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甲、乙、丙、X是4種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轉化關系符合下圖。則甲和X(要求甲和X能互換)不可能是( )
甲乙丙+甲
A.C和O2 B.CO2和NaOH溶液
C.Cl2和Fe 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g2O2是銀鋅堿性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可通過下列方法制備:在KOH溶液中加入適量AgNO3溶液,生成Ag2O沉淀,保持反應溫度為80 ℃,邊攪拌邊將一定量K2S2O8溶液緩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應完全后,過濾、洗滌、真空干燥得固體樣品。反應方程式為2AgNO3+4KOH+K2S2O8Ag2O2↓+2KNO3+2K2SO4+2H2O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制備過程中,檢驗洗滌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銀鋅堿性電池的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電池放電時正極的Ag2O2轉化為Ag,負極的Zn轉化為K2Zn(OH)4,寫出該電池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廠的酸性工業(yè)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離子。有人設計了圖中的工藝流程,利用常用的酸、堿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廢鐵屑,從廢水中回收金,并生產(chǎn)一定量的鐵紅和氧化銅。
填寫下面空白:
(1)圖中標號處需加入的相應物質分別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2)寫出①處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③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鐵紅的化學式為________;分別寫出鐵紅和氧化銅在工業(yè)上的一種主要用途:鐵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四種溶液進行實驗,下表中“操作及現(xiàn)象”與“溶液”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選項 | 操作及現(xiàn)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 | 飽和Na2CO3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xù)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 | Na2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D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xù)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變渾濁 | 澄清石灰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捕捉技術”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CO2分離出來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來“捕捉”CO2,其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下列有關該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能耗大是該方法的一大缺點
B.整個過程中,只有一種物質可以循環(huán)利用
C.“反應分離”環(huán)節(jié)中,分離物質的基本操作是蒸發(fā)結晶、過濾
D.該方法可減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還可用來制備甲醇等產(chǎn)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石英與燒堿反應:SiO2+2OH-===SiO+H2O
B.硅與燒堿反應:Si+2OH-===SiO+H2↑
C.硅酸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SiO+CO2+H2O===CO+H2SiO3↓
D.往水玻璃中加入鹽酸:2H++SiO===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部分夾持及加熱儀器已略)。
(1)制備氯氣選用的藥品為固體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則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時裝置B亦是安全瓶,監(jiān)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B中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的物質為________(填字母)
選項 | a | b | c | d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Ⅱ | 堿石灰 | 硅膠 | 濃硫酸 | 無水氯化鈣 |
Ⅲ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3)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的非金屬性。當向D中緩緩通入少量氯氣時,可以看到無色溶液逐淅
變?yōu)開_______色,說明氯的非金屬性大于溴。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裝置F中用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多余氯氣,試寫出相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于N2(g)+3H2(g)2NH3(g) K1
2NH3(g)N2(g)+3H2(g) K2
試分別寫出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并判斷其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