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1)純鐵比碳素鋼易生銹

(2)用氨水除去試管上的銀鏡

(3)硅是制作光導纖維和制造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

(4)可用稀鹽酸、碳酸鈉溶液、硅酸鈉溶液設計實驗來驗證元素的非金屬性Cl>C(碳)>Si

(5)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活化能,不能改變反應的熱效應

(6)用氫氟酸雕刻玻璃是利用氫氟酸能與二氧化硅反應的性質

(7)同主族元素的簡單陰離子還原性越強,水解程度越大

(8)Al2O3在工業(yè)上用于制作耐高溫材料,也用于電解法治煉鋁

(9)丁達爾效應可用于區(qū)別溶液與膠體,云、霧均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10)明礬可用于水的消毒、殺菌;碳酸鋇可用于鋇餐透視.

 

A.

(1)(4)(6)(7)

B.

(4)(6)(9)(10)

C.

(3)(5)(6)(8)

D.

(5)(6)(8)(9)


考點:

鐵的化學性質;膠體的重要性質;催化劑的作用;氨的化學性質;硅和二氧化硅;鎂、鋁的重要化合物..

專題:

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學應用.

分析:

(1)碳素鋼易發(fā)生電化學腐蝕;

(2)氨水與銀鏡不反應;

(3)硅可制造太陽能電池;

(4)可用高氯酸、碳酸鈉溶液、硅酸鈉溶液設計實驗來驗證元素的非金屬性Cl>C(碳)>Si;

(5)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活化能,不能改變反應的起始和最終狀態(tài);

(6)氫氟酸能與二氧化硅反應,性質決定用途;

(7)還原性與水解程度無關;

(8)Al2O3的熔點高,Al為活潑金屬,電解法治煉鋁;

(9)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特有的性質;

(10)明礬不具有強氧化性;碳酸鋇可與鹽酸反應生成有毒的鋇離子.

解答:

解:(1)碳素鋼易發(fā)生電化學腐蝕,則純鐵不易腐蝕,故錯誤;

(2)氨水與銀鏡不反應,應利用稀硝酸清洗,故錯誤;

(3)硅可制造太陽能電池,二氧化硅制作光導纖維,故錯誤;

(4)可用高氯酸、碳酸鈉溶液、硅酸鈉溶液設計實驗來驗證元素的非金屬性Cl>C(碳)>Si,因鹽酸揮發(fā)與硅酸鈉反應,且不能利用無氧酸的酸性比較非金屬性,故錯誤;

(5)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活化能,不能改變反應的起始和最終狀態(tài),則不能改變反應的熱效應,故正確;

(6)氫氟酸能與二氧化硅反應,性質決定用途,則用氫氟酸雕刻玻璃,故正確;

(7)還原性與水解程度無關,如鹵素離子中碘離子還原性強,但不發(fā)生水解,故錯誤;

(8)Al2O3的熔點高,為離子化合物,Al為活潑金屬,電解法治煉鋁,Al2O3在工業(yè)上用于制作耐高溫材料,也用于電解法治煉鋁,故正確;

(9)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特有的性質,則丁達爾效應可用于區(qū)別溶液與膠體,云、霧均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故正確;

(10)明礬不具有強氧化性,不能用于水的消毒、殺菌;碳酸鋇可與鹽酸反應生成有毒的鋇離子,應選硫酸鋇用于鋇餐透視,故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常見元素化合物知識及化學性質為解答的關鍵,注意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0.10 mol CH3COONa加到1.0 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設加CH3COONa溶液體積不變),求溶液的pH(已知= 4.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                               (    )

A.P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B.NaCl的電子式為:

C.HCN分子的結構式:H—C≡N         

D.含78個中子的碘的放射性核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四種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離子具有黃色的焰色反應。B元素的離子結構和Ne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排布;5.8 g B的氫氧化物恰好能與100 mL 2 mol・L―1鹽酸完全反應;B原子核中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相等。H2在C單質中燃燒產(chǎn)生蒼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電子層結構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根據(jù)上述條件回答:

(1)元素C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2)A元素是_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D元素是_______。(填名稱)

(3)A與D形成穩(wěn)定化合物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判斷該化合物在空氣中是否變質的簡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元素的單質有毒,可用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關于離子共存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25℃時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Na+、Ca2+、Cl、SO42﹣

 

B.

能與鋁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中一定共存:Mg2+、Cu2+、SO42﹣、NO3

 

C.

弱堿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Na+、K+、Cl‾、HCO3

 

D.

0.1mol/LFeCl3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Fe2+、NH4+、SCN、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 molNa2O2和b molNaHCO3固體混合后,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到250℃,使其充分反應,當排出氣體為兩種氣體時,a:b不可能為( 。

 

A.

3:4

B.

4:5

C.

2:3

D.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圖1所示裝置從Fe(OH)3膠體中過濾出Fe(OH)3膠粒

B.用圖2所示裝置蒸發(fā)掉CuCl2溶液中部分水制得CuCl2·2H20晶體

C.用圖3所示裝置從CH3OH與C2H5OH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乙醇

D.用圖4所示裝置從C2H5OH與C2H5OOCCH3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由H+(aq)+OH-(aq)=H20(1)  △H=-57.3 kJ·mol-1,可知含1 mo1 CH3COOH的溶液與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熱量為57.3 kJ

B.由C(石墨)=C(金剛石)  △H=+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剛石更穩(wěn)定

C.由N2(g)+3H2(g)=2NH3(g)  △H=-92.4 kJ·mol-1,可知將1 mol N2(g)和3 mol H2(g)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為92.4 kJ

D.由△G=△H-T△S可知,所有的放熱反應都能自發(fā)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苯酚沾在手上,應立即用NaOH溶液清洗

B.給試管中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飽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膠體

D.試管壁上的銀鏡可用稀硫酸洗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