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將物質(zhì)的量均為3.00mol物質(zhì)A、B混合于5L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B?2C,在反應過程中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
(1)T0對應的反應速率v(正)=v(逆)(用“=”、“>”或“<”表示,下同);
(2)此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填“放”或“吸”)
(3)X、Y兩點A物質(zhì)正反應速率的大小關系是Y>X;
(4)溫度T<T0時,C%逐漸增大的原因是:反應未達平衡,仍在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5)若Y點的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25%,則參加反應的A物質(zhì)的量為1.8mol.

分析 (1)起始時加入物質(zhì)的量均為3.00mol的物質(zhì)A、B,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當溫度達到T0時,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最大,說明達到反應的最大限度,即平衡狀態(tài),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2)隨著溫度的繼續(xù)升高,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逐漸減小,說明溫度升高平衡左移;
(3)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
(4)反應還沒有到達平衡,反應正向進行,隨著溫度升高,生成的C越來越多;
(5)設參加反應的A的物質(zhì)的量為x,根據(jù)方程式知:平衡狀態(tài)時A的物質(zhì)的量=(3-x)mol,B的物質(zhì)的量=(3-$\frac{x}{3}$)mol,C的物質(zhì)的量=$\frac{2}{3}$xmol,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frac{\frac{2}{3}xmol}{(6-\frac{2}{3}x)mol}$×100%=25%,從而計算參加反應的A的物質(zhì)的量.

解答 解:(1)起始時加入物質(zhì)的量均為3.00mol的物質(zhì)A、B,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當溫度達到T0時,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最大,說明達到反應的最大限度,即平衡狀態(tài),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答案為:=;
(2)隨著溫度的繼續(xù)升高,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逐漸減小,說明溫度升高平衡左移,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答案為:放;
(3)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Y點溫度大于X點,則X點反應速率小于Y點,故答案為:Y>X;
(4)溫度T0前,反應還沒有到達平衡,反應向正反應進行,隨著溫度升高,生成的C越來越多,
故答案為:反應還沒有到達平衡,反應向正反應進行;
(5)設參加反應的A的物質(zhì)的量為x,根據(jù)方程式知:平衡狀態(tài)時A的物質(zhì)的量=(3-x)mol,B的物質(zhì)的量=(3-$\frac{x}{3}$)mol,C的物質(zhì)的量=$\frac{2}{3}$xmol,C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frac{\frac{2}{3}xmol}{(6-\frac{2}{3}x)mol}$×100%=25%,x=1.8mol,
故答案為:1.8.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及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為高頻考點,側(cè)重考查學生圖象分析及計算能力,正確判斷平衡點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瘜W實驗興趣小組在“探究鹵素單質(zhì)的氧化性”的系列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蕩后溶液呈黃色.
(1)提出問題:Fe3+、Br2哪個氧化性更強?
(2)猜想:①甲同學認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不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Br2(填化學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學認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現(xiàn)象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F(xiàn)e3+所致.
(3)設計實驗并驗證丙同學為驗證乙同學的觀點,選用下列某些試劑設計出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并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證明了乙同學的觀點是正確的.
供選用的試劑:a、酚酞試液  b、CCl4   c、無水酒精   d、KSCN溶液.
請你在表中寫出丙同學選用的試劑及實驗中觀察到得現(xiàn)象.
選用試劑(填序號)實驗現(xiàn)象
方案1
方案2
(4)結(jié)論
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黃色所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Fe2++Br2=2Fe3++2Br-
(5)實驗后的思考
①根據(jù)上述實驗推測,若在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首先被氧化的離子是Fe2+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標準狀況),溶液中有$\frac{1}{2}$的Br-被氧化成單質(zhì)Br2,則原FeBr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電離能最大
B.氨氣的水溶性大于甲烷的水溶性,原因是氨氣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
C.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電負性一定越小
D.根據(jù)金屬元素的逐級電離能數(shù)據(jù)可大致推斷出此元素的最高化合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有一包從海水獲得的粗鹽,已經(jīng)經(jīng)過初步的提純.課外活動小組對它的成分進行探究,并將粗鹽進一步提純.
探究一:這包粗鹽中還有什么雜質(zhì)?估計還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鎂.
(1)現(xiàn)用實驗驗證推測:取樣并溶解,加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目的是檢驗有沒有MgCl2(填寫化學式),接著再加數(shù)滴碳酸鈉溶液,目的是檢驗有沒有CaCl2(填寫化學式).實驗證明含有的雜質(zhì)是氯化鈣.
探究二:這包粗鹽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接下面步驟繼續(xù)實驗:
①稱取一定質(zhì)量樣品;
②將樣品加水溶解;
③向粗鹽溶液加入過量的某種試劑,過濾;
④沉淀洗滌后小心烘干,得到純凈固體A;
⑤濾液在進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發(fā)皿蒸發(fā),得到純凈固體B;
⑥稱量實驗中得到的某種固體.
(2)在②③⑤的步驟中,都使用到的同一儀器是玻璃棒,它在步驟②和⑤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驟②的目的是加速溶解,步驟⑤的目的是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飛濺.
(3)在步驟③中加入的試劑是碳酸鈉溶液(填寫名稱)相關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步驟⑤進行的“某一操作”是加過量的稀鹽酸
(4)步驟⑥中,你認為需要稱量的固體是A還是BA,你不選擇另一種的理由除雜過程中新生成的氯化鈉在B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無水氯化鋁是一種重要的催化劑,工業(yè)上由Al2O3制備無水氯化鋁的反應為2Al2O3(s)+6Cl2(g)$\frac{\underline{\;高溫\;}}{\;}$4AlCl3(g)+3O2(g)△H>0.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反應速率增大
B.加入碳粉,平衡向右移動,原因是碳與O2反應,降低了生成物的濃度且放出熱量
C.電解熔融的Al2O3和AlCl3均能得到單質(zhì)鋁
D.升高溫度,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已知測定錳的一種方法是:錳離子轉(zhuǎn)化為高錳酸根離子,反應體系中有H+、Mn2+、H2O、IO3-、MnO4-、IO4-
①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2++5IO4-+3H2O=2MnO4-+5IO3-+6H+
②在錳離子轉(zhuǎn)化為高錳酸根離子的反應中,如果把反應后的溶液稀釋到1L,測得溶液的pH=2,求在反應中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0.0167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實驗操作中有錯誤的是( 。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B.在分液漏斗中進行萃取操作時應該邊振蕩邊放氣
C.蒸餾操作時,使用的冷凝水應該由低往高流,形成逆流
D.過濾時,用玻璃棒輕輕攪拌以加速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各項除雜所用方法正確的是( 。
A.KCl固體混有KClO3:加少量二氧化錳固體并加熱
B.CO2中混有CO氣體:通入氧氣中點燃
C.硝酸鉀溶液中混有氯化鈉: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并分液
D.Cu(NO32溶液混有AgNO3:加入過量的銅粉并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碳酸鈣中加入鹽酸:CO32-+2H+═H2O+CO2
B.鐵與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
C.碳酸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銅:Cu2++CO32-═CuCO3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