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常溫下,醋酸和氨水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均為1.8×10-5.向10mL濃度為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滴加相同濃度的CH3COOH(溫度變化忽略不計),在滴加過程中( 。
A.$\frac{c(C{H}_{3}CO{O}^{-})}{c(C{H}_{3}COOH)}$先增大再減小
B.c(NH4+)與c(NH3•H2O)之和始終保持不變
C.水的電離程度始終增大
D.當加入CH3COOH的體積為10mL時,c(NH4+)=c(CH3COO-

分析 A.根據Ka=$\frac{c(C{H}_{3}CO{O}^{-})×c({H}^{+})}{c(C{H}_{3}COOH)}$結合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變化分析;
B.溶液的體積增大,n(NH4+)與n(NH3•H2O)的和不變;
C.酸堿抑制水的電離,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越大,對水的抑制程度越大;
D.CH3COOH和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相等,氨水與醋酸的濃度、體積相等時,溶液顯示中性,根據電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

解答 解:A.已知Ka=$\frac{c(C{H}_{3}CO{O}^{-})×c({H}^{+})}{c(C{H}_{3}COOH)}$只與溫度有關,加醋酸,溶液中氨水的濃度減小,則氫離子濃度增大,所以$\frac{c(C{H}_{3}CO{O}^{-})}{c(C{H}_{3}COOH)}$減小,故A錯誤;
B.溶液的體積增大,n(NH4+)與n(NH3•H2O)的和不變,所以c(NH4+)與c(NH3•H2O)之和減小,故B錯誤;
C.開始時,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當醋酸過量后,溶液中氫離子濃度逐漸增大,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故C錯誤;
D.當加入氨水的體積為10mL時,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質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電離常數(shù)相等,所以溶液顯示中性,c(H+)=c(OH-),根據電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酸堿混合時溶液定性判斷及溶液酸堿性與溶液pH的關系,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堿性與溶液pH的關系,明確根據電荷守恒、物料守恒、鹽的水解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下列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Ca2CO3+2HCl═CaCl2+H2O+CO2B.2H2O2$\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
C.Cu+4HNO3(。┄TCu(NO32+2NO↑+2H2OD.NaCl+AgNO3═Ag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某溫度時pH=6的純水中含有10-6NA個H+
B.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離子數(shù)大于0.1NA
C.在25℃、1.01×105Pa時,121gCF2Cl2所含的氯原子數(shù)為2NA
D.常溫下,5.6g鐵投入到足量的濃硝酸中,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常溫下,向10mL 0.2mol•L-1草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NaOH溶液.有關微粒的物質的量與混合溶液的pH有如圖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HC2O4-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
B.當V(NaOH)=10 mL,時,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比純水大
C.當V(NaOH)=15 mL,時,溶液中存在:c(Na+)>c(HC2O4-)>c(C2O42-)>c(OH-)>c(H+
D.當V(NaOH)=20 mL,時,溶液中存在:c(OH-)=c(HC2O4-)+2c(H2C2O4)+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室溫時,將濃度和體積分別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關于該混合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當pH=7時,若V1=V2,則一定是c2>c1
B.在任何情況下都滿足c(Na+)+c(H+)=c(CH3COO-)+c(OH-
C.若pH>7,則一定是c1V1>c2V2
D.若V1=V2,c1=c2,則c(CH3COO-)+c(CH3COOH)=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鹽酸或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某學習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或硫酸發(fā)生了反應,從中和反應的熱效應出發(fā),設計了下面幾種實驗方案.請回答有關問題.
(1)方案一:如圖1裝好實驗裝置,圖中小試管用細線吊著,細線的上端拴在細鐵絲上.開始時使右端U形管兩端紅墨水相平.實驗開始,向下插細鐵絲,使小試管內鹽酸和廣口瓶內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此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U形管內液面左邊下降、右邊升高,原因是鹽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放出熱量,使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

(2)方案二:該小組借助反應溶液溫度的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混合前后有溫度的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該小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量反應前后溫度的變化,測得的部分數(shù)據如下表:
編號鹽酸氫氧化鈉△t/℃
10.1mol•L-10.05mol•L-13.5
20.1mol•L-10.1mol•L-1x
30.2mol•L-10.2mol•L-114
則x=7.
(3)方案三:該小組還設計了如圖2示裝置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確實與稀硫酸發(fā)生了反應.他們認為若洗氣瓶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從而證明發(fā)生了反應.
①實驗時,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發(fā)現(xiàn)導管流出液體不暢,原因可能是沒打開分液漏斗上部塞子
②從原理上講,該實驗設計的不合理之處為稀硫酸具有一定的體積,冒出氣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稀硫酸的體積引起的.
請你在此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提出修改方案分液漏斗上口和錐形瓶之間連接一導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二氧化氯(ClO2)為一種黃綠色氣體,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效、廣譜、快速、安全的殺菌消毒劑.目前已開發(fā)出用電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藝.
(1)①如圖裝置用石墨作電極,在一定條件下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ClO2.寫出陽極產生ClO2的電極反應式:Cl--5e-+2H2O=ClO2↑+4H+
②電解一段時間,當陰極產生的氣體體積為112mL(標準狀況)時,停止電解.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的陽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mol.
(2)為提高甲醇燃料的利用率,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燃料電池,電池的一個電極通入空氣,另一個電極通入甲醇氣體,電解質是摻入了Y2O3的ZrO2晶體,在高溫下它能傳導O2-離子.電池工作時正極反應為O2+4e-=2O2-
(3)若以該電池為電源,用石墨做電極電解100mL含有如下離子的溶液.
離子Cu2+H+Cl-SO42-
c/mol•L-11441
電解一段時間后,當兩極收集到相同體積(相同條件)的氣體時(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及電極產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現(xiàn)象)陽極上收集到氧氣的物質的量為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銅及其化合物在工業(yè)上有許多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1)某工廠以輝銅礦(主要成分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雜質)為原料制備不溶于水的堿式碳酸銅的流程如下:

①浸取反應中氧化劑的化學式為MnO2;濾渣Ⅰ的成分為MnO2、S和SiO2(寫化學式)
②“除鐵”這一步反應在25℃進行,加入試劑A調節(jié)溶液PH為4后,溶液中銅離子最大濃度不超過2.2 mol/L.(已知Ksp[Cu(OH)2]=2.2×10-20
③“沉錳”(除Mn2+)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Mn2++HCO3-+NH3•H2O=MnCO3↓+NH4++H2O.
④濾液Ⅱ經蒸發(fā)結晶得到的鹽主要是(NH42SO4 (寫化學式).
(2)某實驗小組同學用電化學原理模擬濕法煉銅,進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動.
①如下左圖為某實驗小組設計的原電池裝置,鹽橋內裝載的是足量用飽和氯化鉀溶液浸泡的瓊脂,反應前,電極質量相等,一段時間后,兩電極質量相差6.00g,則導線中通過了0.1mol電子,若不考慮甲、乙兩池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向鹽橋中移動,則甲、乙兩池電解質溶液的總質量與實驗開始前的電解質溶液的總質量相差0.4g

②其他條件不變,若將鹽橋換成光亮的U形彎銅絲浸入甲池與乙池,如上右圖所示,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與先前一樣,但偏轉角度明顯減。欢螘r間后,乙池石墨棒浸入液面以下部分也析出了一層紫紅色固體,則甲池銅絲附近溶液的pH增大(填“減小”、“增大”或“不變”),乙池中石墨為陰極(填“正”、“負”、“陰”或“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molFe與足量的Cl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
B.標準狀況下,22.4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shù)為NA
C.常溫、常壓下,22g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NA
D.0.11mol/LCaCl2溶液中含氧離子數(shù)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