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從固體混合物中分離X的2種方案,請根據(jù)方案Ⅰ與方案Ⅱ指出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可以選用方案Ⅰ分離NaCl中的I2 |
B.方案Ⅰ中X物質不可能是受熱易分解的物質 |
C.方案Ⅱ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離出含SiO2的Fe2O3 |
D.方案Ⅱ中加入的也可以是能夠溶解除X外的其余物質的試劑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物質制備過程中離不開物質的提純。以下除雜方法不正確的是
選項 | 目的 | 實驗方法 |
A | 除去Na2CO3固體中的NaHCO3 | 置于坩堝中加熱至恒重 |
B | 除去NaCl中少量KNO3 | 將混合物制成熱飽和溶液,冷卻結晶,過濾 |
C | 除去CO2中的HCl氣體 | 通過NaHCO3(aq,飽和),然后干燥 |
D | 除去C2H5Br中的Br2 | 加入足量Na2SO3(aq),充分振蕩,分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原理和現(xiàn)象,不正確的是( )
A.紙上層析法通常以濾紙作為惰性支持物。濾紙纖維上的羥基具有親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固定相 |
B.重結晶時,溶質的溶解度越大、溶液冷卻速度越慢,得到的晶體顆粒越大 |
C.往海帶灰的浸泡液中加入過量的氯水,以保證I-完全氧化為I2 |
D.將3~4個火柴頭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含有氯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 論 |
A. | 將氣體X通入品紅溶液中 | 紅色褪去 | X一定是SO2 |
B. | 向無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定含SO42-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適量CO2氣體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強 |
D. |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 溶液呈血紅色 | 原溶液中定含F(xiàn)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選項 | 實驗方案 | 預期目的 |
A | 將含有HCl的CO2氣體通過飽和NaHCO3溶液 | 除去CO2中的HCl |
B | 向X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檢驗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C | 向醋酸鈉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加熱后若紅色加深 | 證明鹽類的水解是吸熱的 |
D |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靜置、分液 | 除去苯中的苯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固體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種。為確定該固體粉末的成分,某同學依次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 將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 取少量Y加入足量濃鹽酸,加熱,產(chǎn)生黃綠色氣體,并有少量紅色不溶物
③ 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廣范pH試紙上,試紙呈藍色
分析以上實驗現(xiàn)象,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
A.X中一定不存在FeO | B.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
C.Z溶液中一定含有KCl、K2CO3 | D.Y中不一定存在M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海洋中有豐富的食品、礦產(chǎn)、能源、藥物和水產(chǎn)資源。下圖是從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流程圖。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從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濃縮、富集溴單質 |
B.工業(yè)上通過氯堿工業(yè)制取金屬鈉 |
C.第①步中除去粗鹽中的SO42-、Ca2+、Mg2+、Fe3+等雜質,加入的藥品順序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過濾后加鹽酸 |
D.第②步的反應條件是高溫加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B.把幾滴FeCl3飽和溶液滴入25mL沸水中制備Fe(OH)3膠體 |
C.過濾可以除掉粗鹽中可溶于水的雜質 |
D.碘易溶于有機溶劑,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