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0mL18.4mol•L-1濃硫酸與足量銅微熱反應,生成SO2分子的數(shù)目為0.46NA
B.若由CO2和O2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個分子,則其中的氧原子數(shù)為2NA
C.某密閉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充分反應后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6NA
D.常溫下,1L0.1mol•L-1NH4NO3溶液中的氫原子數(shù)為0.4NA

分析 A、濃硫酸隨反應進行濃度變稀后不與銅繼續(xù)反應;
B、由CO2和O2組成的混合物,分子中都含有2個氧原子,NA個分子物質的量為1mol;
C、合成氨的反應為可逆反應;
D、NH4NO3溶液中不但硝酸銨本身含氫原子,水也含氫原子.

解答 解:A、濃硫酸隨反應進行濃度變稀后不與銅繼續(xù)反應,50mL 18.4mol/L濃硫酸與足量銅微熱反應,生成SO2分子數(shù)目小于0.46NA ,故A錯誤;
B、由CO2和O2組成的混合物,分子中都含有2個氧原子,NA個分子物質的量為1mol,由CO2和O2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個NA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數(shù)為2NA,故B正確;
C、合成氨的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故充分反應后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小于0.6NA.故C錯誤;
D、NH4NO3溶液中不但硝酸銨本身含氫原子,水也含氫原子,故溶液中氫原子的個數(shù)大于0.4NA個,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熟練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質的結構是解題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氯氣的裝置圖,根據(jù)要求填空回答.
(1)A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HCl(濃)+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集氣瓶B中導氣管需要伸入集氣瓶底部的原因是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導管插入瓶底有利于排凈空氣.
(3)C裝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氣,防止污染空氣.
(4)集氣瓶B中的氯氣中氣中混有的雜質主要是HCl、H2O,要制得純凈干燥的氯氣,可采取的措施是將制得的氯氣依次通過飽和食鹽水和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研究硫及其化合物性質有重要意義.硫酸工業(yè)生產中涉及如下反應:
2SO2(g)+O2(g)═2SO3(g).向2L的容器中充入2molSO2、1molO2,SO2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
如圖所示.T1溫度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v(正)>v(逆)(填“>”、“<”或“=”).溫度為T1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620L/mol.(單位必須寫)

若在T3溫度時,達平衡時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為Q1.此時再向容器中加入2molSO2、1molO2并使之重新達到平衡,測得又放出熱量Q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填字母編號)
a.容器的壓強增大原來的兩倍            b.Q2一定等于Q1
c.新平衡時SO2的轉化率一定大于80%     d.T3時的平衡常數(shù)大于T1時的平衡常數(shù)
(2)已知:25℃時,Ksp[Mg(OH)2]=5.6×10-12 Ksp(MgF2)=7.4×10-11.25℃時,在Mg(OH)2的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體,c(Mg2+)增大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等濃度的KOH和KF混合溶液中加入稀MgCl2溶液,首先生成的沉淀是Mg(OH)2 (寫化學式).
(3)Al2(SO43溶液顯示酸性,其原因是Al3++3H2O?Al(OH)3+3H+(寫離子方程式),向某酸化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NaHCO3固體,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有大量氣體產生,同時有白色沉淀,試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原因:鋁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發(fā)生雙水解,相互促進,使水解平衡向正方向進行.
(4)加熱蒸發(fā)下列溶液,能析出得到原溶質的是ac
a.KNO3溶液    b.AlCl3溶液    c.Al2(SO43溶液       d.鹽酸
(5)25℃時,pH為4的氯化銨溶液和pH為4鹽酸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之比為10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依據(jù)事實,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QkJ.則表示甲醇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32QkJ•mol-1
(2)若1mol的N2和O2完全反應生成NO2,需要吸收68kJ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N2(g)+2O2(g)=2NO2(g)△H=68kJ•mol-1;
(3)1mol N2與適量H2起反應生成NH3,放出92.2kJ熱量.則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92.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mol甲基(-CH3)含有9NA個電子
B.標準狀況下,22.4LSO3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4NA
C.0.10mol•L-1NaOH溶液中含有OH1離子數(shù)是0.1NA
D.5.6Fe與2.24LCl2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些化學儀器上有一定的標記.在容量瓶上無需有的標記是( 。
A.標線B.溫度C.濃度D.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科學家最新開發(fā)的一種新原理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是現(xiàn)行鋰電池的7倍,該電池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池放電時Li+向負極移動
B.電池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Li++Li2O2+2e-═2Li2O
C.電池充電時,Li極應與外電源的正極相連
D.電池系統(tǒng)內進入二氧化碳及水對電池性能不會產生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實驗室常用的玻璃儀器①試管;②燒杯;③量筒;④普通漏斗;⑤分液漏斗;⑥燒瓶;⑦滴管;⑧容量瓶.其中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來用到的儀器有(  )
A.②④⑥B.②⑤C.③⑤⑥⑧D.②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120°C和101kPa的條件下,某氣態(tài)烴和一定量的氧氣混合氣,點燃完全反應后再恢復到原狀態(tài)時,氣體體積不變,則該烴分子內的氫原子個數(shù)一定是( 。
A.小于4B.大于4C.等于4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