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E五種常見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離子形成的:
陽離子 | K+ NA+ Cu2+ Al3+ |
陰離子 | SO42- HCO3- OH- Cl- |
為了鑒別上述化合物,分別完成以下實驗,其結(jié)果是:
①將它們?nèi)苡谒,D為藍色溶液,其他均為無色溶液;
②將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繼續(xù)滴加,沉淀溶解;
③進行焰色反應,僅有B為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鋇溶液,只有A中放出無色氣體,只有D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⑤將B、C兩溶液混合,未見沉淀或氣體生成。根據(jù)上述實驗填空:
(1)寫出B、D的化學式:B ____,D 。
(2)C可用作凈水劑,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凈水原理____ ___。
(3)將含0.01 mol A的溶液與含0.02 mol E的溶液反應后,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鹽酸。下列圖象能正確表示加入鹽酸的體積和生成CO2的物質(zhì)的量的關系的是
(4)在m mL B mol·L-1 C溶液中,加入等體積A mol·L-1 的E溶液。當A≤3B時,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是 mol;當3B<A<4B件時,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是 mo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寧夏銀川市高三上學期統(tǒng)練(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OH溶液滴定鹽酸時,由于滴定速度太快,當混合溶液變紅時不知NaOH是否過量,判斷它是否過量的方法是
A.加入5mL鹽酸再進行滴定 B.返滴一滴待測鹽酸
C.重新進行滴定 D.以上方法均不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高三上學期第八次大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化學實驗裝置的科學設計是實驗是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相關問題:
I.圖A為教材制備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甲同學認為圖B裝置比A要好,則冷卻水應從_______口進入;乙同學認為圖C裝置效果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Ⅱ.“摩爾鹽”[(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學中的重要試劑。已知:摩爾鹽隔絕空氣加熱至500℃時可完全分解。某學習小組欲探究其分解產(chǎn)物。
(1)【提出猜想】小組同學認為分解產(chǎn)物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A.Fe2O3 SO2 NH3 H2O B.FeO SO3 NH3 H2O
C.FeO SO2 NH3 H2O D.Fe2O3 SO3 SO2 NH3 H2O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確定______________不成立(填序號)
(2)【藥品驗純】甲同學提出可以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稀鹽酸和__________溶液檢驗出“摩爾鹽”中的三種離子;取一定量的“摩爾鹽”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填試劑名稱和實驗現(xiàn)象),則“摩爾鹽”未因氧化而變質(zhì)。
(3)【實驗探究】為檢驗分解產(chǎn)物,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①取一定量“摩爾鹽”置于加熱管A中,加熱至分解完全后打開K,再通入N2,目的是__________。
②實驗中觀察到A中固體逐漸變?yōu)榧t棕色,B、C中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C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
③實驗驗證取A中殘留物少許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入KMnO4稀溶液,不褪色證明產(chǎn)物不含_______。
(4)【實驗結(jié)論與反思】通過實驗現(xiàn)象和認真反思,上述猜想中一定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實驗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現(xiàn)使用酸堿中和滴定法測定市售白醋(CH3COOH)的總酸量(g/100 mL)。
Ⅰ.實驗步驟:
(1)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燒杯中用水稀釋后轉(zhuǎn)移到100 mL________(填儀器名稱)中
定容,搖勻即得待測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測白醋溶液20.00 mL于錐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作指示劑。
(3)讀取盛裝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堿式滴定管的初始讀數(shù)。如果液面位置如圖所示,則此時的讀數(shù)為________mL。
(4)滴定。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數(shù)據(jù)記錄:
滴定次數(shù) | 1 | 2 | 3 | 4 |
V(樣品) (mL)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NaOH)(消耗) (mL) | 15.95 | 15.00 | 15.05 | 14.95 |
Ⅲ.數(shù)據(jù)處理:
某同學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計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V=(15.95+15.00+15.05+14.95)/4 mL=15.24 mL。
(5)指出他的計算的不合理之處:__________;按正確數(shù)據(jù)處理,可得市售白醋總酸量=_____g/100 mL。(結(jié)果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浙江寧波效實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固態(tài)金屬氧化物電解池中,高溫共電解H2O-CO2混合氣體制備H2和CO是一種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是電源的負極
B.陰極的電極反應式是H2O+2e-==H2+O2- CO2+2e-==CO+O2-
C.總反應可表示為H2O+CO2H2+CO+O2
D.陰、陽兩極生成的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陜西西安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飽和氯水中:NH4+、SO32-、SO42-、Cl-
C.C(H+)=1.0×10-13mol/L溶液中:K+、NA+、CH3COO-、Br-
D.與鋁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氫氣的溶液:NA+、K+、CO3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含氯化合物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電解質(zhì)
B.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過離子導電,所以HCl和NaCl均是離子化合物
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飽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膠體
D.電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標準狀況),理論上需要轉(zhuǎn)移NA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寧夏回族自治銀川一中高一上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氯化鈉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鹽除含NaCl外,還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zhì)。以下是粗鹽提純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試劑: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飽和NaCl溶液。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從提供的試劑中選出a所代表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為:過量的NaOH溶液、 、 ;
②在濾液中加鹽酸的作用是 ;
(2)用提純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鹽水,需要NaCl的質(zhì)量為 g。配制該溶液時所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西省晉中市四校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氯化鐵與氯化亞鐵的混合物,F(xiàn)要測定其中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實驗按以下步驟進行:
Ⅰ.請根據(jù)上面流程,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須有____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2)請寫出加入溴水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沉淀物加熱,冷卻至室溫,用天平稱量其質(zhì)量為b1 g,再次加熱并冷卻至室溫稱量其質(zhì)量為b2 g,若b1-b2=0.3g,則接下來還應進行的操作是 _;若蒸發(fā)皿質(zhì)量是w1 g,蒸發(fā)皿與加熱后固體總質(zhì)量是w2 g,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 _。
Ⅱ.有同學提出,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測定:
(1)溶解樣品改用了硫酸,而不再用鹽酸,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的還原劑是否能用鐵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滴定用掉c mol/L KMnO4溶液b mL,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