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包括A、B兩小題,分別對應于“物質結構與性質”和“實驗化學”兩個選修模塊的內容。請選擇其中一題,并在相應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若兩題都做,則按A題評分。
A.生物質能是一種潔凈、可再生能源。生物質氣(主要成分為CO、CO2、H2等)與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質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應的催化劑含有Cu、Zn、Al等元素。寫出基態(tài)Zn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等電子原理,寫出CO分子的結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與新制Cu(OH)2的堿性溶液反應生成Cu2O沉淀。
①甲醇的沸點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醛分子的空間構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 mol甲醛分子中σ鍵的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1個Cu2O晶胞中(結構如圖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B.環(huán)己酮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實驗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備環(huán)己酮:
環(huán)己醇、環(huán)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質見下表:
物質 | 沸點(℃) | 密度(g·cm-3,20 ℃) | 溶解性 |
環(huán)己醇 | 161.1(97.8)* | 0.962 4 | 能溶于水 |
環(huán)己酮 | 155.6(95)* | 0.947 8 | 微溶于水 |
水 | 100.0 | 0.998 2 |
*括號中的數(shù)據(jù)表示該有機物與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組成的混合物的沸點
(1)酸性Na2Cr2O7溶液氧化環(huán)己醇反應的ΔH<0,反應劇烈將導致體系溫度迅速上升,副反應增多。實驗中將酸性Na2Cr2O7溶液加到盛有環(huán)己醇的燒瓶中,在55~60 ℃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后,加入適量水,蒸餾,收集95~100 ℃的餾分,得到主要含環(huán)己酮和水的混合物。
①酸性Na2Cr2O7溶液的加料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蒸餾不能分離環(huán)己酮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環(huán)己酮的提純需要經(jīng)過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蒸餾,收集151~156 ℃的餾分;b.過濾;c.在收集到的餾分中加NaCl固體至飽和,靜置,分液;d.加入無水MgSO4固體,除去有機物中少量水。
①上述操作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上述操作b、c中使用的玻璃儀器除燒杯、錐形瓶、玻璃棒外,還需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操作c中,加入NaCl固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核磁共振氫譜可以鑒定制備的產(chǎn)物是否為環(huán)己酮,環(huán)己酮分子中有______________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
【答案】
A.(1)1s22s22p63s23p63d104s2 或[Ar]3d104s2
(2)C≡O
(3)①甲醇分子之間形成氫鍵 sp2雜化
②平面三角形 3NA
③4
B.(1)①緩慢滴加
②環(huán)己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組成的混合物一起被蒸出
(2)①c d b a
②漏斗、分液漏斗
③增加水層的密度,有利于分層
(3)3
【解析】A.(3)在分子中原子雜化軌道類型分析中,要注意該原子形成的σ鍵的數(shù)目,在據(jù)晶胞圖確定晶胞中各原子數(shù)目時,要考慮組成微粒的共用情況,如正方體的頂點原子為8個晶胞共用,棱上原子為4個晶胞共用,面上原子為2個晶胞共用等。
B.(1)由于酸性Na2Cr2O7溶液氧化環(huán)己醇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導致反應容器溫度迅速上升,副產(chǎn)物增多,因此滴加過程中應緩慢。
(2)主要考查了有機物的凈化裝置,要注意過濾操作需要的主要儀器是漏斗,而分液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石墨烯[如圖(a)所示]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平面結構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結構會發(fā)生改變,轉化為氧化石墨烯[如圖(b)所示]。
(a)石墨烯結構 (b)氧化石墨烯結構
(1)圖(a)中,1號C與相鄰C形成σ鍵的個數(shù)為________。
(2)圖(b)中,1號C的雜化方式是________,該C與相鄰C形成的鍵角________(填“>”“<”或“=”)圖(a)中1號C與相鄰C形成的鍵角。
(3)若將圖(b)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則氧化石墨烯中可與H2O形成氫鍵的原子有________(填元素符號)。
(4)石墨烯可轉化為富勒烯(C60),某金屬M與C60可制備一種低溫超導材料,晶胞如圖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與內部。該晶胞中M原子的個數(shù)為________,該材料的化學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的原子結構決定其性質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價
B.多電子原子中,在離核較近的區(qū)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
C.P、S、Cl得電子能力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強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和非金屬分界線附近的元素屬于過渡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的元素一定處于周期表II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型化合物,則X與Y 的原子序數(shù)之差可能為2或5
C.氯化氫的沸點比氟化氫的沸點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體類型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會引起化學鍵的變化
B.會產(chǎn)生新的物質
C.必然引起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
D.必然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erhard Ertl對金屬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應的模型進行了深入研究。下列關于Pt和Pt的說法正確的是( )
A.Pt和Pt的質子數(shù)相同,互稱為同位素
B.Pt和Pt的中子數(shù)相同,互稱為同位素
C.Pt和Pt的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是同一種核素
D.Pt和Pt的質量數(shù)不同,不能互稱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與3個羥基相連,其晶體具有與石墨相似的層狀結構。則分子中B原子雜化軌道的類型及同層分子間的主要作用力分別是
A.sp,范德華力
B.sp2,范德華力
C.sp2,氫鍵
D.sp3,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鉍(Bi)在醫(yī)藥方面有重要應用。下列關于Bi和Bi的說法正確的是
A Bi和Bi都含有83個中子
B Bi和Bi互為同位素
C Bi和Bi的核外電子數(shù)不同
D Bi和Bi分別含有126和127個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過程中,同時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的反應是
A.NH4Cl NH3↑+ HCl↑
B.NH3 + CO2 + H2O == NH4HCO3
C.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D.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