫度下,甲、乙兩種溶液,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的2倍,則甲溶液中c(H+)甲與乙溶液中c(H+)乙之比是(  )
A.10:1B.100:1C.1:100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乙苯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有機原料,可制備多種化工產(chǎn)品.
(一)制備苯乙烯(原理如反應I所示):
Ⅰ、?(g)+H2(g)△H=+124kJ•mol-1
(1)部分化學鍵的鍵能如下表所示:
 化學鍵 C-H C-C C=C H-H
 鍵能/kJ•mol-1 412 348 x 436
根據(jù)反應I的能量變化,計算x=612.
(2)工業(yè)上,在恒壓設備中進行反應I時,常在乙苯蒸氣中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氣.用化學一平衡理論解釋通入水蒸氣的原因為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反應,保持壓強不變,加入水蒸氣,容器體積應增大,等效為降低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3)從體系自由能變化的角度分析,反應I在高溫(填“高溫”或“低溫”)下有利于其自發(fā)進行.
(二)制備α-氯乙基苯(原理如反應Ⅱ所示):
Ⅱ、+Cl2(g)?+HCl(g)△H2>0
(4)T℃時,向1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人2mol乙苯(g)和2mol Cl2(g)發(fā)生反應Ⅱ,5min時達到平衡,乙苯或Cl2、α-氯乙基苯或H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l所示:

①0-5min內(nèi),以HCl表示的該反應速率v(HCl)=0.032mol•L-1•min-1
②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6.
③6min時,改變的外界條件為升高溫度.
④10min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再向容器中充人1moI乙苯、1mol Cl2、1mol α-氯乙基苯和l mol HCl,12min時達到新平衡.在圖2中畫出10-12min,Cl2和HC1的濃度變化曲線(曲線上標明Cl2和HC1);0-5min和0-12min時間段,Cl2的轉(zhuǎn)化率分別用α1、α2表示,則αl<α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一定溫度下,將3mol A和1mol B兩種氣體相混合于體積為2L的某密閉容器中(容積不變),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xC(g)+2D(g)△H<0,2min末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溫度不變),生成了1mol D,并測得C的濃度為0.5mol•L-1,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x的值等于2.
(2)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frac{16}{27}$(用分數(shù)表示),升高溫度時K值將減。ㄟx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維持溫度不變,在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B、C、D各1mol,此時v小于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若維持溫度和體積不變,在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3mol A和1mol B,達到新的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shù)為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完成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夾持裝置已略去)正確的是( 。
A.
從KI和I2的固體混合物中回收I2
B.
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C.
實驗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
D.
配制100mL 0.1000mol•L-1 K2Cr2O7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