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溶液中的反應:X+Y?2Z分別在①、②、③三種不同實驗條件下進行,它們的起始濃度均為c(X)=c(Y)=0.100mol/L及c(Z)=0mol/L,反應物x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②、③與①比較只有一個實驗條件不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前5min實驗③的平均反應速率最快
B、條件②的反應最先達到平衡
C、②與①比較可能是壓強更大
D、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考點:物質的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與①比較,②反應速率增大,但與①處于同一平衡狀態(tài),則②應為加入催化劑,與①比較,③反應速率增大,x的平衡濃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為升高溫度,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根據(jù)v=
△c
△t
知,反應進行到5min時實驗③濃度變化最大,所以③的反應速率最快,故A正確;
B.根據(jù)圖象知,條件②的反應最先達到平衡,故B正確;
C.因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度率,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化學平衡不移動,所以②為使用催化劑,故C錯誤;
D.與①比較,③反應速率增大,x的平衡濃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為升高溫度,升高溫度,X的濃度減小,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圖象題,題目難度中等,注意分析曲線的變化特點,把握影響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率的因素,注意該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燒堿、醋酸和醋酸鈉等是生活中的常見物質.下列有關它們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將燒堿逐滴加入醋酸溶液中至溶液呈中性,則該混合液中還有少量醋酸未被中和
B、將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在此過程中,醋酸的電離程度、H+濃度都逐漸增大
C、將醋酸逐滴加入醋酸鈉溶液中至溶液呈酸性,則該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D、常溫下,將pH=12的燒堿溶液與pH=2的醋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電導率是衡量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室溫下,用0.100mol?L-1的NH3?H2O 滴定10.00mL濃度均為0.100mol?L-1 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所得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點溶液中:c(H+)=0.200 mol?L-1
B、溶液溫度:①>③>②
C、③點溶液中:c(Cl-)>c(CH3COO-
D、③點后因離子數(shù)目減少使溶液的電導率略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合成氨工業(yè)的核心反應是:N2(g)+3H2(g)?2NH3(g)△H=Q kJ?mol-1,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和E2的變化是:E1
 
(填“增大”、“減小”、“不變”)
(2)在500℃、2×107 Pa和催化劑條件下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
 
 46.2kJ(填“<”、“>”或“=”)
(3)關于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H>0,氣體分子數(shù)目增多                 
B.△H>0,氣體分子數(shù)目減少
C.△H<0,氣體分子數(shù)目增多                 
D.△H<0,氣體分子數(shù)目減少
(4)將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L密閉容器中,在500℃、2×107 Pa下達到平衡,測得N2為0.10mol,H2為0.30mol,NH3為0.10mol.計算該條件下達到平衡時H2轉化為NH3的轉化率
 
.若升高溫度,K值變化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5)在上述(4)反應條件的密閉容器中欲提高合成氨中H2的轉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
 
(填字母).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氣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氣體
C.改變反應的催化劑                            
D.分離出氨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NO2(g)?O2(g)+2NO(g)△H>0,達到平衡.當改變其中一個條件x,y隨x變化符合圖中曲線的是(  )
A、當x表示溫度時,y表示NO物質的量
B、當x表示反應時間時,y表示混合氣體的密度
C、當x表示壓強時,y表示NO2的轉化率
D、當x表示NO2物質的量時,y表示O2的物質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的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中
[CO]×[H20]
[CO2]×[H2]
=K,K被稱為化學平衡常數(shù),其中K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根據(jù)以上信息推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A、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B、此反應只有達到平衡時,密閉容器中的壓強才不會變化
C、此反應達到1000℃時的反應速率比700℃時大
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溫度下,足量的Zn與稀H2SO4反應,為了加快反應進行的速率,但又不影響生成H2的總量,不能向反應溶液中適量加入的物質是(  )
A、CH3COONa固體
B、水
C、K2SO4溶液
D、CuSO4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一個基態(tài)多電子的原子中,可以有兩個運動狀態(tài)完全相同的電子
B、在一個基態(tài)多電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兩個能量完全相同的電子
C、在一個基態(tài)多電子的原子中,M層上的電子能量肯定比L層上的電子能量高
D、某基態(tài)原子錯誤的核外電子排布圖為該排布圖違背了泡利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F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
元素有關信息
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和電子層數(shù)相等
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層電子總數(shù)的2倍
C元素主要化合價為-2,原子半徑為66pm
D與A同主族,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易溶于水
E原子半徑為104pm,所在主族序數(shù)與所在周期序數(shù)之差為3
F單質為有色的氣體
(1)D2C2的電子式
 
;該物質屬于
 
(晶體類型)
(2)沸點:A2C
 
A2E(填“>”或“<”或“=”);
(3)E的非金屬性比F
 
(填“強”或“弱”),舉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
 
;
(4)化合物甲由A、B、C、D四種元素組成,其化學式量為84,是焙制糕點所用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寫出甲在水溶液中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