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組 | 溫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 CO2 |
H2O | CO | ||||
1 | 650 | 4 | 1.6 | 1.6 | 5 |
2 | 900 | 2 | 0.4 | 0.4 | 3 |
3 | 900 | 2 | 0.4 | 0.4 | 1 |
分析 (1)①根據(jù)蓋斯定律,由已知熱化學方乘以適當?shù)南禂?shù)進行加減構造目標熱化學方程式,反應熱也乘以相應的系數(shù)并進行相應的加減,據(jù)此計算;
②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CO與PdCl2溶液反應,PdCl2被還原成單質(zhì),則CO被氧化成CO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有水參與反應同時生成氯化氫,據(jù)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2)①根據(jù)C3H8和O2構成丙烷燃料電池的總反應:C3H8+5O2+6OH-=3CO32-+7H2O,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而負極電極反應式=總反應方程式-正極的電極反應式來解答;
②A、B端析出氫氣可驅(qū)趕原溶液中溶解的少量氧氣;
B、電解液選用NaCl溶液不影響實驗,因為陽極是鐵失電子生成亞鐵離子,溶液中的陰離子不放電;
C、陽極應該用鐵電極,陰極用惰性電極亦可;
D、B電極反應是陰極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
(3)①比較第二組的第一組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大小以及溫度對化學平衡和轉(zhuǎn)化率的影響來判斷;
②首先利用三段式計算出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根據(jù)K=$\frac{c(C{O}_{2})c({H}_{2})}{c(CO)c({H}_{2}O)}$計算;
③實驗3跟實驗2相比,溫度相同,濃度相同,但實驗3達到平衡所用時間少,反應速率更大,但平衡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移動;
解答 解:(1)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kJ/mol ①
C(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 ②
由①-②×3,得到熱化學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
故答案為: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
②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CO與PdCl2溶液反應,PdCl2被還原成單質(zhì),則CO被氧化成CO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有水參與反應同時生成氯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dCl2+CO+H2O=Pd↓+CO2+2HCl,
故答案為:PdCl2+CO+H2O=Pd↓+CO2+2HCl;
(2)①C3H8和O2構成丙烷燃料電池的總反應:C3H8+5O2+6OH-=3CO32-+7H2O,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3H8 +26OH--20e-=3CO32-+17H2O,
故答案為:C3H8 +26OH--20e-=3CO32-+17H2O;
②A、因為生成的氫氣將裝置中原有氧氣溢出,所以氫氣從B端陰極析出,A電極則是鐵做陽極失去電子生成亞鐵離子,電源中的a與A相連,則a為正極,b與B相連,則b為負極,故A正確;
B、電解池中陽極是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亞鐵離子,陰極是溶液中的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陰離子不會在陽極失電子,所以選用NaCl溶液不影響實驗,故B正確;
C、陽極應該用鐵電極,陰極可以是鐵也可以是其他惰性電極,故C錯誤;
D、陰極氫離子放電,其電極反應為2H++2e-=H2↑,故D正確;
故選:ABD;
(3)①實驗1中CO的轉(zhuǎn)化率為$\frac{1.6mol}{4mol}$×100%=40%,實驗2中CO的轉(zhuǎn)化率為$\frac{0.4mol}{2mol}$×100%=20%,則實驗1的轉(zhuǎn)化率大于實驗2,則說明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放熱,故答案為:放;
②H2O(g)+CO(g)?CO2(g)+H2(g)
初始 1mol/L 2mol/L 0 0
轉(zhuǎn)化 0.4mol/L 0.4mol/l 0.4mol/l 0.4mol/l
平衡 0.6mol/L 1.6mol/L 0.4mol/l 0.4mol/l
根據(jù)K=$\frac{c(C{O}_{2})c({H}_{2})}{c(CO)c({H}_{2}O)}$=$\frac{0.4×0.4}{0.6×1.6}$=$\frac{1}{6}$,
故答案為:$\frac{1}{6}$;
③實驗3跟實驗2相比,溫度相同,濃度相同,但實驗3達到平衡所用時間少,反應速率更大,但平衡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移動,應是使用了催化劑,又由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則增大了壓強,平衡也不移動,也可能為壓強的增大,
故答案為:使用了催化劑或增大了壓強.
點評 本題考查熱化學方程式、電極反應的書寫以及化學平衡的計算、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做題時注意把握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以及平衡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數(shù) | 0.4 | 0.6 | 1.0 | 1.1 | 1.7 |
時間(mi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壓強比(p后/p前) | 0.98 | 0.90 | 0.80 | 0.70 | 0.70 | 0.7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裝置①常用于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 |
B. | 裝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氣,能夠防止倒吸 | |
C. | 以NH4HCO3為原料,裝置③可用于制備少量CO2 | |
D. | 裝置④a口進氣可收集Cl2、NO2等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④⑥ | B. | ①③④ | C. | ①③⑤⑥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元 素 | M | F | |
電離能 (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509 | 1561 | |
I3 | 3248 | 2957 |
熔點/K | 沸點/K | 標準狀況時在水中的溶解度 | |
H2S | 187 | 202 | 2.6 |
H2C2 | 272 | 423 | 以任意比互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