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溫度下, 將 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積密閉容器中, 在催化劑存在下進行下列反應: 2SO2(g) + O2(g)2SO3(g) △H=-197 kJ/mol, 當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生成 SO3 2 mol                B.放出 197 kJ 的熱量

C.吸收197 kJ 的熱量             D. SO2 和 SO3 共有 2 mol

 

【答案】

D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源短缺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廣泛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稱為21世紀的新型燃料.
(1)工業(yè)上一般采用下列兩種反應合成甲醇:
反應A:CO2(g)+3H2(g)?CH3OH(g)+H2O(g)△H1
反應B:CO(g)+2H2(g)?CH3OH(g)△H2
①下列條件中,能說明反應A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C
C

A.生成甲醇的速率與生成水的速率相等    B.v(H2)/3=v(CH3OH)
C.恒容容器中,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      D.恒容容器中,混合氣體密度不再發(fā)生改變
②在一定的壓強下,將CO與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能自發(fā)反應生成甲醇,則
△H2
0,△S
0(填“>”、“=”或“<”).
③對于反應B,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chǎn)率的是
BD
BD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和H.
④某溫度下,將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c(CO)=0.2mol?L-1,則CO的轉化率為
80%
80%
,則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2.04
2.04

(2)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I)十3O2(g)=CO2(g)+4H2O(g)△H=-1275.6kJ?mol-1
②2CO(g)+O2 (g)═2CO2 (g)△H=-566.0kJ?mol-1
③H2O(g)═H2O(l)△H=-44.0kJ.mol-1
寫出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
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
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鎮(zhèn)江一模)工業(yè)合成氨與制備硝酸一般可連續(xù)生產(chǎn),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問題:
Ⅰ.合成氨
(1)寫出裝置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2+3H2
催化劑
加熱、加壓
2NH3
N2+3H2
催化劑
加熱、加壓
2NH3

(2)已知在一定的溫度下進入裝置①的氮、氫混合氣體與從合成塔出來的混合氣體壓強之比為5:4,則氮的轉化率為
40%
40%

Ⅱ.氨的接觸氧化原理
(3)在900℃裝置②中反應有:?
4NH3(g)+5O2(g)?4NO(g)+6H2O(g);△H=-905.5kJ?mol-1 K1=1×1053 (900℃)
4NH3(g)+4O2(g)?4N2O(g)+6H2O(g);△H=-1103kJ?mol-1  K2=1×1061 (900℃)
4NH3(g)+3O2(g)?2N2(g)+6H2O(g);△H=-1267kJ?mol-1  K3=1×1067 (900℃)
除了上列反應外,氨和一氧化氮相互作用:
4NH3(g)+6NO(g)?5N2(g)+6H2O(g);△H=-1804kJ?mol-1,還可能發(fā)生氨、一氧化氮的分解.
完成熱化學方程式:2NO(g)?N2(g)+O2(g);△H=
-180.75 kJ?mol-1
-180.75 kJ?mol-1

(4)鉑-銠合金催化劑的催化機理為離解和結合兩過程,如圖所示:

由于鉑對NO和水分子的吸附力較小,有利于氮與氧原子結合,使得NO和水分子在鉑表面脫附,進入氣相中.若沒有使用鉑-銠合金催化劑,氨氧化結果將主要生成
氮氣和水蒸氣
氮氣和水蒸氣
.說明催化劑對反應有
選擇性
選擇性

(5)溫度對一氧化氮產(chǎn)率的影響

當溫度大于900℃時,NO的產(chǎn)率下降的原因
A、B
A、B
(選填序號)
A.促進了一氧化氮的分解
B.促進了氨的分解
C.使氨和一氧化氮的反應平衡移動,生成更多N2
(6)硝酸工業(yè)的尾氣常用Na2CO3溶液處理,尾氣的NO、NO2可全部被吸收,寫出用Na2CO3溶液吸收的反應方程式
NO+NO2+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
NO+NO2+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的溫度下,將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存在下進行下列反應:2SO2(g)+O2(g)2SO3(g)+197 kJ,當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成2 mol SO3                          B.放出197 kJ的熱量

C.SO2和SO3共有3 mol                  D.含有氧原子6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馬鞍山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理科綜合試卷化學部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KCIO3在農(nóng)業(yè)上用作除草劑,超細CaCO3廣泛用于生產(chǎn)牙膏、無炭復寫紙等。某同學在實驗室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利用制乙炔產(chǎn)生的殘渣制備上述兩種物質(zhì),過程如下:

       I.殘渣中主要成分是Ca(OH)2            。

       II.將I中的部分灰漿配成濁液,通入Cl2在一定的溫度下只得到Ca(ClO3)2與CaCl2兩種溶質(zhì),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Ⅲ、向II所得溶液中加入KCl,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經(jīng)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得49.0克KClO3晶體,則理論上至少需要標準狀況下Cl2          升。

       Ⅳ、將I中的殘渣溶于NH4Cl溶液,加熱,收集揮發(fā)出的氣體再利用。向所得CaCl2溶液中依次通入NH3、CO2,便可獲得超細CaCO3,過程如下:

       ①根據(j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釋殘渣中難溶鹽的溶解原因           。

       ②CaCl2溶液中通入兩種氣體后,生成超細CaCO3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③圖示的溶液A可循環(huán)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四川省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在一定的溫度下,把2體積N2和6體積H2分別通入一個帶活塞的體積可變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與大氣相通(如圖10-1)。

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N2+3H2 2NH3;△H<0。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為7體積。

⑴保持上述反應溫度不變,設a、b、c分別表示加入的N2、H2 和NH3的體積,如果反應達到平衡后混合氣體中各物質(zhì)的量仍與上述平衡時完全相同。那么:①a=1,c=2,則b==     。在此情況下,反應起始時將向      方向(填“正”或“逆”)進行。

②若需規(guī)定起始時反應向逆方向進行,則c的取值范圍是              。

⑵在上述裝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氣體為6.5體積,則可采取的措施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