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1.68g鐵粉發(fā)生吸氧腐蝕時,理論上最多能吸收氧氣504mL(標準狀況)
B.鍍層破損后,白鐵(鍍鋅的鐵)比馬口鐵(鍍錫的鐵)更易被腐蝕
C.為保護海輪的船殼,常在船殼外面鑲上鋅塊
D.化學電源的能量來源于氧化還原反應所釋放的化學能

分析 A、根據正負極上得失電子數守恒來計算;
B、鋅較活潑,鍍鋅鐵難以腐蝕,原電池的正極金屬被保護;
C、在船殼外面鑲上鋅塊,形成的原電池中,金屬鋅是負極,鐵是正極;
D、原電池為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解答 解:A、吸氧腐蝕的負極反應:Fe-2e-=Fe2+,正極反應:2H2O+O2+4e→4OH-,故可知鐵與氧氣的量的關系:2Fe~O2,故1.68g鐵即0.03mol鐵反應時,消耗0.015mol氧氣,標況下為504mL,故A正確;
B、鋅較活潑,鍍鋅鐵難以腐蝕,而鐵比錫活潑,鍍錫鐵更易被腐蝕,故B錯誤;
C、在船殼外面鑲上鋅塊,形成的原電池中,金屬鋅是負極,鐵是正極,正極上的金屬被保護,這樣鋅可以保護海輪的船殼,故C正確;
D、原電池為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即化學電源的能量來源于氧化還原反應所釋放的化學能,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金屬的腐蝕以及防護,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論知識的綜合理解與運用的考查,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徑:
元素NSOSi
原子半徑/10-10m0.751.020.741.17
根據以上數據,磷元素的原子半徑可能是( �。�
A.0.80×10-10mB.0.70×10-10mC.1.20×10-10mD.1.10×10-1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若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再加熱溶液,然后加入幾塊木炭,溶液顏色變化過程為先變紅,后恢復顏色,最后變?yōu)闊o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50mL 0.50mol•L-1鹽酸與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
數值偏�。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盁o影響”).
(4)實驗中改用60mL 0.50mol•L-1鹽酸跟50mL 0.55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會偏�。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盁o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以鉛蓄電池為電源電解強酸性的CO2水溶液可以得到丙烯,a和b為特殊惰性電極,原理如甲、乙兩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為實現(xiàn)工作原理,PbO2電極應與b電極相連
B.b電極反應式為:3CO2+18e-+18H+=6H2O+CH3CH=CH2
C.在鉛蓄電池供電過程中,Pb電極質量不斷減小
D.乙裝置中H+由b電極向a電極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若要產生一定量的氯氣,下列物質分別與足量濃鹽酸反應,消耗的物質的量最少的是(  )
A.KMnO4B.KClO3C.MnO2D.Ca(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xiàn)e2O3、FeO,雜質為Al2O3和SiO2等)生產鐵基顏料鐵黃(FeOOH)的制備流程如下:

(1)“酸溶”時,F(xiàn)e2O3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濾渣Ⅰ的主要成分是FeS2、S和SiO2(填化學式);Fe3+被FeS2還原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S2=3Fe2++2S.
(3)“氧化”中,生成FeOOH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8NH3•H2O+O2=4FeOOH↓+8NH4++2H2O.
(4)濾液Ⅱ中溶質是Al2(SO43和(NH42SO4(填化學式);“洗滌”時,檢驗鐵黃表面已洗滌干凈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無白色沉淀說明已洗干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測定中和熱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使其充分反應,減小實驗誤差
B.為了準確測定反應混合溶液的溫度,實驗中溫度計水銀球應與小燒杯底部接觸
C.為了使反應均勻進行,可以向酸(堿)中分次加入堿(酸)
D.在測定中和熱實驗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量筒、燒杯、膠頭滴管、溫度計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氯元素是生產生活中常見的非金屬元素.
(1)將Cl2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以NaClO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l2+2OH-═ClO-+Cl-+H2O;不直接用Cl2作漂白劑的原因是Cl2的溶解度不大,生成的HClO不穩(wěn)定,難以保存,使用起來不方便,效果不理想(寫出兩條).
(2)使用Cl2為自來水消毒時,會與水中的有機物生成對人體有害的有機氯化物.下列物質中可以替代Cl2為自來水殺菌消毒的是ad(填字母序號).
a.臭氧        b.NH3        c.明礬         d.ClO2
(3)生物質混煤燃燒是當今能源燃燒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生物質中氯含量較多,燃燒過程中會形成金屬氯化物(如NaCl)和Cl2等物質,對金屬爐壁造成腐蝕.
①NaCl和Cl2中化學鍵的類型分別是離子鍵和共價鍵(非極性鍵).
②燃煤過程中生成的SO2會與NaCl等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鹽和Cl2.若生成Cl2 22.4L(標況)時轉移電子數為4×6.02×102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Cl+SO2+O2_Na2SO4+Cl2
③已知:
2H2O2(l)═2H2O(l)+O2(g)△H1=-196.46kJ•mol-1
H2(g)+O2(g)═H2O(l)△H2=-285.84kJ•mol-1
Cl2(g)+H2(g)═2HCl(g)△H3=-184.60kJ•mol-1
在催化劑作用下,用H2O2(l)可除去上述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l2.依據上述已知反應,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H2O2(l)+Cl2(g)═2HCl(g)+O2(g)△H=+3.01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