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所示實驗裝置用于測定氣體摩爾體積,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用CCl4代替水,測得氫氣的體積更準確

B.量氣管壓入漏斗的水過多而溢出,會導致測定失敗

C.必須待體系溫度降低到 0 ℃時才可進行讀數(shù)

D.上提水準管,量氣管液面高度不斷改變,說明裝置漏氣


答案 D

解析 A項,用CCl4代替水對結果影響不大,但CCl4易揮發(fā),有刺激性氣味;B項,水溢出,對結果無影響;C項,讀數(shù)時,應冷卻到室溫;D項,液面高度不斷改變,說明左邊壓強始終和大氣壓相同,裝置漏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Cu(OH)2中加入硫酸:OH+H===H2O

B.鈉加入水中:Na+2H2O===Na+2OH+H2

C. FeSO2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Fe3+2H2O+NO↑

D.Al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數(shù)相同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質量為a g,則該混合物                                                                                                       (  )

A.所含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a/7+1)NA

B.所含碳氫鍵數(shù)目為aNA/7

C.燃燒時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 L

D.所含原子總數(shù)為aNA/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46 g NO2和N2O4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總數(shù)為NA

B.用含4 mol HCl的濃鹽酸跟足量二氧化錳反應生成的氯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22.4 L

C.0.1 mol金屬鈉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鈉的氧化物的混合物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1NA

D.1 mol苯中含有3NA個碳碳雙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純凈物       B.石油產(chǎn)品都可用于聚合反應

C.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氣是通過煤的液化得到的氣體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香蘭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經(jīng)多步反應合成。

有關上述兩種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1mol丁香酚只能與1molBr2反應

B.丁香酚不能使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C.1mol香蘭素最多能與3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D.丁香酚和香蘭素都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一容積為1L 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發(fā)生化學反應aX(g)+2Y(s)

bZ(g) △H<0。下圖是容器中X、Z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根據(jù)以上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X表示0~10min內(nèi)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v(X)=0.045mol/(L·min)

B.化學方程式中a:b= 1:3,

C.推測在第7min時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X的濃度

D.推測該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是10min--13min及第20min 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子式為C5H10O2的有機物(不可發(fā)生銀鏡反應)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為酸和醇,若不考慮立體異構,這些酸和醇重新組合可形成的酯中可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共有

A. 8種               B. 16種             C. 32種             D. 40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