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氫的轉化是資源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研究課題。由硫化氫獲得硫單質(zhì)有多種方法。

(1)將燒堿吸收H2S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圖所示的電解池的陽極區(qū)進行電解。電解過程中陽極區(qū)發(fā)生如下反應:

S2-2e===S (n-1)S+S2===S

①寫出電解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

②電解后陽極區(qū)的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硫單質(zhì),其離子方程式可寫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H2S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應回收S,其物質(zhì)轉化如圖所示。

①在圖示的轉化中,化合價不變的元素是________。

②反應中當有1 mol H2S轉化為硫單質(zhì)時,保持溶液中Fe3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需消耗O2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

③在溫度一定和不補加溶液的條件下,緩慢通入混合氣體,并充分攪拌。欲使生成的硫單質(zhì)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H2S在高溫下分解生成硫蒸氣和H2。若反應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如圖所示,H2S在高溫下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2H2O+2e===H2↑+2OH ②S+2H===(n-1)S↓+H2S↑

(2)①Cu、H、Cl(或銅、氫、氯)、0.5 mol、厶岣呋旌蠚怏w中空氣的比例

(3)2H2S2H2+S2

[解析] (1)①電解池的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溶液中H2O電離出的H被還原為H2,即2H2O+2e===H2↑+2OH;②在酸性條件下,S2與H結合生成H2S,故S與酸發(fā)生反應:S+2H===(n-1)S↓+H2S↑。(2)①由圖示可知,最終產(chǎn)物為CuS、HCl、S和FeCl3,因而Cu、H、Cl三種元素的化合價未變。②根據(jù)電子守恒,1 mol H2S轉化為S,失去2 mol電子,而1 mol O2消耗4 mol電子,故1 mol H2S消耗0.5 mol O2。③為了把CuS轉化為S,應加入氧化劑,在溶液的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只能增加O2的量,即增加空氣的量。(3)結合圖像可知,體系中有3種組分,說明H2S未完全分解,即屬于可逆反應。選取某溫度下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如選取1300 ℃下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結合S原子守恒,推出硫蒸氣的組成為S2,可得反應為2H2S2H2+S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a+、Fe2+、NO3-、C1-     B.K+、HCO3-、SO42-、OH-

C.C1O-、C1-、Na+、H-          D.Ba2+、K+、SO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合物AX3和單質(zhì)X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AX3的熔點和沸點分別為-93.6 ℃和76 ℃,AX5的熔點為167 ℃。室溫時AX3與氣體X2反應生成1 mol AX5,放出熱量123.8 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AX3(g)+X2(g)AX5(g)在容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起始時AX3和X2均為0.2 mol。反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體系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列式計算實驗a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v(AX5)=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中3組實驗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為_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與實驗a相比,其他兩組改變的實驗條件及判斷依據(jù)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p0表示開始時總壓強,p表示平衡時總壓強,α表示AX3的平衡轉化率,則α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實驗a和c的平衡轉化率:αa為________,αc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煤炭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SO2,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采用一定的脫硫技術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從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又會與CaSO4發(fā)生化學反應,降低脫硫效率。相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 + SO2(g) + CO2(g) ΔH1=218.4 kJ·mol-1(反應Ⅰ)

CaSO4(s)+4CO(g)CaS(s) + 4CO2(g) ΔH2=-175.6 kJ·mol-1(反應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Ⅰ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

(2)對于氣體參與的反應,表示平衡常數(shù)Kp時用氣體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該氣體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c(B),則反應Ⅱ的Kp=________(用表達式表示)。

(3)假設某溫度下,反應Ⅰ的速率(v1 )大于反應Ⅱ的速率(v2 ),則下列反應過程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________。

(4)通過監(jiān)測反應體系中氣體濃度的變化可判斷反應Ⅰ和Ⅱ是否同時發(fā)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5)圖(a)為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反應體系中CO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與平衡時固體產(chǎn)物中CaS質(zhì)量百分數(shù)的關系曲線。則降低該反應體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該反應體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適的溫度區(qū)間控制較低的反應溫度

C.提高CO的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

D.提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6)恒溫恒容條件下,假設反應Ⅰ和Ⅱ同時發(fā)生,且v1>v2,請在圖(b)畫出反應體系中c(SO2)隨時間t變化的總趨勢圖。

 

     (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容積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發(fā)生反應N2O4(g) 2NO2(g),隨溫度升高,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深。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時,體系中各物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在0~60 s時段,反應速率v(N2O4)為________mol·L-1·s-1;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為________。

    (2)100 ℃時達平衡后,改變反應溫度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經(jīng)10 s又達到平衡。

 ①T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計算溫度T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溫度T時反應達平衡后,將反應容器的容積減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應”或“逆反應”)方向移動,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其反應原理為

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

一種工業(yè)合成氨的簡式流程圖如下:

(1)天然氣中的H2S雜質(zhì)常用氨水吸收,產(chǎn)物為NH4HS。一定條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氣,得到單質(zhì)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寫出再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Ⅱ中制氫氣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 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

對于反應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體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a.升高溫度 b.增大水蒸氣濃度 c.加入催化劑 d.降低壓強

利用反應②,將CO進一步轉化,可提高H2的產(chǎn)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氣體(CO的體積分數(shù)為20%)與H2O反應,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氣體,則CO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

(3)圖(a)表示500 ℃、60.0 MPa條件下,原料氣投料比與平衡時NH3體積分數(shù)的關系。根據(jù)圖中a點數(shù)據(jù)計算N2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____________。

(4)依據(jù)溫度對合成氨反應的影響,在圖(b)坐標系中,畫出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內(nèi),從通入原料氣開始,隨溫度不斷升高,NH3物質(zhì)的量變化的曲線示意圖。

 

(a)         (b)

(5)上述流程圖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驟是(填序號)________。簡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總轉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合物AX3和單質(zhì)X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化合物AX5;卮鹣铝袉栴}:

(1)已知AX3的熔點和沸點分別為-93.6 ℃和76 ℃,AX5的熔點為167 ℃。室溫時AX3與氣體X2反應生成1 mol AX5,放出熱量123.8 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AX3(g)+X2(g) AX5(g)在容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起始時AX3和X2均為0.2 mol。反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體系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列式計算實驗a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v(AX5)=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中3組實驗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為_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與實驗a相比,其他兩組改變的實驗條件及判斷依據(jù)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p0表示開始時總壓強,p表示平衡時總壓強,α表示AX3的平衡轉化率,則α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實驗a和c的平衡轉化率:αa為________,αc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反應的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右圖所示(圖中E1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焓變

C.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D.逆反應的活化能大于正反應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等體積的甲烷與氯氣混合于一集氣瓶中,加蓋后置于光亮處,下列有關此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論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瓶中氣體的黃綠色逐漸變淺

   B.瓶內(nèi)壁有油狀液滴形成

   C. 若日光直射,可能發(fā)生爆炸

   D.生成物只有CH3Cl、CH2Cl2、CHCl3、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