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為了驗證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過程:
I.打開彈簧夾K1~K4,通入一段時間N2,再將T型導管插入B中繼續(xù)通入N2,然后關閉K1、K3、K4
Ⅱ.打開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濃鹽酸,給A加熱.
Ⅲ.當B中溶液變黃時,停止加熱,夾緊彈簧夾K2
IV.打開活塞b,使約2mL的溶液流入D試管中,檢驗其中的離子.
Ⅴ.打開彈簧夾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時間后夾緊彈簧夾K3
Ⅵ.更新試管D,重復過程Ⅳ,檢驗B溶液中的離子.
(1)過程Ⅰ的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干擾.
(2)棉花中浸潤的溶液化學式為NaOH溶液.
(3)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4)過程Ⅳ中檢驗其中Fe3+ 和Fe2+的試劑分別為KSCN溶液和鐵氰化鉀(或K3[FeCN6])溶液.若確定有Fe3+ 和Fe2+,則現(xiàn)象分別是溶液變紅和產(chǎn)生藍色沉淀.
(5)過程Ⅵ,檢驗B溶液中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完成了上述實驗,他們的檢測結(jié)果一定能夠證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乙、丙(填“甲”“乙”“丙”).
過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過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
     有Fe3+無Fe2+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有SO42-
     有Fe3+無Fe2+ 有Fe2+

分析 (1)通入一段時間N2,排出裝置中的氧氣;
(2)氯氣和二氧化硫都是有毒氣體,可以用氫氧化鈉來吸收;
(3)A中發(fā)生二氧化錳與濃鹽酸的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水;
(4)過Cl2將氯化亞鐵中的Fe2+氧化為Fe3+,據(jù)此寫出離子方程式;用硫氰化鉀可以證明其中含有Fe3+;
(5)檢驗硫酸根離子加入適量鹽酸,再加BaCl2溶液,觀察現(xiàn)象;
(6)溶液顯酸性,檢驗硫酸根離子應選擇氯化鋇溶液;乙中第一次,說明氯氣不足,氯氣氧化性大于鐵離子,第二次有硫酸根離子,說明發(fā)生二氧化硫與鐵離子的反應,則氧化性鐵離子大于二氧化硫丙中第一次有Fe3+,無Fe2+,則氯氣的氧化性大于鐵離子,第二次有亞鐵離子,說明發(fā)生二氧化硫與鐵離子的反應,則氧化性鐵離子大于二氧化硫.

解答 解:(1)打開K1~K4,關閉K5、K6,通入一段時間N2,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氧氣,故答案為: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干擾;
(2)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吸收多余氯氣、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故答案為:NaOH溶液;
(3)A中發(fā)生二氧化錳與濃鹽酸的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水,該反應為: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故答案為: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4)過程Ⅳ中檢驗其中Fe3+ 和Fe2+的試劑分別為KSCN溶液和鐵氰化鉀(或K3[FeCN6,若確定有Fe3+ 和Fe2+,則現(xiàn)象分別是溶液變紅和產(chǎn)生藍色沉淀,故答案為:鐵氰化鉀(或K3[FeCN6]);溶液變紅;
(5)檢驗硫酸根離子加入適量鹽酸,再加BaCl2溶液,所以向D試管中加入適量鹽酸,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溶液中含有SO42-,故答案為:向D試管中加入適量鹽酸,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溶液中含有SO42-
(6)溶液顯酸性,檢驗硫酸根離子應選擇氯化鋇溶液;乙中第一次,說明氯氣不足,氯氣氧化性大于鐵離子,第二次有硫酸根離子,說明發(fā)生二氧化硫與鐵離子的反應,則氧化性鐵離子大于二氧化硫丙中第一次有Fe3+,無Fe2+,則氯氣的氧化性大于鐵離子,第二次有亞鐵離子,說明發(fā)生二氧化硫與鐵離子的反應,則氧化性鐵離子大于二氧化硫;故答案為:乙、丙.

點評 本題考查性質(zhì)實驗方案的設計及氧化還原反應,明確裝置的作用及發(fā)生的反應是解答的關鍵,注意氧化性的比較是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石墨變成金剛石B.膽礬(CuSO4•5H2O)失去結(jié)晶水
C.氯氣變成液氯D.白磷轉(zhuǎn)化為紅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納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徑在幾納米到幾十納米的材料.若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液體分散劑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質(zhì)是(  )
A.能全部透過半透膜
B.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C.所得液體一定能導電
D.所得混合物不穩(wěn)定,靜置后容易產(chǎn)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蘋果“生銹”(新切開的蘋果表面顏色逐漸變深)的原因進行探討(注:題中所述顏色變化均已做過對比實驗,不會因試劑本身而產(chǎn)生干擾).
鮮蘋果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含量(mg/100g):蛋白質(zhì)200-400,鐵0.1-0.3,總糖1300-1500,并含有多酚及黃酮類天然化學抗氧化物質(zhì).
蘋果“生銹”的可能原因:
假設1:由所含鐵元素被氧化生成鐵的氧化物或氫氧化物而形成;
假設2:由所含多酚被氧化而形成:
假設3:可能由所含鐵元素和所含多酚被氧化共同形成.

取所得蘋果汁進行以下實驗:
(1)經(jīng)測定,鮮蘋果汁的pH為3.48.
(2)觀察,蘋果汁呈黃色,加入少許某不能與鹽酸反應的黑色顆粒,果汁的顏色明顯變淺.將果汁分為4份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3)第一份滴加少許KSCN溶液,未見紅色,加入適量H2O2,仍未見紅色,充分加熱,液體的顏色反而變?yōu)闊o色,同時有氣泡產(chǎn)生,再滴入少許FeCl2溶液,液體變?yōu)榧t色.
(4)第二份滴加足量溴水,有少量沉淀生成,靜置后,傾出上層液體,固體經(jīng)洗滌后成白色,在傾出的上層液體中滴加少許KSCN溶液,也未見紅色,再滴入少許CCl4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液體呈棕黃色.
(5)第三份加入少許稀HNO3,充分加熱,試管中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液體的顏色明顯變深,放置一段時間后,液體的顏色逐漸變淺,但仍比加入HNO3前深,再滴加少許KSCN溶液,液體變?yōu)榧t色.
(6)配制相同體積的與(5)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的液體顏色相近的FeCl3溶液,滴加與(5)中等量的KSCN溶液,溶液的紅色比(5)中明顯深許多.另取一只蘋果,灼燒成灰,加入稀HCl充分攪拌后,取所得液體,滴入KSCN溶液,液體變?yōu)榧t色.
完成下列問題:
(1)假設3:可能由所含鐵元素和所含多酚被氧化共同形成;
(2)完成操作1所用儀器的名稱是研缽,經(jīng)操作2后,所得蘋果汁仍很渾濁,所作的處理是重復過濾,測定鮮蘋果汁pH時所用的儀器或用品是pH計;
(3)處理蘋果汁時所加的黑色顆?赡苁腔钚蕴;
(4)實驗(3)體現(xiàn)了H2O2的哪些性質(zhì)(要求寫兩點)強氧化性(或漂白性)、不穩(wěn)定性;
(5)通過實驗(4)可推測,蘋果中含有哪類物質(zhì)多酚;實驗中設置加入CCl4的目的是證明加入的Br2已經(jīng)足量;
(6)對比實驗(3)和實驗(5),你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硝酸的氧化性強于過氧化氫;對比實驗(5)和實驗(6),說明蘋果汁中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蛋白質(zhì);
(7)實驗(5)中試管中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的可能原因是(要求寫兩點)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被蘋果中還原性物質(zhì)還原為NO,NO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
(8)通過實驗,你認為蘋果中的“鐵”以何種形式存在與有機物結(jié)合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化學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l2(SO43可以除去酸性廢水中的懸浮顆粒
B.高錳酸鉀溶液和雙氧水進行環(huán)境消毒時原理是相同的
C.霧霾中含有大量超標的主要物質(zhì)是SO2
D.鋼鐵制品和銅制品既能發(fā)生吸氧腐蝕又能發(fā)生析氫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取120克錳礦(含MnO2).加足量的36.5%濃鹽酸400g,并加熱,如果其它成分不與濃鹽酸反應,也不考慮氯化氫的揮發(fā),在標準狀況下生成19.04L氣體,求:
(1)軟錳礦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氧化的HC1的物質(zhì)的量
(3)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二氧化鈦(TiO2)又稱鈦白,工業(yè)上利用鈦鐵礦(主要成分FeTiO3,其中鐵為正二價)為原料,采用硫酸法制得,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
(1)鈦鐵礦加入硫酸反應可制得硫酸氧鈦,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2)為了提高二氧化鈦的純度,需要除去浸出液中的Fe3+,則加入的試劑A為鐵屑,需過量的原因是防止已還原的Fe2+重新被空氣氧化.
(3)操作1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
(4)進行操作1時需將濾液1在70~75℃,8 000Pa條件下的真空蒸發(fā)器中進行,其原因是蒸發(fā)濃縮過程溫度升高,會促使硫酸氧鈦(TiOSO4)過早水解,濾液2加水稀釋使硫酸氧鈦(TiOSO4)水解生成偏鈦酸(TiO2•nH2O),請寫出該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TiOSO4+(n+1)H2O═TiO2•nH2O+H2SO4
(5)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用石墨作陽極、鈦網(wǎng)作陰極、熔融CaF2-CaO作電解質(zhì),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獲得金屬鈣,并以鈣為還原劑,還原二氧化鈦制備金屬鈦.
①寫出陽極所發(fā)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2O2--4e-=O2↑,或C+2O2--4e-=CO2↑.
②在制備金屬鈦前后,CaO的總量不變,其原因是(請結(jié)合化學用語解釋)制備TiO2時,發(fā)生反應:2CaO═2Ca+O2↑,消耗氧化鈣,在制鈦時發(fā)生反應2Ca+TiO2$\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Ti+2CaO,又有氧化鈣生成,所以CaO的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實驗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
(1)配制溶液時,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稱量  ②計算  ③溶解  ④搖勻  ⑤轉(zhuǎn)移 ⑥洗滌  ⑦定容  ⑧冷卻
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2)所需儀器為:容量瓶 (規(guī)格:500mL)、托盤天平、量筒還需要那些實驗儀器才能完成該實驗,請寫出: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3)某同學欲稱量NaOH的質(zhì)量,他先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tài)如圖.由圖中可以看出,該同學在操作時的一個錯誤是砝碼與燒杯放反了位置,燒杯的實際質(zhì)量為27.6g.

(4)使用容量瓶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檢查是否漏水.
(5)在配制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確的,下列操作會引起誤差偏高的是④
①沒有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②轉(zhuǎn)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灑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餾水
④定容時俯視標線
⑤定容時仰視標線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已知在 100kPa、298.15K 時石灰石分解反應:CaCO3(s)═CaO(s)+CO2(g)△H=+178.3kJ•mol-1△S=160.4J•mol-1•K-1,則:
(1)該反應不能(填“能”或“不能”)自發(fā)進行;
(2)據(jù)本題反應數(shù)據(jù)分析,溫度能(填“能”或“否”)成為反應方向的決定因素; 
(3)若溫度能決定反應方向,則該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最低溫度為1112K.
(4)反應 CH3OH(l)+NH3(g)=CH3NH2(g)+H2O(g)在高溫下自發(fā)向右進行,若反應|△H|=17KJ•mol-1,|△H-T△S|=17KJ•mol-1,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A﹒△H>0△H-T△S<0B﹒△H<0△H-T△S>0C﹒△H>0△H-T△S>0D﹒△H<0△H-T△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