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則次外層為K層,則B為O元素;
B、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與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D為短周期元素,如果D是Cl元素,則C是Na元素,A、C同一主族,則A是H元素;
如果D是Ar元素,則C是Mg原子,A為Be元素,不符合只有C是金屬元素條件,故舍去;
所以A、B、C、D分別是H、O、Na、Cl元素,
(1)主族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等于其周期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其族序數(shù);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高氯酸;
(2)A、B、C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化合物與D單質發(fā)生化學反應,該化合物是NaOH,氫氧化鈉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根據(jù)轉移電子和氯氣之間的關系式計算.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則次外層為K層,則B為O元素;
B、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與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D為短周期元素,如果D是Cl元素,則C是Na元素,A、C是同一主族,則A是H元素;
如果D是Ar元素,則C是Mg原子,A、C是同一主族,A為Be元素,不符合只有C是金屬元素條件,故舍去;
所以A、B、C、D分別是H、O、Na、Cl元素,
(1)主族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等于其周期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其族序數(shù),Cl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所以位于第三周期第VIIA族;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高氯酸;
故答案為:第三周期ⅦA族;高氯酸;
(2)A、B、C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化合物與D單質發(fā)生化學反應,該化合物是NaOH,氫氧化鈉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為2OH-+Cl2=Cl-+ClO-+H2O;2OH-+Cl2=Cl-+ClO-+H2O中每1mol氯氣參加反應就有1mol電子發(fā)生轉移,所以當反應中轉移0.2mol電子時,參加反應的氯氣物質的量是0.2mol,體積=0.2mol×22.4L/mol=4.48L,
故答案為:2OH-+Cl2=Cl-+ClO-+H2O;4.48L.
點評 本題考查位置結構性質相互關系及應用,正確判斷元素是解本題關鍵,熟悉元素周期表結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易錯點是(2)題計算,注意氯氣在反應中作氧化劑、還原劑.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52 g三聚氰胺含氮原子數(shù)目為0.12NA | |
B. | 標準狀況下1 mol的三聚氰胺的體積為22.4 L | |
C. | 三聚氰胺含氮量約為10% | |
D. | 三聚氰胺的摩爾質量為12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l2與水的反應:Cl2+H2O=2H++Cl-+ClO- | |
B. | H2SO4與Ba(OH)2反應:Ba2++SO42-=BaSO4 | |
C. | 鐵溶于足量稀硝酸:3Fe+8H++2NO3-=3Fe2++2NO↑+4H2O | |
D. | 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稀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 |
B. | 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液中硫酸的物質的量不變 | |
C. | 電解質溶液中H+向正極移動 | |
D. | 用該電池電解CuCl2溶液,產生2.24 L Cl2(標準狀況)時,有0.2 mol電子轉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