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課外活動小組用右圖進行實驗,試回答下列問題。
(1)若開始時開關(guān)K與a連接,則B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 ;
(2)若開始時開關(guān)K與b連接,則B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 ;
總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3)當(dāng)開關(guān)K與b連接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
①溶液中Na+向B極移動
②從A極處逸出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腒I淀粉試紙變藍
③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加入適量的鹽酸可恢復(fù)到電解前電解質(zhì)的濃度
④若標(biāo)準狀況下B極產(chǎn)生2.24L氣體,則溶液中轉(zhuǎn)移了0.2mol電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Fe(s)+CO2(g)FeO(s)+CO(g) △H=a kJ/mo1,平衡常數(shù)為K;測得在不同溫度下,K值如下:
溫度/℃ | 500 | 700 | 900 |
K | 1.00 | 1.47 | 2.40 |
(1)若500℃時進行上述反應(yīng),CO2起始濃度為2 mol/L,CO的平衡濃度為__________。
(2)方程式中的a______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時,上述反應(yīng)達到平衡,要使得該平衡向右移動,其他條件不變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號)
a. 縮小反應(yīng)器體積 b. 通入CO2
c. 升高溫度到900℃ d. 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將0.1 mol的鎂、鋁混合物溶于100 mL 2 mol/L 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 NaOH溶液。請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沉淀質(zhì)量m隨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V變化如下圖所示。當(dāng)V1=160 mL時,則金屬粉末中n(Mg)=________mol,V2=________ 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過程中,欲使Mg2+、Al3+剛好沉淀完全,則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V(NaOH)=________ mL。
(3)若混合物仍為0.1 mol,其中鎂粉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a,用100 mL 2 mol/L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無Al(OH)3。滿足此條件的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事實所得出的結(jié)論中,錯誤的是( )
A.向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白色沉淀變黃,說明AgI比AgCl更難溶
B.加入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試樣中一定有CO32-
C.先加入鹽酸無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試樣中一定有SO42-
D.鹽溶液中加入NaOH微熱,產(chǎn)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一定是銨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100mL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用石墨做電極電解,兩極上均收集到2.24L氣體(標(biāo)準狀況下),則原混合液中,Cu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A.1mol·L-1 B.2mol·L-1 C.3mol·L-1 D.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屬于強電解質(zhì)且該狀態(tài)下能導(dǎo)電的是 ( )
(1)氯化鈉溶液; (2)氯化銨固體; (3)銅; (4)石墨;
(5)熔融NaOH; (6) 稀硫酸; (7)乙酸;
A.(1)(2)(5)(6) B.(5)
C.(2)(5) D.(1)(3)(4)(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298K、100kPa時,已知: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則ΔH3與ΔH1和ΔH2間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
A.Δ H3=ΔH1+2ΔH2 B.Δ H3=ΔH1+ΔH2
C.Δ H3=ΔH1-2ΔH2 D.Δ H3=ΔH1-Δ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屬于強電解質(zhì)且該狀態(tài)下能導(dǎo)電的是 ( )
(1)氯化鈉溶液; (2)氯化銨固體; (3)銅; (4)石墨;
(5)熔融NaOH; (6) 稀硫酸; (7)乙酸;
A.(1)(2)(5)(6) B.(5)
C.(2)(5) D.(1)(3)(4)(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古代器物上的顏料“漢紫”至今尚沒有發(fā)現(xiàn)其自然存在的記載。20世紀80年代科學(xué)家進行超導(dǎo)材料研究時,偶然發(fā)現(xiàn)其成分為紫色的硅酸銅鋇(化學(xué)式:BaCuSi2Ox,Cu為+2價),下列有關(guān)“漢紫”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用鹽的形式表示: BaSiO3·CuSiO3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C.易溶于強酸、強堿 D.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