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g NaOH和NaHCO3固體混合物,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到250 ℃,經(jīng)充分反應后排出氣體,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16.6 g,計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析:NaOH和NaHCO3的固體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先發(fā)生酸式鹽和堿的中和反應:

    NaHCO3+NaOHNa2CO3+H2O↑                                         ①

    若NaOH過量,則只發(fā)生反應①;若NaHCO3過量,則過量的NaHCO3繼續(xù)受熱分解,發(fā)生反應:

    2NaHCO3Na2CO3+H2O↑+CO2↑                                        ②

    因此,計算前,必須先根據(jù)反應①的質(zhì)量差判斷NaHCO3是否過量。

            124                                                 18

          18.4 g                                                x

    解得 x=2.67 g

    若實際質(zhì)量差=2.67 g,則NaHCO3、NaOH恰好完全反應;

    若實際質(zhì)量差>2.67 g,則NaHCO3過量,發(fā)生反應①和②;

    若實際質(zhì)量差<2.67 g,則NaOH過量,只發(fā)生反應①。

    現(xiàn)實際固體質(zhì)量差為18.4 g-16.6 g=1.8 g<2.67 g,則NaOH過量,按不足量的NaHCO3計算。設NaHCO3質(zhì)量為y。

    NaHCO3+NaOH====Na2CO3+H2O↑ Δm

       84                                                      18

        y                                                     

    =18.4 g-16.6 g=1.8 g

    解得 y=8.4 g

    m(NaOH)=18.4 g-8.4 g=10.0 g

    w(NaOH)=×100%=54.3%。

答案:54.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信陽二模)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視.為減小和消除CO2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國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學家加強了對CO2創(chuàng)新利用的研究.
(1)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為探究該反應原理,進行如下實驗:某溫度下,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25mol 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質(zhì)的量(n)隨時間變化如右圖所示:
①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0.1125mol/(L?min)
0.1125mol/(L?min)

②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使CO2的轉(zhuǎn)化率增大的是
ACD
ACD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氦氣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劑
E.縮小容器的容積                  F.將水蒸氣從體系中分離
(2)常溫常壓下,飽和CO2水溶液的pH=5.6,c(H2CO3)=1.5×10-5mol/L.若忽略水的電離及H2CO3的第二級電離,則H2CO3?HCO3-+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
4.2×10-7
4.2×10-7
.(已知:10-5.6=2.5×10-6).
(3)標準狀況下,將4.48L CO2通入200mL 1.5mol/L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Na+)>c(HCO3-)>c(CO32-)>c(OH-)>c(H+
c(Na+)>c(HCO3-)>c(CO32-)>c(OH-)>c(H+

(4)如圖是甲醇燃料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溶液)的結構示意圖,則a處通入的是
甲醇
甲醇
(填“甲醇”或“氧氣”),其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CH3OH+8OH--6e-═CO32-+6H2O
CH3OH+8OH--6e-═CO32-+6H2O

(5)已知,常溫下Ksp(AgCl)=2.0×10-10,Ksp(AgBr)=5.4×10-13.向AgNO3溶液中加入KBr和KCl,當兩種沉淀共存時,溶液中c(Br-)和c(Cl-)的比值為
2.7×10-3
2.7×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長春三模)[化學-選修 有機化學基礎]注射用雙黃鏈以綠原酸為主要成分(其結構如圖)綠原酸有廣泛的藥理作用.
已知一個綠原酸分子在酸性條件水解得到一個咖啡酸A分子(環(huán)上有3個取代基)和一個奎尼酸分子,某小組對A的研究如下:

(1)奎尼酸的結構簡式為

(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為
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

(3)反應②1mol B生成1mol C需NaOH的物質(zhì)的量是
2mol
2mol

(4)寫出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

(5)寫出符合下列4個條件的A的同分異物體E有
2
2
種.
①FeCl3溶液顯色
②1mol E能消耗2mol Na,1mol NaOH
③1mol E與足量新制Cu(OH)2反應生成2mol Cu2O
④苯環(huán)上只有一種化學環(huán)境的氫
(6)將一定量咖啡酸A與乙醇的混合物點燃,標準狀況下,該混合物完全燃燒消耗a L O2,并生成b g H2O和一定量的CO2.則混合物中A的物質(zhì)的量計算式n=
a
112
-
b
90
a
112
-
b
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南平二模)火力發(fā)電廠釋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對燃煤廢氣進行脫硝、脫硫和脫碳等處理,可實現(xiàn)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廢物利用等目的.
(1)脫硝.利用甲烷催化還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160kJ?mol-1
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

(2)脫碳.將CO2轉(zhuǎn)化為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2(g)+3H2(g)?CH3OH(g)+H2O(g)△H3
①取五份等體積CO2和H2的混合氣體(物質(zhì)的量之比均為1:3),分別加入溫度不同、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反應相同時間后,測得甲醇的體積分數(shù)φ(CH3OH) 與反應溫度T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則φ(CH3OH)T上述CO2轉(zhuǎn)化為甲醇的反應的△H3
0(填“>”、“<”或“=”).
②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進行上述反應.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E
CE
(填字母代號).
A.第10min后,向該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則再次達到平衡時c(CH3OH)=1.5mol?L-1
B.0~10min內(nèi),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75mol/(L?min)
C.達到平衡時,氫氣的轉(zhuǎn)化率為0.75
D.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3/16
E.升高溫度將使n(CH3OH)/n(CO2)減小
③甲醇燃料電池結構如下圖所示.其工作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可表示為
O2+4e-+4H+=2H2O
O2+4e-+4H+=2H2O


多孔碳電極
(3)脫硫.某種脫硫工藝中將廢氣經(jīng)處理后,與一定量的氨氣、空氣反應,生成硫酸銨和硝酸銨的混合物作為副產(chǎn)品化肥.設煙氣中的SO2、N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
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

(4)硫酸銨和硝酸銨的水溶液的pH<7,其中原因可用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為:
NH4++H2ONH3?H2O+H+
NH4++H2ONH3?H2O+H+
;在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硝酸銨溶液中滴加適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的pH=7,則溶液中c(Na+)+c(H+
c(NO3-)+c(OH-)(填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四川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某化工廠以天然氣為原料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精英家教網(wǎng)
依據(jù)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整個流程有三個循環(huán):一是K2CO3(aq)循環(huán),二是N2和H2循環(huán),第三個循環(huán)中被循環(huán)的物質(zhì)是
 

(2)脫硫過程中,若有nmol Fe2O3?H2O轉(zhuǎn)化,則生成S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用含n的代數(shù)式表示).
(3)圖中CH4的第二次轉(zhuǎn)化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在合成氨的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將生成的氨從混合氣體中及時分離出來,并將分離出氨后的氮氣和氫氣循環(huán)利用,同時補充氮氣和氫氣.請運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觀點說明采取這些措施的理由:
 

(5)改用過量NaOH溶液吸收天然氣中的硫化氫,以石墨作電極電解吸收后所得溶液可回收硫,其電解總反應方程式(忽略氧氣的氧化還原)為
 

(6)若工業(yè)生產(chǎn)中以a g氨氣和足量的空氣為原料(不考慮空氣中N2的反應)最大限度的制取NH4NO3,經(jīng)過一系列轉(zhuǎn)化后,再向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加入bg水,得到密度為d g/mL的NH4NO3溶液,理論上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可能的最大值為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X、Y、Z為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是自然界中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之一:B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其簡單氫化物反應生成一種鹽G;元素A與Y同主族,且Y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的原子半徑最大(不考慮稀有氣體);Z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是X的2倍.請回答下列問題:
(1)鹽G的晶體內(nèi)所含化學鍵類型是
 
;在常溫下測得該鹽的某濃度溶液pH=6,則鹽中的陰、陽離子在該溶液中的濃度之差的數(shù)值等于
 
(精確計算);
(2)將元素A與Z形成的化合物與過量NaOH反應生成物質(zhì)F,F(xiàn)的水溶液在空氣中長期放置發(fā)生反應,生成M和N兩種物質(zhì),M與過氧化鈉的結構和性質(zhì)相似,則N的電子式為
 
;
(3)有兩種化合物同時含有上述元素中的四種相同元素,這兩種化合物的水溶液混合后迅速反應,生成物中仍有一種含上述四種元素,寫出該產(chǎn)物的化學式:
 
,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4)將由BX和BX2組成的混合氣體通入下圖所示的裝置中,用來驗證濃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強(在通入混合氣體之前,已通入一段時間的N2).
精英家教網(wǎng)
已知:①濃硝酸能將BX氧化成BX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BX;
②NaOH溶液與BX2能發(fā)生反應生成兩種鹽和水,NaOH溶液與BX不反應.
a.裝置乙、丙、丁中盛放的藥品依次是
 
、
 
、
 
;
b.能夠說明實驗已成功的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