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溫度時,在2L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由圖中數據分析: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反應開始至2min末,X的反應速率為(molL﹣1min﹣1);
(3)3min后圖中曲線所表示的含義是: .
【答案】
(1)Y+2Z?3X
(2)0.1
(3)在此條件下該反應已達到反應限度(或化學平衡)
【解析】解:(1)由圖象可以看出,反應中Z、Y的物質的量減少,應為反應物,X的物質的量增多,應為生成物,
當反應進行到3min時,△n(Y)=0.2mol,△n(Z)=0.4mol,△n(X)=0.6mol,
則△n(Y):△n(Z):△n(X)=1:2:3,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則反應的方程式為:Y+2Z 3X,所以答案是:Y+2Z 3X;(2)反應開始至2min末,X的反應速率為:v= = =0.1mol/(Lmin),所以答案是:0.1;(3)3min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反應限度,所以答案是:在此條件下該反應已達到反應限度(或化學平衡).
【考點精析】掌握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是解答本題的根本,需要知道反應速率的單位:mol/(L·min)或mol/(L·s) v=△c-△t.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00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用鉛蓄電池作電源,用石墨作電極電解此溶液,當通電一段時間后,兩極均收集到22.4L氣體(標準狀況),假定電解后溶液體積仍為500mL,求(無相應計算過程不得分)
(1)原溶液中K+的濃度?
(2)鉛蓄電池的正極質量改變多少?
(3)若將電解后的溶液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加一種什么物質;其質量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凡是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都是非自發(fā)進行的
B. 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fā)的
C. 吸熱反應可能屬于自發(fā)反應
D. 自發(fā)反應都是熵減小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紅棕色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B. 實驗室中常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C.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應,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D. 壓縮H2與I2(g)反應的平衡混合氣體,顏色變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決定氣體的體積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氣體的分子個數 ②氣體分子的大小 ③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④氣體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2A(g)+B(g)2C(g);ΔH =-a kJ/mol(a>0)。在一個有催化劑的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C的濃度w mol/L,放出熱量b kJ。
(1)比較a____b(填“>”“=”或“<”)。
(2)若在原來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C,500℃ 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吸收熱量c kJ,C濃度__________w mol/L(填“>”“=”或“<”),a、b、c之間滿足何種關系_______________(用a、b、c建立一個等式關系)。
(3)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填寫字母)。
A.v(C)=2v(B)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逆(A)=2v正(B) D.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
(4)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操作是_______(填寫字母)。
A.及時分離出C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B的濃度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
(5)若將上述容器改為恒壓容器(反應前體積、壓強相同),起始時加入2 mol A和1 mol B,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放出熱量d kJ ,則d________b(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
A.乙烯與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B.苯與氫氣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
C.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D.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