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亞硝酸鈉(NaNO2)是重要的防腐劑.現(xiàn)以木炭、濃硝酸、水和銅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的裝置如圖1所示(部分夾持裝置略).

已知:
①2NO+Na2O2→2NaNO2
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條件下,NO或NO2-都能與MnO4-反應生成NO3-和Mn2+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濃硝酸與木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中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紅棕色氣體消失,銅片溶解,溶液變藍,導管口有無色氣泡冒出,D裝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NO;
(3)檢驗C中產(chǎn)物有亞硝酸鈉的方法是取樣,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無色氣體,遇到空氣變?yōu)榧t棕色;
(4)經(jīng)檢驗C產(chǎn)物中除亞硝酸鈉外還含有副產(chǎn)物碳酸鈉和NaOH,為避免產(chǎn)生這些副產(chǎn)物應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E,儀器E的名稱是干燥管,E中盛放的試劑應是B(填字母);
A.濃H2SO4        B.堿石灰          C.無水CaCl2
(5)將1.56g過氧化鈉完全轉化成為亞硝酸鈉,理論上至少需要木炭0.24g.
(6)反應后燒瓶A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硝酸,不能直接排放,用NaOH溶液調(diào)成中性,再用電化學降解法進行處理,電化學降解NO3-的原理如上圖2所示.25℃時,反應進行10min,溶液的pH由7變?yōu)?2.電源正極為A(填A或B),陰極反應式為2NO3-+6H2O+10e-=N2↑+12OH-

分析 A裝置為C與HNO3(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B中與水反應是硝酸,硝酸與Cu反應生成NO,C裝置中制備NaNO2,由于二氧化碳、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得到碳酸鈉、氫氧化鈉,故需要需要除去二氧化碳,并干燥NO氣體,可以在B、C之間添加盛放堿石灰的裝置,反應開始需要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氧氣將NO氧化.利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氧化未反應的NO,可以防止污染空氣,由題目信息,酸性條件下,NO能與MnO4-反應生成NO3-和Mn2+
(3)利用亞硝酸能與鹽酸反應生成NO進行檢驗;
(5)根據(jù)方程式: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3NO2+H2O=2HNO3+NO,3Cu+8HNO3=3Cu(NO32+2NO↑+4H2O,2NO+Na2O2═2NaNO2進行計算,注意需找B裝置中得到NO與C物質的量關系;
(6)由圖可知,Ag-Pt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則Ag-Pt電極為陰極,Pt電極為陽極,故A為正極,B為陰極.

解答 解:A裝置為C與HNO3(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B中與水反應是硝酸,硝酸與Cu反應生成NO,C裝置中制備NaNO2,由于二氧化碳、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得到碳酸鈉、氫氧化鈉,故需要需要除去二氧化碳,并干燥NO氣體,可以在B、C之間添加盛放堿石灰的裝置,反應開始需要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氧氣將NO氧化.利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氧化未反應的NO,可以防止污染空氣,驗證NO的還原性.
(1)C與HNO3(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二氧化氮,反應方程式為: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故答案為: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二氧化氮在B中與水反應是硝酸,硝酸與Cu反應生成硝酸銅與NO,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紅棕色氣體消失,銅片溶解,溶液變藍,導管口有無色氣泡冒出,
D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未反應的NO,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紅棕色氣體消失,銅片溶解,溶液變藍,導管口有無色氣泡冒出;吸收未反應的NO;
(3)亞硝酸能與鹽酸反應生成NO,檢驗C中產(chǎn)物有亞硝酸鈉的方法是:取樣,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無色氣體,遇到空氣變?yōu)榧t棕色,
故答案為:取樣,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無色氣體,遇到空氣變?yōu)榧t棕色;
(4)二氧化碳、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得到碳酸鈉、氫氧化鈉,可以在B、C之間添加盛放堿石灰的干燥管,吸收除去二氧化碳,并干燥NO氣體,
故答案為:NaOH;干燥管;B;
(5)n(Na2O2)=$\frac{1.56g}{78g/mol}$=0.02mol,根據(jù)2NO+Na2O2=2NaNO2知,0.02mol過氧化鈉反應需要0.04molNO,設參加反應的碳為 nmol,根據(jù)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知,生成4nmolNO2,根據(jù)3NO2+H2O=2HNO3+NO,可知4nmolNO2與水反應生成4nmol×$\frac{2}{3}$=$\frac{8}{3}$nmol硝酸和$\frac{4}{3}$nmolNO,再根據(jù)3Cu+8HNO3=3Cu(NO32+2NO↑+4H2O可知,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的NO為$\frac{8}{3}$nmol×$\frac{1}{4}$=$\frac{2}{3}$nmol,所以$\frac{4}{3}$nmol+$\frac{2}{3}$nmol=2nmol=0.04mol,可得n=0.02mol,則需要碳的質量=12g/mol×0.02mol=0.24g,
故答案為:0.24;
(6)由圖可知,Ag-Pt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則Ag-Pt電極為陰極,Pt電極為陽極,故A為正極,B為陰極,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NO3-+6H2O+10e-=N2↑+12OH-,
故答案為:A;2NO3-+6H2O+10e-=N2↑+12OH-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涉及對原理與裝置的分析評價、信息獲取與遷移運用、化學計算、電解原理等,(6)中計算為易錯點、難點,關鍵是根據(jù)方程式需找B裝置中得到NO與碳的物質的量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機反應類型判斷不正確的是( 。
A.ClCH2CH2Cl+2CH3NH2→CH3NHCH2CH2NHCH3+2HCl 取代反應
B.+CH${\;}_{{\;}_{3}}$CH2OH→加成反應
C.HOCH2CH2CH2OH$\stackrel{濃硫酸}{→}$+H2O消去反應
D.nCH2=O$\stackrel{一定條件}{→}$加聚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硝酸與金屬反應時,濃度不同生成的還原產(chǎn)物也可能不同.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
a.鎂與硝酸反應生成各氣體產(chǎn)物成分及含量隨HNO3濃度變化曲線如圖1所;
b.NO2沸點為21℃;NO沸點為-151℃;
c.2NO2+2OH-═NO3-+NO2-+H2O,NO+NO2+2OH-═2NO2-+H2O.
【實驗探究】該小組擬選用如圖2所示裝置探究鎂與4mol•L-1硝酸反應的產(chǎn)物.為了證明該反應中生成氮氧化物,請你選擇適當?shù)难b置并甲乙連接(部分裝置可重復使用).

(1)①a儀器的名稱是分液漏斗.
②該實驗反應初始時,裝置A中生成的氣體中最多的是NO(忽略燒瓶中存在的O2).
③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BCDC.
(2)連接好裝置后,向裝置D中通入微過量的O2
①證明氣體產(chǎn)物中有NO生成的實驗現(xiàn)象是C中酚酞溶液不褪色,D裝置中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
②最后從裝置中逸出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和氫氣.
(3)寫出裝置C的兩個作用:①吸收未被冷卻的二氧化氮,②吸收剩余二氧化氮氣體,防止污染空氣.
(4)實驗中硝酸被鎂還原的產(chǎn)物除氣體外,溶液中還可能有一種還原產(chǎn)物,這種還原產(chǎn)物可能是硝酸銨(填化學式),請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取少量A中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濃氫氧化鈉溶液,用濕潤的粉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微熱試管如果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可證明銨根離子產(chǎn)生,產(chǎn)物中含硝酸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學習研究小根據(jù)金屬鋅、鋁、鐵分別與稀鹽酸反應的相對速率,探究金屬鋅、鋁、鐵的金屬活動性和反應速率測定.
【實驗設計】為了達到實驗目的,必須控制實驗條件.你認為控制的實驗條件是(可填滿也可不填滿)
(1)反應體系的溫度(相同);(2)鹽酸的濃度(相同);(3)取用鹽酸的體積(相同);(4)金屬的(比)表面積(或金屬粉末的粗細程度)(相同).
【實驗探究】該學習研究小組在上述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三組實驗:各量取50mL稀鹽酸于小燒杯中,分別同時加入足量的三種表面無氧化膜的金屬片,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并將信息傳輸?shù)诫娔X,電腦動態(tài)地繪制出溶液中c(H+)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體積沒有變化).圖1是反應到t1s時電腦記錄的曲線:
【交流與表達】根據(jù)上述c(H+)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金屬活動性最弱的金屬與H+反應的變化曲線是c(填“a”、“b”或“c”編號). 
(2)在同一時間內(nèi),表示不同反應的反應速率可以有:同溫同壓下放出氫氣的體積V(H2);溶液中H+濃度的減少△c(H+);固體減少的量△m或△n.在0一t1s之間,設A1和Zn分別與鹽酸反應的速率為v(Al)和v(Zn):
Ⅰ.若以溶液中c(H+)減少來表示不同反應的速率,即v(Al):v(Zn)═3:1;
Ⅱ.若以固體質量的減輕來表示不同反應的速率,即v(Al):v(Zn)═54:65;
Ⅲ.若以固體物質的量減少來表示不同反應的速率,即v(Al):v(Zn)═2:1.
IV.可以利用圖2所示的裝置測定不同濃度的硫酸與鋅的反應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按照上述裝置圖安裝3套相同的裝置,并檢驗裝置氣密性良好,將注射器的活栓推至“0”刻度處;然后在三個錐形瓶中分別放入相同形狀的鋅粒2g,并分別通過分液漏斗在錐形瓶中加入1mol•L-1、2mol•L-1和4mol•L-1的稀硫酸40mL.請補全下表空白:
序號加入的稀硫酸濃度反應時間/min收集的氣體/mL反應速率mL•min-1
1mol•L-11110
2mol•L-1a10b
4mol•L-1105.0
請選擇一組合適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第②組實驗中的a、b處B.
A.12和0.83B.6和1.67C.1和10D.6和3.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燒堿樣品中含有少量不與酸作用的可溶性雜質,為了測定其純度,進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燒堿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燒堿溶液于錐形瓶中并滴加幾滴甲基橙指示劑
C.在天平上準確稱取燒堿樣品Wg,在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
D.將物質的量濃度為M mol/L的標準H2SO4溶液裝入酸式滴定管,調(diào)整液面,記下開始刻度為V1mL
E.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滴定到終點,記錄終點刻度為V2mL
回答下列問題:
(1)正確的操作步驟的順序是(用字母填寫)C→A→B→D→E;.
(2)操作E中的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的作用是便于準確判斷終點時顏色的變化情況.
(3)滴定終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變化是溶液由黃色變?yōu)槌壬,且半分鐘?nèi)不恢復為原來的顏色.
(4)若酸式滴定管沒有用標準H2SO4潤洗,會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偏高(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其它操作均正確)
(5)該燒堿樣品的純度計算式是$\frac{80c({V}_{2}-{V}_{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肼為無色油狀液體,主要用作火箭和噴氣發(fā)動機的燃料之一,通常由水合肼(N2H4•H2O)脫水制得.常壓下,水合肼可以和水形成共沸物,具有極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成N2.某探究小組通過查閱文獻,利用尿素制取水合肼.反應原理如下: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實驗一:制備NaClO溶液(基本裝置如圖1所示)
(1)寫出裝置a中所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某同學認為用上述方法制備的Cl2含有HCl雜質,直接通入NaOH會引入新雜質.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不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為因為Cl2+2NaOH=NaClO+NaCl+H2O,反應生成NaCl,不會引入雜質 (結合方程式說明).
實驗二:制取水合肼(基本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冰水浴等裝置均省略)
稱取一定質量尿素配成溶液倒入三頸燒瓶,并將三頸燒瓶置于冰水浴中.將裝置b中所制得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并緩慢滴入三頸燒瓶中.然后急速升溫,在102~103℃反應5min.充分反應后,加熱蒸餾三頸燒瓶內(nèi)的溶液,收集108~ll4℃餾分.
(3)采用“緩慢滴入”的原因是防止NaClO過量將水合肼氧化;溫度計A和B均是用來控制加熱溫度的,其中A的溫度控制范圍為108~ll4℃.
實驗三:測定餾分中水合肼的質量分數(shù)(基本步驟如下)
a.稱取餾分5.000g,加入適量NaHC03固體,配制成100mL溶液.
b.移取10.00mL上述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10mL水和2-3滴淀粉溶液,搖勻.
c.用0.2000mol•L-1碘的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現(xiàn)藍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消失.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記錄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
d…
(4)滴定時,碘的標準溶液盛放在②中(選填圖3中“①”或“②”);
(5)水合肼與碘的標準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2H4•H2O+2I2=N2+4HI+H2O;
(6)若滴定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平均為18.00mL,餾分中水合肼的質量分數(shù)為18.00%(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1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地殼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ⅣA族.
(2)②、⑦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是由強到弱的,用原子結構解釋原因:同主族自上而下電子層增大,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寫出其中一種化合物的電子式
(4)由表中兩種元素的原子按1:1組成的常見液態(tài)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下列物質不能做該反應催化劑的是(填序號)c.
a.MnO2  b.CuSO4     c.Na2SO3   d.FeCl3
(5)W與④是相鄰的同主族元素.在下表中列出H2WO3的各種不同化學性質,舉例并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編號性質化學方程式
示例氧化性H2WO3+3H3PO3═3H3PO4+H2W↑
1還原性H2SO3+Br2+2H2O═H2SO3+2HBr
2酸性H2SO3+2NaOH═Na2SO3+2H2O
(6)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見物質X、Y、Z、M、N可發(fā)生圖2反應:
X溶液與Y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3++3NH3+3H2O═Al(OH)3↓+3NH4+,
N→⑥的單質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電解\;}}{\;}$4Al+3O2↑,
M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c(Cl-)>c(NH4+)>c(H+)>c(OH-)或c(NO3-)>c(NH4+)>c(H+)>c(OH-),
M中陽離子的鑒定方法取少量M樣品放入試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產(chǎn)生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證明有銨根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某質量數(shù)為32,核內(nèi)有16個中子的原子,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價電子排布圖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且都小于36的A、B、C、D、E五種元素,其中A的一種核素中沒有中子,B原子基態(tài)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D原子基態(tài)時2p原子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的電子,E元素的原子結構中3d能級上未成對電子數(shù)是成對電子數(shù)的2倍.回答下列問題:
(1)B2A4分子中B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sp2,B2A4分子中σ鍵和π鍵個數(shù)比為5:1.
(2)A、B、C、D四種元素的電負性從大到小的順序為O>N>C>H(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合物CA3的沸點比化合物BA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氨分子之間有氫鍵.
(3)元素B的一種氧化物與元素C的一種氧化物互為等電子體,元素C的這種氧化物的分子式是N2O.
(4)元素E能形成多種配合物,如:E(CO)5等.
①基態(tài)E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圖為[Ar]3d64s2
②E(CO)5常溫下呈液態(tài),熔點為-20.5℃,沸點為103℃,易溶于非極性溶劑,據(jù)此可判斷E(CO)5晶體屬于分子晶體(填晶體類型),該晶體中E的化合價為0.
(5)E和C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該晶胞的化學式為Fe4N.若兩個最近的E原子間的距離為acm,則該晶體的密度是$\frac{119\sqrt{2}}{2{a}^{3}{N}_{A}}$g•m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