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有可逆反應Fe(s)+CO2(g)?FeO(s)+CO(g);已知在溫度938K時,平衡常數K=1.5,在1173K時,K=2.2
(1)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BC
A.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B. c(CO)保持不變
C.v(CO2)=v(CO)         D.c(CO2)=c(CO)
(2)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選填“吸熱”、“放熱”)反應.
(3)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c(CO)}{c(C{O}_{2})}$,若起始時將Fe和CO2放入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CO2的起始濃度為2.0mol•L-1,某溫度時達到平衡,此時容器中CO的濃度1.0mol•L-1,則該溫度下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K=1.0(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4)若該反應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tài),如果改變下列條件,反應混合氣體中CO2的物質的量分數如何變化(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①升高溫度減小        ②再通入CO不變.

分析 (1)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同種物質的正逆速率相等且保持不變,各組分的濃度、含量保持不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變,判斷平衡的物理量應隨反應進行發(fā)生變化,該物理量由變化到不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
(2)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3)化學平衡常數是指: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系數次冪之積與反應物的濃度系數次冪之積的比,固體、純液體不需要在化學平衡常數中寫出;
CO2的起始濃度為2.0mol•L-1,某溫度時達到平衡,此時容器中CO的濃度1.0mol•L-1,則平衡時CO2的濃度為1.0mol•L-1,代入平衡常數表達式計算;
(4)①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二氧化碳物質的量減小,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分數減;
②再通入CO,平衡常數不變,則混合氣體中CO與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之比不變.

解答 解:(1)A.混合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恒溫恒容下,容器內壓強為定值,故A錯誤;
B. c(CO)保持不變,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到達平衡,故B正確;
C.v(CO2)=v(CO)時,CO的消耗速率與生成速率相等,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平衡時CO2、CO濃度與二氧化碳的轉化率有關,不一定相等,故D錯誤,
故選:BC;
(2)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吸熱;
(3)Fe(s)+CO2(g)?FeO(s)+CO(g)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c(CO)}{c(C{O}_{2})}$,CO2的起始濃度為2.0mol•L-1,某溫度時達到平衡,此時容器中CO的濃度1.0mol•L-1,則平衡時CO2的濃度為1.0mol•L-1,則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frac{1.0}{1.0}$=1.0,
故答案為:$\frac{c(CO)}{c(C{O}_{2})}$;1.0;
(4)①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二氧化碳物質的量減小,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分數減;
②再通入CO,平衡常數不變,則混合氣體中CO與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之比不變,則CO2的物質的量分數不變,
故答案為:減;不變.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常數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平衡常數的含義、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乙酸與碳酸鈉溶液反應:2H++CO32-═CO2↑+H2O
B.向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Ca2++HCO3-+OH-═CaCO3↓+H2O
C.冷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氯氣:Cl2+2OH-═ClO-+Cl-+H2O
D.明礬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2 BaSO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向80mL濃硫酸中加入56g銅片,加熱一段時間,至不再反應為止,測得反應中共有13.44L,標準狀況下的SO2生成,將反應后的混合物加水稀釋到1000ml,計算:
(1)被還原的硫酸的物質的量,反應中轉移電子的數目
(2)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質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是一個制取氯氣并驗證氯氣性質得裝置,其中各試劑瓶裝的試劑為:B(淀粉-KI溶液)、C(氯化亞鐵溶液)、D、(混有二氧化硫的氯化鋇溶液)、E(亞硫酸鈉溶液)、F(紫色石蕊試液).

(1)制備氯氣選用的藥品為二氧化錳和濃鹽酸,A是氯氣發(fā)生裝置,其中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化學反應方程式是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裝置I的作用是吸收氯氣中等氯化氫,安全瓶檢驗裝置是否發(fā)生堵塞.
(3)下列裝置中的現象是B溶液變藍色;D產生白色沉淀;F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4)寫出在C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5)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洗氣瓶E中的亞硫酸鈉已被氧化取待測液放置與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的鹽酸,然后再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可證明亞硫酸鈉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T℃時,在容積為2L的3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據如下:
容器
反應物投入量3mol A、2mol B6mol A、4mol B2mol C
到達平衡的時間(min)58
A的濃度(mol/L)c1c2
C的體積分數w1w3
混合氣體密度(g/L)ρ1ρ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x<4,則2c1>c2
B.若x=4,則w3=w1
C.無論x的值是多少,均有2ρ12
D.容器甲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比容器乙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教材中有一個演示實驗:用脫脂棉包住約0.2g Na2O2粉末,置于石棉網上,可觀察到脫脂棉燃燒起來.
(1)由實驗現象能得出的有關Na2O2與水反應的結論是:a.有氧氣生成;b.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用如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以證明上述結論.
①用以驗證結論a的實驗方法及現象是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導管口p處,木條復燃.
②用以驗證結論b的實驗方法及現象是將導管q放入水中,反應過程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進行實驗研究時,需要配制1000mL 0.2mol/LNaCl溶液.
(1)經過計算,使用托盤天平應該稱量11.7g NaCl固體;
(2)配制溶液時,除了托盤天平、藥匙、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需要的儀器有1000 mL容量瓶; 膠頭滴管;
(3)配制溶液時,需經過稱量、溶解、轉移溶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等操作.
下列圖示對應的操作規(guī)范的是B;
            
A.稱量B.溶解C.轉移D.搖勻
(4)若配制溶液時,洗干凈的容量瓶的刻度線之下殘留有少量蒸餾水,則所配溶液的濃度無影響;若搖勻后發(fā)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又加入少量蒸餾水與刻度線相平,則所配溶液的濃度偏低.(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pH的大小,可用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的強弱.溶液的堿性越強,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強,pH越小.溶液中H+或OH-離子濃度大于1mol/L時,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堿性,而直接用C(H+)或C(OH-)的大小表示.測定溶液pH通?捎胮H試紙,它是用多種指示劑混合溶液浸制而成.若精確測定溶液pH,則應用pH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已知2MOyx-+5S2-+16H+═2M2++5S↓+8H2O,則MOyx-中的x的值為(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