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銨鹽的水溶性大是實驗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氣的原因 | |
B. | 海帶中碘元素的分離及檢驗時,需要向海帶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過氧化氫溶液 | |
C. | 粉筆具有吸附性,不同物質在粉筆表面具有不同的附著能力,因此粉筆可以作為層析分離的吸附劑 | |
D. | 用化學方法檢驗甘油和酒精:可用新制的Cu(OH)2懸濁液 |
分析 A.氫氧化鈣疏松利于氨氣的排出,與銨鹽的溶解性大小無關;
B.碘離子在酸性條件下更容易與過氧化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I2;
C.層析系統(tǒng)均由兩個相組成:一個是固定相,另一個是 可以流經固定相的流動相,利用不同物質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中的流動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物質的目的;利用粉筆的吸附性,可以作為層析分離的吸附劑;
D.甘油為丙三醇,含有3個羥基,乙醇分子中只含有1個羥基,多羥基的物質可以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絳藍色沉淀.
解答 解:A.由于氫氧化鈣疏松利于氨氣的排出,實驗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而與銨鹽的水溶性大小無關,故A錯誤;
B.在酸性條件下,碘離子更容易被過氧化氫氧化生成I2,故海帶中碘元素的分離及檢驗時,需要向海帶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過氧化氫溶液,故B正確;
C.由于粉筆具有吸附性,不同物質在粉筆表面具有不同的附著能力,故粉筆可以作為層析分離的吸附劑,故C正確;
D.甘油能夠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生成絳藍色沉淀,而酒精不與氫氧化銅濁液反應,所以可用新制的Cu(OH)2懸濁液檢驗甘油和乙醇,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題目難度中等,涉及氨氣制備原理、物質分離與提純、有機物鑒別等知識,明確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方法為解答關鍵,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5.5g Cl2中含有共價鍵數(shù)為NA[M(Cl)=35.5g/mol] | |
B. | 常溫常壓下,22.4L CCl4含有NA個CCl4分子 | |
C. | 1mol乙炔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0NA | |
D. | 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所含原子數(shù)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3•H2O加水稀釋的過程中,$\frac{c(N{{H}_{4}}^{+})}{c(N{H}_{2}•{H}_{2}O)}$減小 | |
B. | 將10mL濃度均為0.1mol•L-1的CH3COOH和NH3•H2O混合后,c(NH4+)=c(CH3COO-) | |
C. | NH4HCO3溶液中離子大小關系為:c(HCO3-)>c(NH4+)>c(H+)>c(OH-) | |
D. | 向醋酸中滴加氨水至過量的過程中,水的電離度一直在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有機物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 |
B. | 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7H10O5)n | |
C. | 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氧化反應 | |
D. | 該有機物發(fā)生消去反應可得芳香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各取少許溶液分別放入銅片 | B. | 分別與石蕊試液作用 | ||
C. | 用玻璃棒各蘸少許液涂在紙上 | D. | 觀察溶液的顏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