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8.已知:H2(g)、CO(g)和CH3CH2OH(l)的燃燒熱分別為285.8kJ•mol-1、283.0kJ•mol-1和1365.5kJ•mol-1.反應 2CO(g)+4H2(g)?CH3CH2OH(l)+H2O(l) 的△H=-343.7 kJ•mol-1

分析 燃燒熱是在101KP時,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C元素要轉化為二氧化碳,H元素要轉化為液態(tài)水.根據H2(g)、CO(g)和CH3CH2OH(l)的燃燒熱分別為285.8kJ•mol-1、283.0kJ•mol-1和1365.5kJ•mol-1分別寫出熱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蓋斯定律,由已知熱化學方程式乘以適當的系數進行加減,反應熱也處于相應的系數進行相應的加減,構造目標熱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燃燒熱是在101KP時,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C元素要轉化為二氧化碳,H元素要轉化為液態(tài)水.
根據H2(g)、CO(g)和CH3CH2OH(l)的燃燒熱分別為285.8kJ•mol-1、283.0kJ•mol-1和1365.5kJ•mol-1分別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  I
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C2H5OH(l)+3O2(g)=3H2O(l)+2CO2 (g)△H=-1365.5kJ/molⅢ
將方程式Ⅰ×4+Ⅱ×2-Ⅲ得2CO(g)+4H2(g)?CH3CH2OH(l)+H2O(l)△H=(-283.0kJ•mol-1)×2+(-285.8kJ/mol)×4-(-1365.5kJ/mol )=-343.7 kJ•mol-1
故答案為:-343.7 kJ•mol-1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利用蓋斯定律進行反應熱的計算,題目難度不大,注意燃燒熱的概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乙醇的沸點是78℃,能與水以任意比混溶,易與氯化鈣結合生成配合物.乙醚的沸點為34.6℃,難溶于水,乙醚極易燃燒.實驗室制乙醚的反應原理是:
2CH3CH2OH $→_{140℃}^{濃H_{2}SO_{4}}$CH3CH2-O-CH2CH3 (乙醚)+H2O
實驗步驟:
乙醚的制備
在滴液漏斗中加入2mL 95%的乙醇,在一干燥的三頸燒瓶中放入12mL 95%的乙醇,在冷水浴中冷卻下邊搖動邊緩慢加入12mL濃硫酸,使混合均勻,并加入2粒沸石.實驗裝置如圖:將反應瓶放在電熱套上加熱,使溫度迅速地上升到140℃,開始由滴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醇,控制流速并保持溫度在135~140℃之間.待乙醇加完后,繼續(xù)反應10min,直到溫度上升到160℃止.關閉熱源,停止反應.
乙醚的精制
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8mL 15% NaOH溶液、8mL飽和食鹽水洗滌,最后再用8mL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2次,充分靜置后分液.將乙醚倒入干燥的錐形瓶中,用塊狀無水氯化鈣干燥.待乙醚干燥后,加入到蒸餾裝置中用熱水浴蒸餾,收集33~38℃的餾分.
請根據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乙醚的制備和精制過程中都需要使用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實驗中忘記加沸石,需要怎么處理?如果實驗中忘記加沸石,停止加熱,冷卻后補加.
(2)乙醚的制備和精制過程中都需要使用溫度計,其水銀球位置否(填“是”或“否”)相同,原因是制備要控制反應液的溫度,水銀球要放在反應液里;蒸餾要測餾份的溫度,要放在支管口處.
(3)儀器C的名稱為冷凝管.
(4)如果溫度太高,將會發(fā)生副反應,產物是乙烯.
(5)精制乙醚中,加入15% 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酸性雜質,加入飽和氯化鈣溶液的作用是除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分離四氯化碳和水

實驗室制乙酸乙酯

實驗室制乙烯

石油的蒸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因為下列各項的不同,造成反應熱△H的大小也不同的是( 。
A.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B.是否使用催化劑
C.一步完成還是多步完成D.反應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含硫化合物的種類很多,現有SO2、Na2SO3、H2SO4、CuSO4這4種常見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問題:
(1)為進一步減少SO2的污染并變廢為寶,我國正在探索在一定條件下用CO還原SO2的方法來除去SO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2CO$\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下\;}}{\;}$S↓+2CO2
(2)亞硫酸鈉和碘酸鉀在酸性溶液中發(fā)生以下反應:
5Na2SO3+2KIO3+1H2SO4═5Na2SO4+1K2SO4+1I2+1H2O
①配平上面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②若反應中有5mol電子轉移,則生成的碘單質是0.5mol.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A.
A.BaSO4      B.FeS    C.BaSO3    D.S
(4)常溫下,將鐵棒置于濃硫酸中,課本上解釋為發(fā)生了鈍化,但有人認為未發(fā)生反應.為驗證此過程,某同學經過思考,設計了如下實驗:將經濃硫酸處理過的鐵棒洗凈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鐵棒表面無明顯現象,則發(fā)生了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同學設計可如圖所示的探究原電池的裝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極材料必須是金屬材料
B.若a極為銅條、b極為鋅片,c為蔗糖溶液時,燈泡會發(fā)亮
C.若a極為鋁條、b極為銅片,c為濃硝酸溶液時,銅為負極
D.若a極為鋁條、b極為鎂片,c為稀硫酸溶液時,鋁為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苯酚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石蕊試液顯淺紅色
B.苯酚分子中的13個原子有可能處于同一平面上
C.苯酚有強腐蝕性,沾在皮膚上可以用NaOH溶液洗滌
D.苯酚能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紫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0.1mol•L-1Ba(NO32溶液,說法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
A.該溶液可由1L水中溶解0.1molBa(NO32制得
B.1L溶液中含有Ba2+和NO3-離子總數為3NA
C.0.5L溶液中Ba2+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 mol•L-1
D.0.5L溶液中NO3-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工業(yè)上用甲苯生產對-羥基苯甲酸乙酯(一種常見的化妝品防霉劑),其生產過程如圖(反應條件沒有全部注明):

(1)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
(2)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寫結構簡式,要注明反應條件):
(3)反應②的反應類型(填編號)A,反應④的反應類型(填編號)E.
A.取代反應  B.加成反應  C.消去反應   D.酯化反應  E.氧化反應
(4)在合成線路中,設計第③和第⑥這兩步反應的目的是保護酚羥基,防止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