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含有一定量的Ni、Al2O3、Fe、SiO2等)制備草酸鈷晶體(CoC2O4·2H2O)的工業(yè)流程如圖。已知:①草酸鈷晶體難溶于水;②RH為有機物(難電離)。
(1)H2O2是一種綠色氧化劑,寫出加入H2O2后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氧化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酸鈷晶體分解后可以得到多種鈷的氧化物(其中Co的化合價為+2、+3),取一定量鈷的氧化物,用280mL5mol·L-1鹽酸恰好完全溶解,并得到CoCl2溶液和2.24L(標準狀況)黃綠色氣體,由此可確定該鈷氧化物中Co、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
(4)實驗室可以用酸性KMnO4標準液滴定草酸根離子(C2O42-),測定溶液中的濃度,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nO4標準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鹽酸酸化,會使測定結(jié)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答案】2Fe2++2H++H2O2===2Fe3++2H2O 調(diào)節(jié)溶液pH 6∶7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偏高
【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本題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和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的變化規(guī)律,運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和氧化還原反應得失電子守恒規(guī)律分析。
(1)H2O2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離子方程式為:2Fe2++2H++H2O2===2Fe3++2H2O;
故答案為:2Fe2++2H++H2O2===2Fe3++2H2O;
(2)加入氧化鈷的目的是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使鐵離子鋁離子沉淀;
故答案為:調(diào)節(jié)溶液pH;
(3)取一定量鈷的氧化物,用280mL5mol/L鹽酸恰好完全溶解,則n(Cl)=0.28L×5mol/L=1.4mol,有得到CoCl2溶液和2.24L(標準狀況)黃綠色氣體,n(Cl2)=,故n(CoCl2)=0.6mol,則n(Co原子)總=0.6mol,
由電子守恒:Cl22e2Co3+,則n(Co3+)=2n(Cl2)=0.2mol,
所以固體中的n(Co2+)=0.6mol0.2mol=0.4mol,
根據(jù)化合價為0,氧化物中,
故該鈷氧化物中n(Co):n(O)=0.6mol:0.7mol=6:7;
故答案為:6:7;
(4)用酸性KMnO4標準液滴定草酸根離子(C2O4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KMnO4標準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鹽酸酸化,高錳酸鉀會氧化鹽酸中的氯離子,消耗高錳酸鉀偏多,測定結(jié)果偏高;
故答案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偏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圖Ⅰ是恒壓密閉容器,圖Ⅱ是恒容密閉容器。當其它條件相同時,在Ⅰ、Ⅱ中分別加入2mol和2mol,開始時容器的體積均為VL,發(fā)生如下反應并達到平衡狀態(tài)提示:物質(zhì)X,Y的狀態(tài)均未知,物質(zhì)Z的狀態(tài)為氣態(tài)),2X(?)+Y(?)aZ(g)此時Ⅰ中X,Y,Z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ⅠⅡⅢ
A.物質(zhì)Z的化學計量數(shù) a= 2
B.若X、Y均為氣態(tài),則在平衡時X的轉(zhuǎn)化率:Ⅰ<Ⅱ
C.若Ⅱ中氣體的密度如圖Ⅲ所示,則X、Y中只有一種為氣態(tài)
D.若X為固態(tài)、Y為氣態(tài),則Ⅰ、Ⅱ中從開始到平衡所需的時間:Ⅰ>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反應3A(g)+B(g)2C(g)+2D(g),在不同情況下測得反應速率如下,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A)=1.5 mol·L-1·s-1
B.v(C)=0.5 mol·L-1·s-1
C.v(D)=0.6 mol·L-1·s-1
D.v(B)=0.4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600℃ 時,在2L密閉容器里A、B、C三種氣體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時濃度的變化,其中A為有色氣體,B、C是無色氣體。請從圖中分析并填空:
(1)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
(2)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
(3)當反應進行到第_____min,該反應達到平衡。
(4)反應從開始至2分鐘末,B的物質(zhì)的量_____,用B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B)=_
(5)下列描述能表示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填選項)。
a.容器中A與B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b.容器內(nèi)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c.各物質(zhì)的濃度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可逆反應4NH3(g)+5O2(g)4NO(g) +6H2O (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反應達到平衡時,若兩種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相等,則起始投入的n(NH3):n(O2)=4:5
B.反應達到平衡后,對體系一直進行加壓,平衡總是逆向移動
C.反應達到平衡時,若向壓強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不移動
D.當v正(NH3):v正(NO) =1:1時,說明該化學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數(shù)十年來,化學工作者對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已知2NO(g)+O2(g) 2NO2(g)的反應歷程分兩步:
第一步:2NO(g) N2O2(g) (快) H1<0;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
第二步:N2O2(g)+O2(g) 2NO2(g) (慢) H2< 0; 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
①2NO(g)+O2(g) 2NO2(g)的反應速率主要是由_____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反應決定。
②一定溫度下,反應2NO(g)+O2(g) 2NO2(g)達到平衡狀態(tài),請寫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1 mL 0.1 mol·L-1AgNO3溶液進行如下實驗(實驗中所用試劑濃度均為0.1 mol·L-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①白色沉淀是難溶的AgClB.若按②①順序?qū)嶒,能看到白色沉?/span>
C.若按①③順序?qū)嶒灒芸吹胶谏恋?/span>D.由實驗②說明 AgI 比 AgCl 更難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LiMn2O4是一種無污染、成本低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某研究小組利用檸檬酸配合法制備LiMn2O4。
(1)按一定配比將醋酸鋰(CH3COOLi)和醋酸錳[(CH3COO)2Mn]溶液混合后,加入檸檬酸(分子式C6H8O7)溶液中配成混料。用6 mol·L-1氨水調(diào)節(jié)pH至6.5~9,在75℃~85℃水浴中加熱,制得檸檬酸配合物(其中Mn為+2價)。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和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滴液漏斗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實驗室用14.8 mol·L-1濃氨水配制250 mL 6mol·L-1的氨水需要的儀器有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
③調(diào)節(jié)pH至6.5~9是為了促進檸檬酸電離。pH不能大于9的原因是______。
④用水浴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將制得的配合物在烘箱中真空干燥得到固態(tài)檸檬酸配合物前驅(qū)體,研磨后焙燒,得LiMn2O4。
①檸檬酸配合物前驅(qū)體應放在_______(填儀器名稱)中焙燒。
②焙燒需要在空氣中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焙燒產(chǎn)生的氣體是________。
(3)測定產(chǎn)品中錳的含量:準確稱取0.1000 g的產(chǎn)品試樣,加入足量濃鹽酸溶液加熱溶解,驅(qū)趕溶液中殘留的Cl2,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02000 mol·L-1EDTA(Mn2+與EDTA按1:1絡合)滴定,消耗EDTA溶液的體積V mL。樣品中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有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和體積均相等的下列溶液:①H2CO3溶液 ②Na2CO3溶液 ③NaHCO3溶液 ④NH4HCO3溶液 ⑤(NH4)2CO3溶液。上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最大的是②
B.最大的是③
C.將溶液蒸干灼燒后只有①得不到對應的溶質(zhì)
D.③④⑤既能與HCl反應,又能與NaOH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