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至飽和,此過程看不到明顯變化。再向溶液中加入一種物質(zhì),溶液變混濁。加入的這種物質(zhì)不可能是( )
A.FeCl3溶液 B.AlCl3溶液 C.Na2S溶液 D.AgNO3溶液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堿性電池具有容量大、放電電流大的特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鋅—錳堿性電池以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液,電池總反應式為:
Zn(s)+2MnO2(s)+ H2O(l)=Zn(OH)2(s)+Mn2O3(s),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池工作時,鋅失去電子
B.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MnO2(s)+ H2O(l) +2e-=Mn2O3(s)+2OH- (aq)
C.電池工作時,電子由正極通過外電路流向負極
D.外電路中每通過0.2mol電子,鋅的質(zhì)量理論上減小6.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反應不能發(fā)生的是( )
A.KHCO3+HCl===KCl+CO2↑+H2O
B.AgNO3+NaCl===AgCl↓+NaNO3
C.Na2CO3+Ca(OH)2===CaCO3↓+2NaOH
D.2HCl+Na2SO4===2Na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化銅是一種黑色固體,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學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種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銅溶解。請你和他一起通過下圖所示Ⅰ、Ⅱ和Ⅲ三個實驗完成這次探究活動。
(1)某同學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實驗Ⅰ可以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證明另外兩種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銅,還需要進行實驗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銅溶解,則進一步確認的實驗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
(4)探究結(jié)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SO2和Cl2都是有漂白作用的物質(zhì),若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這兩種氣體混合,同時作用潮濕的紅布條,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A、慢慢褪色 B、立即褪色
C、先褪色后復色 D、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最終能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
A.CO2和SO2氣體通入CaCl2溶液
B.過量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過量CO2通入Ba(OH)2溶液
D.過量SO3通入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反應不屬于可逆反應的是( )。
A.SO2與H2O反應生成H2SO3 B.H2O分解生成H2和O2
C.SO2和O2反應生成SO3 D.H2與I2反應生成H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電解法處理含鉻(六價鉻)廢水的原理如圖所示,陽極區(qū)溶液中的離子反應是Cr2O+6Fe2++14H+ == 2Cr3+ +6Fe3+ 7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槽中H+向陽極移動
B.陽極的電極反應式是:Fe-3e-= Fe3+
C.電解一段時間后,陰極區(qū)溶液的pH升高
D.陽極的鐵板可用石墨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其中,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
(1)CO2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一種溫室氣體,控制和治理CO2是解決溫室效應的有效途徑。目前,由CO2來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化學反應是:
2CO2(g)+6H2(g)CH3OCH3(g)+3H2O(g) △H>0。
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
②判斷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
A.容器中密度不變
B.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2molCO2,同時消耗1mol二甲醚
C.v(CO2)︰v(H2)=1︰3
D.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2)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 (g) 2CO2 (g) +N2 (g) 。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據(jù)此判斷:
① 該反應的ΔH 0(選填“>”、“<”)。
②當固體催化劑的質(zhì)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在右圖中畫出c(CO2)在T2、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
(3)已知:CO(g)+ 2H2(g)CH3OH(g)△H = -a kJ•mol-1。
①經(jīng)測定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如下:
溫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若某時刻、250℃測得該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為c(CO)=0.4 mol·L-1、c(H2)=0.4 mol·L-1、c(CH3OH)=0.8 mol·L-1, 則此時v正 v逆(填“>”、“<”或“=”)。
②某溫度下,在體積固定的2L的密閉容器中將1 mol CO和2 mol H2混合,測得不同時刻的反應前后壓強關(guān)系如下:
時間(mi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壓強比(P后/P前) | 0.98 | 0.90 | 0.80 | 0.70 | 0.70 | 0.70 |
達到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為 。
(4)氨有著廣泛的用途,如可用于化肥、硝酸、合成纖維等工業(yè)生產(chǎn)。用0.10mol·L—1鹽酸分別滴定20.00mL0.10mol·L—1的NaOH溶液和20.00mL0.10mol·L—1氨水所得的滴定曲線如下:
請指出鹽酸滴定氨水的曲線為 (填A、B),請寫出曲線a點所對應的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 。
(5)液氨作為一種潛在的清潔汽車燃料已越來越被研究人員重視。它在安全性、價格等方面較化石燃料和氫燃料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氨在燃燒實驗驗中相關(guān)的反應有:
4NH3(g)+3O2(g)= 2N2(g)+6H2O(l) △H1 ①
4NH3(g)+5O2(g)= 4NO(g)+6H2O(l) △H2 ②
4NH3(g)+6NO(g)= 5N2(g)+6H2O(l) △H3 ③
請寫出上述三個反應中△H1、△H2、△H3三者之間關(guān)系的表達式,△H1= 。
(6)美國Simons等科學家發(fā)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電池的方法,其裝置為用鉑作為電極,加入電解質(zhì)溶液中,其電池反應為 4NH3+3O2=2N2+6H2O。寫出該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 。
(7)已知 :難溶電解質(zhì)Cu(OH)2在常溫下的Ksp=2×10-20,則常溫下:
①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應調(diào)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
②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較為完全(使Cu2+濃度降至原來的千分之一),則應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