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工業(yè)上常利用含硫廢水生產Na2S2O3·5H2O,實驗室可用如下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模擬生產過程。

燒瓶C中發(fā)生反應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1)儀器組裝完成后,關閉兩端活塞,向裝置B中的長頸漏斗內注入液體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整個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裝置E中為________溶液。

(2)為提高產品純度,應使燒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應,則燒瓶C中Na2S和Na2SO3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

(3)裝置B的作用之一是觀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體最好選擇________(填選項字母,下同)。

a.蒸餾水  b.飽和Na2SO3溶液

c.飽和NaHSO3溶液  d.飽和NaHCO3溶液

實驗中,為使SO2緩慢進入燒瓶C,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

已知反應(Ⅲ)相對較慢,則燒瓶C中反應達到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反應后期可用酒精燈適當加熱燒瓶A,實驗室用酒精燈加熱時必須使用石棉網的儀器還有________。

a.燒杯                                 b.蒸發(fā)皿

c.試管                                 d.錐形瓶

(4)反應終止后,燒瓶C中的溶液經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雜質。利用所給試劑設計實驗,檢測產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簡要說明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2H===S↓+SO2↑+H2O

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解析 (1)若裝置不漏氣,則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液柱并且液柱高度保持不變;裝置D是安全瓶,可防止倒吸;裝置E是尾氣處理裝置,用來吸收過量的SO2,故所盛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等。

(2)若生成3 mol Na2S2O3,根據(jù)方程式的關系可知需要3 mol S和3 mol Na2SO3;生成3 mol S需2 mol H2S;而生成2 mol H2S需2 mol Na2S且同時生成2 mol Na2SO3;故需要的Na2S為2 mol、Na2SO3為1 mol,其物質的量之比為2:1。

(3)裝置B中的溶液不能和SO2反應。蒸餾水能溶解SO2;Na2SO3溶液能與SO2反應:SO2+Na2SO3+H2O===2NaHSO3;NaHCO3溶液也能與SO2反應:

NaHCO3+SO2===CO2+NaHSO3。為使SO2緩慢進入燒瓶C,應使生成SO2的速率減慢,可通過控制滴加硫酸的速率來實驗;因反應(Ⅲ)相對較慢,C中反應達到終點時S消耗完,現(xiàn)象是溶液變澄清。蒸發(fā)皿加熱時不需墊石棉網;試管是小型玻璃儀器,加熱時也不需墊石棉網;燒杯、錐形瓶在加熱時需墊石棉網。

(4)Na2S2O3和Na2SO3的存在對SO的檢驗有干擾,要先除去。根據(jù)題給信息,可先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將二者除去。

答案 (1)液柱高度保持不變 防止倒吸 NaOH(合理即得分)

(2)2:1

(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 溶液變澄清(或渾濁消失) ad

(4)取少量產品溶于足量稀鹽酸,靜置,取上層溶液(或過

濾,取濾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現(xiàn)沉淀則說明含有Na2SO4雜質(合理即得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子式為C5H11Cl的同分異構體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  )

A.6種              B.7種              C.8種              D.9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用廢鐵泥(主要成分為Fe2O3、FeO和少量Fe)制備磁性Fe3O4納米材料的流程示意圖如下:

已知:R,步驟⑤中,相同條件下測得Fe3O4的產率與R的關系如圖所示。

(1)步驟②中,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3在pH=2.8時沉淀完全;Fe2在pH=6.3時開始沉淀,在pH=8.3時沉淀完全。

步驟③中,用NaOH溶液調pH至9,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濁液D中鐵元素以FeOOH形式存在。步驟④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步驟④中,當反應完成后需再加熱一段時間

b.步驟⑤中,反應過程中需要不斷補充堿液

c.步驟⑤恰好反應時,=2:1

d.當時,F(xiàn)e3O4的產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酸異戊酯是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實驗室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步驟:

在A中加入4.4 g的異戊醇,6.0 g的乙酸、數(shù)滴濃硫酸和2~3片碎瓷片,開始緩慢加熱A,回流50 min,反應液冷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水,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水洗滌;分出的產物加入少量無水MgSO4固體,靜置片刻,過濾除去MgSO4固體,進行蒸餾純化,收集140~143 ℃餾分,得乙酸異戊酯3.9 g;卮鹣铝袉栴}:

(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洗滌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滌、分液操作中,應充分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后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下口放出

d.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上口倒出

(4)本實驗中加入過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加入少量無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餾操作中,儀器選擇及安裝都正確的是________(填選項字母)。

(7)本實驗的產率是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30%   B.40%   C.60%   D.90%

(8)在進行蒸餾操作時,若從130 ℃開始收集餾分,會使實驗的產率偏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某無色溶液中分別進行下列操作,所得現(xiàn)象和結論正確的是(  )

A.加入氨水,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Cl

C.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存在SO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產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證明原溶液中存在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2Na2O2+2H2O=4NaOH+O2↑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每生成224mLO2,轉移0.01mol e-  

 B.過氧化鈉的摩爾質量為78g

C. 將0.01mol Na2O2加入到水中得到100mL溶液,溶質物質的量濃度為0.2mol/L

D.在Na2O2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1.92g銅投入一定量的濃硝酸溶液中,銅完全溶解,生成氣體的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672mL氣體。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氧氣恰好使上述氣體完全溶于水,則通入氧氣的體積是

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單質在暗處與H2劇烈化合并發(fā)生爆炸。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非金屬性:Z<T<X

B.R與Q的電子數(shù)相差26

C.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R <T<Q

D.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其單質及化合物是人類生產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M經過太陽光光照可轉化成N,轉化過程如下: ΔH=+88.6 kJ·mol-1,則M、N相比,較穩(wěn)定的是_______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燒熱為238.6 kJ·mol-1,CH3OH(l)+O2(g)===CO2(g)+2H2(g) ΔH=-a kJ·mol-1,則a______238.6(填“>”、“<”或“=”)。

(3)使Cl2和H2O(g)通過灼熱的炭層,生成HCl和CO2,當有1 mol Cl2參與反應時釋放出145 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和導彈表面的薄層是耐高溫物質。將石墨、鋁粉和二氧化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溫下煅燒,所得物質可作耐高溫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ΔH=-1 176 kJ·mol-1,則反應過程中,每轉移1 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