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有關金屬及金屬材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合金的性能一般優(yōu)于純金屬
B.碳素鋼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合金,碳素鋼在空氣中比純鐵耐腐蝕
C.酒精燈加熱鋁箔至熔化,鋁并不滴落,說明鋁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
D.用金屬鋁與V2O5反應冶煉釩,主要是因為鋁的還原能力比釩強

分析 A.合金與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點低、硬度大、抗腐蝕性強等方面的優(yōu)點;
B.碳素鋼在空氣中更容易形成原電池,發(fā)生電化學腐蝕;
C.氧化鋁的熔點高,包裹在Al的外面;
D.鋁活潑性強于釩,且鋁熱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冶煉高熔點金屬.

解答 解:A.合金與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點低、硬度大、抗腐蝕性強等方面的優(yōu)點,性能一般優(yōu)于純金屬,故A正確;
B.碳素鋼在空氣中更容易形成原電池,發(fā)生電化學腐蝕,所以碳素鋼在空氣中比純鐵耐腐蝕查,故B錯誤;
C.將一片鋁箔置于酒精燈外焰上灼燒生成氧化鋁,氧化鋁的熔點高,包裹在Al的外面,則鋁箔熔化但不滴落,故C正確;
D.鋁熱反應可冶煉高熔點金屬,可用金屬鋁與V2O5在高溫下冶煉礬,鋁作還原劑,常溫下不反應,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金屬材料的性能與應用,明確合金的概念及性質,熟悉鋁熱反應原理,金屬腐蝕與防護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科學家于2000年合成了第116號元素(元素符號Lv).有關新質量數(shù)為293的Lv原子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質子數(shù)116B.中子數(shù)177
C.電子數(shù)116D.該原子可表示為:${\;}_{116}^{177}$L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比較錯誤的是(  )
A.金屬性:Na>Mg>AlB.非金屬性:Cl>S>P>Si
C.堿性:NaOH>Mg(OH)2>Al(OH)3D.酸性:HClO>H2SO3>H3PO4>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有關有機物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屬于烷烴
B.該有機物與3-甲基-5-乙基辛烷互為同系物
C.該有機物與2,5-二甲基一3-乙基己烷互為同分異構體
D.該有機物命名時,主鏈上的碳原子數(shù)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某;瘜W興趣小組擬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實驗裝置如圖:
(1)連接好裝置后,實驗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
(2)B裝置中盛放的試劑是飽和NaHCO3溶液,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該興趣小組設計此實驗依據(jù)的原理是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通過C中有白色膠狀沉淀生成(填實驗現(xiàn)象),可判斷碳的非金屬性強于硅的非金屬性.請你再列舉出一條事實,說明碳的非金{屬性強于硅的非金屬性:CH4比SiH4穩(wěn)定或碳單質與氫氣化合比硅單質與氫氣化合容易.
(4)該小組的一位同學認為,利用此實驗裝置及藥品,也可以證明非金屬性Cl>C>Si,你是否同意該同學的觀點?不同意(填“同意”或“不同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莽草酸是一種合成藥物達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蘋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關于這兩種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莽草酸分子式為C7H10O5
B.兩種酸都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
C.鞣酸分子與莽草酸分子互為同系物
D.等物質的量的兩種酸與足量氫氧化鈉反應,消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現(xiàn)要用容量瓶配制500mL 0.4mol•L-1Na2CO3溶液,配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后需要貼上標簽.請你幫助把如圖標簽上的內容填上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A、B、C、D、E、F、G七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A,B原子最外層有兩個未成對電子,化合物CD2為紅棕色氣體,E的單質易與水反應且只作氧化劑,元素F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5個電子,G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其余各層電子均充滿.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B、C、D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C(用元素符號表示).
(2)A、B、D可形成分子式為A2BD的某化合物,則該化合物分子中B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是:sp2
(3)E的單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2=4HF+O2↑.
(4)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的內層軌道全部排滿電子,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元素Y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4個電子.
①X與Y所形成化合物中X的化合價等于其族序數(shù),Y達到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ZnS.
②乙醇在D的氫化物(H2D)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在D的氫化物(H2D)中的溶解度,其原因是:乙醇分子與水分子之間形成氫鍵而H2S分子與水分子之間不形成氫鍵.
③X的氯化物與氨水反應可形成配合物[X(NH34]CI2該配合物中含有o鍵的數(shù)目為:16.
(5)F與G所形成化合物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G位于ds區(qū).
②在1個晶胞中,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Cl.
已知該晶體的密度為p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該晶體中F原子和G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cm(只寫計算式)(F原子位于體對角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在研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時,我們通常做下面的實驗:
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氫氧化鋇晶體,將小燒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燒杯中加入約10g NH4Cl晶體,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2)實驗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的原因是使反應物充分混合,迅速發(fā)生反應,使體系的溫度降低.
(3)如果實驗中沒有看到“結冰”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條原因即可):
①反應物未進行快速攪拌;②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③氫氧化鋇晶體已部分失水;
④環(huán)境溫度太高;⑤試劑用量太少;⑥氫氧化鋇晶體未研成粉末.
(4)實驗中即使不“結冰”,提起燒杯的時候,發(fā)現(xiàn)燒杯與玻璃片也“粘在一起了”,原因是水排開了燒杯底部與玻璃片之間的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與玻璃片黏在一起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