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煤燃燒的反應熱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利用:
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氣中直接燃燒產生的反應熱;
b.先使煤與水蒸氣反應得到氫氣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氫氣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氣中燃燒。這兩個過程的熱化學方程式為:a.C(s)+O2(g)===CO2(g) ΔH=E1①,b.C(s)+H2O(g)===CO(g)+H2(g) ΔH=E2②,H2(g)+O2(g)===H2O(g) ΔH=E3③,CO(g)+O2(g)===CO2(g) ΔH=E4④
回答:(1)與途徑a相比途徑b有較多的優(yō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個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哪個反應ΔH>0________。
(3)等質量的煤分別通過以上兩條不同的途徑產生的可利用的總能量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_。
A.a比b多 B.a比b少[來源C.a與b在理論上相同
(4)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間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
(1)煤的利用率高;變成氣體以后,運輸方便;使燃燒充分 (2)反應② (3)C (4)E1=E2+E3+E4
【解析】
試題解析:(1)固體煤經(jīng)處理變成氣體燃料后,不僅可以大大減少SO2和煙塵對空氣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燒效率高,也便于運輸,(2)因為燃燒反應均為放熱反應,①③④為燃燒反應,所以放熱反應,②為吸熱反應;(3)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其熱效應相同,則等質量的煤分別通過以上兩條不同的途徑產生的可利用的總能量相同; (4)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其熱效應相同,所以①=②+③+④,則能量為E1=E2+E3+E4。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一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溫度相同、體積相同的O2(g)和N2(g)分子數(shù)相同
B.等溫等壓下,SO2氣體與CO2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溫度和容積相同的兩氣罐中分別盛有5mol O2(g)和2 mol N2(g),兩容積中的壓強之比等于5∶2
D.等溫等壓條件下, 5 molO2(g)和2 molH2 (g)的體積之比等于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一11月階段性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名詞中,不屬于物理量的是( )。
A.物質的量 B.質量 C.摩爾 D.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銅與氯氣反應時,劇烈燃燒并產生藍色的煙
B.將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可觀察到有紅色的銅生成
C.生活中常用的 “84” 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NaCl
D.次氯酸不如次氯酸鹽穩(wěn)定,故通常用次氯酸鹽作為漂白劑和消毒劑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78 g Na2O2與足量水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NA
B.標準狀況時,22.4 L水含氫原子數(shù)為2NA
C.1mol氦氣所含原子個數(shù)為 2 NA
D.在25℃,101KPa 下, 2 g H2所含質子個數(shù)為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英文學校高二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CH3CH2CH2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
(CH3)2CH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69 kJ·mol-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丁烷分子儲存的能量大于異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穩(wěn)定性大于異丁烷
C.異丁烷轉化為正丁烷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D.異丁烷分子中的碳氫鍵比正丁烷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英文學校高二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熱反應發(fā)生時不必加熱,吸熱反應在加熱后才能發(fā)生
B.反應熱指的是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
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的途徑有關,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基本相同
D.依據(jù)蓋斯定律,熱化學方程式具有加合性,也可以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英文學校高一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摩爾質量最大的是( )
A.10 mL H2O B.0.8 mol H2SO4 C.54 g Al D.1g 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周口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地殼內,深度每增加1km,壓強大約增加25250~30300kPa,在這樣的壓強下,對固體物質的平衡會發(fā)生較大的影響。如:CaAl2Si2O8+Mg2SiO4=CaMg2Al2Si3O12
(鈣長石) (鎂橄欖石)(鈣鎂)石榴子石
摩爾質量(g/mol) 278 140.6 413.6
密度(g/cm3) 2.70 3.22 3.50
在地殼區(qū)域變質的高壓條件下,有利于
A.鈣長石生成 B.鎂橄欖石生成
C.鈣長石和鎂橄欖石共存 D.(鈣鎂)石榴子石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