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關于下列各實驗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
② ③ 、
A.裝置①:常用于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B.裝置②:可用于吸收NO2或HCl氣體,并防止倒吸
C.裝置③:先從b口進氣集滿二氧化碳,再從a口進氣,可收集一氧化氮
D.裝置④:可用來證明碳的非金屬性比硅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X、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I為電離能,單位是可kJ/mol。根據(jù)下表所列數(shù)據(jù)判斷不正確的是
元素 | I1 | I2 | I3 | I4 |
X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Y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A.元素X的常見化合價是+1價 B.元素X與氯形成化合物時,化學式可能是XCl
C.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D.若元素Y處于第3周期,它可與冷水劇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0.lmol/L的氨水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
NH3·H2O NH+OH-
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通入少量HCl氣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 加水,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 滴加少量0.lmol/L NaOH溶液,溶液中c(OH-)減少
D 加入少量NH4Cl固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酯類物質廣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實驗小組先從梨中分離出一種酯,然后將分離出的酯水解,得到乙酸和另一種化學式為C6H14O的物質。對于此過程,以下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C6H14O分子含有羥基
B.C6H14O可與金屬鈉發(fā)生反應
C.實驗小組分離出的酯可表示為CH3COOC6H13
D.不需要催化劑,這種酯在水中加熱即可大量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熟悉和使用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儀器及用途,是化學學習的基本要求。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在儀器a.分液漏斗 b.試劑瓶 c.集氣瓶 d.滴定管 e.容量瓶 f.量筒 g.托盤天平中,標有“0”刻度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磨砂”是增加玻璃儀器密封性的一種處理工藝,在下列儀器中,沒有用到“磨砂”工藝處理的有________(填序號)。
a.試管 b.分液漏斗 c.帶滴管的試劑瓶(滴瓶)
d.集氣瓶 e.酸式滴定管 f.堿式滴定管
(3)用裝置甲、乙、丙和乳膠管組成一套裝置(氣密性已檢查),可用于制取并收集NH3或HCl氣體,可供選擇的液體試劑有:濃硫酸、濃鹽酸、濃氨水,丙中試劑為紫色石蕊溶液。試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①若制取某氣體的過程中,丙中的石蕊溶液變紅,且燒瓶中的試劑A與分液漏斗中的試劑B均為無色液體,則試劑A為________,制取該氣體利用了B的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
通過丙中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或變藍,說明乙中氣體已集滿。若石蕊溶液變藍,則燒瓶甲中應加入的固體試劑A為________。
②若在乙中收集氨氣,氣體流經(jīng)裝置的順序是:a―→____―→_____―→d(填接口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按圖183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83
A.電解過程中,銅電極上有H2產(chǎn)生
B.電解過程中,銅電極不斷溶解
C.電解過程中,石墨電極上始終有銅析出
D.整個電解過程中,H+的濃度不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W、X、Y、Z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大于Z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X、Y為金屬元素,X的陽離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陽離子的氧化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
B.W與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離子鍵
C.W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一定高于Z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
D.若W與Y的原子序數(shù)相差5,則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一定為Y2W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Fe2+、NO、SO
B.滴入酚酞試液顯紅色的溶液中:K+、Fe3+、ClO-、SO
C.c(H+)/c(OH-)=1×1012的溶液中:NH、Cl-、NO、Al3+
D.由水電離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Na+、K+、Cl-、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