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實驗結論不正確的是 (    )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A
將石蠟油加強熱產生的氣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溶液褪色
產物不都是烷烴
B
將乙醇與酸性重鉻酸鉀(K2Cr2O4)溶液(溶液顯橙色)混合
橙色溶液變?yōu)榫G色
乙醇具有還原性
C
將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變藍
淀粉遇碘元素變藍
D
將新制Cu(OH)2與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熱
產生紅色沉淀(
葡萄糖具有還原性
 
C

試題分析:A、因為烷烴不能使溴水褪色,所以溶液褪色說明產物中含有不飽和烴,不都是烷烴,正確;B、乙醇具有還原性,而酸性重鉻酸鉀具有強氧化性,能把乙醇氧化使容易顯綠色,正確;C、單質碘與淀粉發(fā)生顯色反應,而不是碘元素,錯誤;D、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被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產生紅色沉淀,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紅外光譜儀、核磁共振儀、質譜儀都可用于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分析
B.1mol乙烯與Cl2完全加成,然后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一共需要氯氣6mol
C.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發(fā)生氧化反應
D.維勒用無機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無機物與有機物的界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機反應的產物中不可能存在同分異構體的是(  )
A.CH3-CH=CH2與HCl加成
B.CH3CH2CH2Br在NaOH溶液中水解
C.CH2=CH-CH=CH2與H2按物質的量之比1∶1反應
D.CH3—CH(OH)—CH2—CH3在濃硫酸存在下,發(fā)生分子內脫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通常情況下37.0g由兩種氣態(tài)烷烴組成的混合物完全燃燒消耗4.25molO2,則此混
合物可能的組合方式最多有(  )
A.3種B.4種C.5種D.7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120℃時,某混合烴和過量O2在一密閉容器中完全反應,測知反應前后的壓強沒有變化,則該混合烴可能是
A.CH4和C2H4B.C2H2和C2H4
C.C2H4和C2H6D.C3H4和C3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某有機物A的蒸汽與相同狀況下同體積氫氣的質量比是30,取有機物A 6.0 g完全燃燒后,生成0.2 mol CO2和0.2 mol H2O。此有機物既可與金屬鈉反應,又可與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反應。
(1)計算有機物A的分子式。
(2)根據該有機物A的性質,寫出其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鑒別純棉織品和人造纖維織品
用灼燒方法觀察是否有燒焦羽毛氣味
B
檢驗淀粉水解產物的還原性
取少量淀粉溶液,與稀硫酸共熱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觀察是否出現銀鏡
C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加入足量飽和Na2CO3溶液,振蕩,靜置,分液,取出上層液體
D
檢驗氯仿中的氯元素
取少量氯仿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是否出現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乙;F是常用的汽油的抗震劑,由二茂鐵合成乙;F的原理如下:


其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如圖Ⅰ所示,取1 g二茂鐵與3 mL乙酸酐于裝置中,開通攪拌器,慢慢滴加85%磷酸1 mL,加熱回流5 min。
步驟2:待反應液冷卻后,倒入燒杯中加入10 g碎冰,攪拌至冰全部融化,緩慢滴加NaHCO3溶液中和至中性,置于冰水浴中15 min。抽濾,烘干,得到乙;F粗產品。
步驟3:將乙;F粗產品溶解在苯中,從圖Ⅱ裝置的分液漏斗中滴下,再用乙醚淋洗。
步驟4:將其中一段時間的淋洗液收集,并進行操作X,得到純凈的針狀晶體乙;F并回收乙醚。
(1)步驟2中的抽濾操作,除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須使用屬于硅酸鹽材質的儀器有     
(2)步驟2中不需要測定溶液的pH就可以判斷溶液接近中性,其現象是     。
(3)步驟3將粗產品中雜質分離實驗的原理是     。
(4)步驟4中操作X的名稱是     ,該操作中不能使用明火的原因是       。
(5)為確定產品乙酰基二茂鐵中是否含有雜質二乙;F(),可以使用的儀器分析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有機化合物的認識 正確的是(   )
A.有機化合物都是共價化合物B.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氫元素
C.有機化合物都具有同分異構現象D.有機物種類多是由碳原子的成鍵特征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